互联网+视角下的党政宣传新途径探究

2021-11-26 20:37陈玮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党政群众工作

陈玮

(杭州东站枢纽管理委员会,浙江 杭州 310017)

自2015年习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至此,“网络群众路线”被正式提出,我国的党政宣传工作也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下不断拓宽宣传途径和宣传对象。党政工作关乎民生问题,走好互联网+视角下的党政宣传工作,有利于提高群众的向心向党力。因此现阶段,各级政府单位纷纷建立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网站和APP 等党政宣传平台,借助新媒体手段进行党政宣传工作,不断探索和发掘党政宣传工作的新途径。

一、互联网+视角下党政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一)互联网+模式下的党政宣传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普及到家家户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79.8%,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高中、中专等学历及以下上网用户占比达80.2%。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的上网用户在结构上分析低学历的网民占比较高,学生用户和农村用户也占到一定的比例,因此说明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已经趋于完善,党政工作落实到网络上宣传的方式具有非常大的可行性,互联网+视角下的网络党政宣传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网民结构数据分析来看,党政工作的网络宣传不但要满足城市用户的需求,还要兼顾农村用户和学生用户的需求,各级单位需要采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网络党政宣传工作。[1]

(二)社会意识形态管理是新时代党政宣传工作的重点

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管理是做好党政宣传工作的基础之一,所谓意识形态是指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它是观点、价值观、观念、概念思想等要素的综合,意识形态不是天生的,是后天通过社会环境、人文因素、教育、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从意识形态的概念上来看,党政宣传工作就是提高群众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关乎民生发展问题,是提升群众向心向党力的基础。传统的党政宣传工作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上传下达的方式进行,在工作传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刚好弥补了这一信息传递繁琐的缺点,借助新媒体终端进行党政宣传工作,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缩短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但互联网+党政宣传工作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因为网络具有开放性、言论自由的特点,党政宣传工作不可忽视新媒体宣传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机遇和风险共存”“正面宣传和舆情应对共存”是新媒体时代党政宣传工作的主要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各级单位不但要把握新媒体发展的优势,还要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保证互联网+视角下党政宣传工作的良性发展,将社会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作为党政工作的重点。

(三)互联网+视角下的党政宣传工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民意

与传统党政宣传工作相比较,借助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时代党政宣传工作的推进具有更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政信息更具权威性。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言论自由的特点,正因为此特点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存在很大的隐患,比如信息不真实、负能量、舆论力量强大等。例如,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网上出现了很多谣言,比如说疫情的初始来源是因为有人吃蝙蝠,从而将动物身上的病毒传到人类的身上,这些毫无根据的言论不具有权威性,却在网络上传播得有模有样。最终还是需要政府发布官方信息反驳谣言,正面引导群众。信息的及时公开是对党政工作全新的考验,各级单位只有不断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增大群众的上网覆盖率,才能保证党政宣传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稳步推进。

2.能快速获取民意。传统党政工作的开展依靠的是上传下达,在工作的进展上速度比较慢,对群众的民意也不能快速地获取。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多数群众不但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还能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意见,有助于相关单位根据群众的民意更好地开展党政工作。党政宣传工作开展的核心就是保证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良性发展,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能快速地获取群众的民意、聆听群众的声音,尊重群众的意愿,对于党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大有裨益。[2]

3.党政宣传途径更加多元化。传统的党政宣传工作形式单一、定向,这种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对于基层的需求反馈较慢,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容易失真。新的网络技术的融入,使得党政宣传途径更加多元化。借助互联网技术,党政宣传途径有视频宣传、网络直播、图文结合等多种方式,使得党政宣传内容更加全面、清晰、明了。

二、互联网+视角下党政工作的现状

(一)对群众的舆论引导敏感性不强

网络信息存在开放性、言论自由的特点,针对某一特定事件,网友评论或者互动的舆论风向一旦跑偏,就可能在网络上掀起舆论的狂风暴雨,作为一名党政宣传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网络上的舆论风向具有一定的敏感度,提前对负面的舆论做出预防,提前更正。但现阶段,很多党政工作人员对网上的舆论缺乏重视,对网络狂潮持“吃瓜”态度,这种态度对党政工作的宣传非常不利。

(二)相关单位没有配备健全的党政宣传工作人员

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39 周岁及以下网络用户占54.9%,也就是说新媒体时代党政宣传工作面对的主要对象为中青年网络用户。因此,相关单位党政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满足网民多元化的需求,促进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良性发展,新形势也对党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很多单位没有专门的党政工作宣传网络和维护部门,很多党政工作的领导人员年龄都在40 +,对网络的基本操作有所了解,但是对通过网络做党政宣传工作、维护社会意识形态、引导群众思维等领域不太擅长,单位缺乏网络维护的新生力量,无法应对多变的网络环境,无法引导群众舆论向好的方向发展,极大地阻碍了新媒体环境下党政宣传工作的发展进程。

三、互联网+视角下党政宣传工作的具体实施

(一)党政宣传工作需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酌情处理

党政宣传工作面向的人群就是广大群众,要想做好党政工作,就要切实地了解群众的需求,知晓群众想要什么、想听什么、喜好是什么,做到一切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解决群众切实关心的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党政宣传工作具体的实施中需要做到:相关工作人员在党政信息发布之前要严格审核,依据法律法规及保密办法宣传党政事宜和国家大事,依据群众的需求酌情发布民生问题,争取做到以传播正能量为核心,多种举措一并实施,争取在网络负能量舆论未成灾的情况下及时止损,扳回时局。[3]

(二)党政领导干部需要创新思维方式,借助科技力量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党政宣传方式亟待改革。首先党政宣传领导干部必须转变思维,接受互联网技术给党政宣传工作带来的冲击,把握住发展时机。积极组织部门人员学习人工智能、新媒体终端、网站维护、5G、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为群众服务的思维意识,将传统的党政宣传工作中等群众上门提出诉求转变为主动上门了解群众诉求,及时为群众解决困难,从而提高单位的核心凝聚力。党政宣传的核心是提升社会意识形态管理,要想做好群众的工作,就要完善党政宣传内部机制,设置相应的人员架构和工作机制,进而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党政宣传工作的效率。

(三)培养互联网技术+党政宣传综合型人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视角下的党政宣传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新技术的融入,需要大量技术过硬的人才加入。相关单位需要建立一支技术过关、高素质、对党和人民怀有一颗赤诚之心的党政宣传队伍。在新时代发展的形势下,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党政工作进行宣传。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需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度,新队伍需要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年轻干部需着重培养,加强党政宣传新方式的推行、促进党政宣传制度改革等问题。同时要积极引入既精通互联网技术又熟悉党政宣传工作的综合性人才,定期对新老干部进行党政宣传新方式的培训,促进新老干部的共同进步。[4]

结语:现阶段,党政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助于提高基层干部的向心力,提高工作热情及凝聚力。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基层党政宣传工作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借助互联网技术,领导干部可以了解基层群众的心声,将群众的诉求落到实处,积极为群众解决困难。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表达心声,也可以掀起舆论狂潮;新技术缺乏领导型的人才等。需要相关单位将互联网视角下党政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分析现有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切实群众角度出发,权衡利弊,促进党政宣传工作的稳步推进。

猜你喜欢
党政群众工作
探讨推进党政思想工作的应对措施
多让群众咧嘴笑
如何促进党政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医院党政工作的创新意识探讨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国庆抒怀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