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析

2021-11-26 20:37李香梅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生产农业

李香梅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大营镇人民政府,山西 繁峙 034303)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村镇青年涌入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相应的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刺激点,发展进入停滞期。此外,我国幅员辽阔,近年来颁布的一些优惠政策无法触及偏远的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的不完善,也阻碍着农村和外界的接触,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

(一)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进一步开发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为了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水平,需不断更新农业设备,使农业生产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从而为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完善的发展条件,提供良好的竞争范围,促使农民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和思想意识,提高农业生产速度。在技术推广时,要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提升农民经济水平做出贡献。

(二)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为了让农业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要对农业产业机构进行合理优化。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化水平,同时建立新型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的发展。

(三)积极推广新兴技术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虽然人们对新兴技术已有了充分了解,但在传统的思想观念影响下,农业新技术无法有效地推广,并未发挥出技术优势。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技术人员需开展农业新兴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认知,加快农村经济体制转型。

(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调动农民对生产积极性,农业技术推广和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国家政策也给予了农民足够的支持,保障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农业生产力明显增强,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经济管理理念的落后

在我国当下开展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当中,所采用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这是由于我国现代化农村建设的起步较晚,相比较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有着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发展理念以及管理理念上,都存在着一定不成熟的问题。在现行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中,十分缺乏整体性,甚至在一些地方政府所指定的各种政策都没有很好的落实下去,相关部门也没有对政策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就会导致在管理工作开展中,造成一系列的管理意识低下、统筹管理不具体的问题发生。

(二)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不足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地推进当中,但是依然面临着农业管理体制建设落后的问题,这样的体制下无法很好地顺应农业方面的发展,甚至还会对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造成不良影响。首先,在我国当下的农业种植规模上,还是以小规模种植为主要的形式。但是这种种植形式,已经无法很好地顺应当下的生产需求。其次,在对农业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农村劳动力的数量正在不断流失,大多数的年轻人都选择来到城市工作和生活,从而就造成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足,缺乏相应的经营能力的问题。我国当下的发展与一些先进国家还有较大的经济差距,这是导致管理效果方面不佳的原因之一。

(三)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随着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的战略提出,国家开始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部门地区农业基础设备已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更新。但我国幅员辽阔,乡村所占比例较高,部分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备更新较慢,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受到的国家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力度更低,远远无法满足当地人民生产需求。

(四)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政府为鼓励乡村农业经济发展,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引导农业经济发展。但在落地执行过程中,由于各方衔接问题以及前期调研工作开展不利,导致最终的实际供给和需求产生较大偏差,以至于部分地区出现农产品滞销,拖累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现象。

(五)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创新

当前造成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创新性的原因有以下3 方面。

其一,当前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对创新不够重视,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时没有足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其二,农业人口流失,这里的人口流失不仅是指数量上的人口流失,更是指在农业人口中流失的多数是青年劳动力,这些人往往更有创新潜力,而留在农村的农业人口多是老人和儿童,这些农业人口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无法创新农业经济管理。

其三,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使得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六)农业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在我国当下的农业经济体制下,很多地区的农业发展都在采用着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虽然在社会当中信息化技术不断地更新,但是在一些领域依然面临着信息化程度不足的问题。例如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由于农户对于市场信息掌握不充分。使得在一些农业网站上很多信息都没有被整合和分析,农户因此也就无法很好地得到具有可行性的信息资源。另外,在信息化程度不足的时候,其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导致了新设备无法很好地发挥出设备的价值。

三、乡村振兴下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推广新兴技术,提升农民素质

在农业建设过程中,农民是主要参与者与建设者,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对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时,要加大对新型技术的推广和宣传,提升农民综合素养,转变其传统的思想观念,打造出专业技能高超的优秀生产队伍。要对农民开展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生产水平,树立竞争意识,提高农产品竞争力。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发展新型产业。

(二)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做好科学研究,增强农产品科技竞争力。要增加对科研经费的投资力度,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农业技术研究工作,努力提高科技创新发展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新型农作物的研发力度,优化和改善种植方式。建立环保农业发展体系,宣传现代化农业技术,优化农业发展现状,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步伐。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能力,树立创新的发展理念和思想意识,贯彻落实生态农业理念。

(三)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过程中,需要首先能够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中,要充分的保障各种农业工作任务的快速开展与有效落实。此外,还需要基于我国乡村振兴建设的程度,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前进,对一些落后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和调整,保障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着一致性。在当下新农村建设的时候,使经济管理体系成为重要的管理基础。

在当下制定的农业管理机制时,需要保障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出发,进行系统性的改革。首先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现代科学管理的方式以及手段方面着手,与此同时不断进行计算机与各种现代化技术的整合,通过机制的完善,对这些技术的应用起到规范化的效果。另外,还需要对当下市场发展进行考量,以此可以科学的帮助农业生产持续进行,避免出现农产品过量的情况。而对于加工管理工作而言,还需要实现精细化的管理,需要在加工的时候,能过很好地利用技术的方式,进一步的提升农产品在市场环境中的价值。未来的农业经济发展,加工企业同样需要做出努力,应格外的重视起资源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以此对农产品进行销售渠道方面的扩展。最后,在经营管理方面,要能够实现农业企业的转型发展。不仅仅对当下的增产以及扩展销售途径进行创新,还要在产品安全性方面下功夫,这是对于农产品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方式,可以让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在市场环境中有着较高的竞争力。

(四)加强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我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为此相关管理人员便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能掌握较高的管理水平。在日常的管理中,由于需要有着较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因此要重视起人员方面的培养,应使全体员工都定期参加教育以及培训,加强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可以对员工实现协同管理。另外,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在接受培训中,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方面的了解,对于一些先进的技术有着积极学习的自主性,便于为农户解决各种技术方面的困难。而在人才的引进方面,也需要保障不断的优化福利待遇,这样便可以吸引到社会当中更多的相关人才。而在来到部门当中进行工作中,还要事先进行岗前培训,这样便可以很好地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工作人员可以尽快地顺应岗位的要求。

(五)以农业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

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突破农业经济发展瓶颈,那么便需要以农业经济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内外部资源,积极探索新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需要当地政府充分发挥当地的农田、水利等优势因素,出台一系列吸引外部投资和内部提升生产的导向性政策,逐步建设以农业经济为核心的全新产业体系。要以农业经济为核心,建立上下游企业连接的完整产业链。

(六)改进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合理改进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在同等收益甚至更高收益的情况下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避免人力、物力浪费。

其次,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中,改善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方式,使生产和加工更加高效和便利。

再次,注重农业产品销售。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中加入产品销售评估,根据销售情况对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等环节进行调控,尊重市场规律,完善并推出相应的销售策略。

(七)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进步为很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将信息技术用于农业,能促使农业经济管理体制高效运作,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首先,将“互联网+”与农业经济管理相结合,打造便利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搜集市场信息,销售农产品。

其次,有关部门应在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时应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收集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行情,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农业经济发展方向。

再次,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以引导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

(八)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下,信息化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而这一技术的应用也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当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而言,在实际的落实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其技术的优势性,提升管理效果。例如,需要建立起农业经济管理系统,将形成的各项中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得的收集以及整合,保障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公开公正的效果,让经济资源呈现资源共享以及数据整合的趋势,确保数据能够被充分利用,发挥其价值。另外,还需要在当下的经济发展中,能够有效地完善法律法规。对于政府部门的工作而言,就需要积极的使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规条文,充分的保障政策落实的合理以及稳定性。最后,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还需要有效的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的推广,让农户可以让农产品销售到更多的地方,提升农业生产的销售范围。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论

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转变陈旧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采取适当措施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信息化发展,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始终保持创新。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需保持创新思维,根据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进。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阿宽的生产小组
“清代边疆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