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整合的优势分析

2021-11-26 20:37戴艳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陶艺素养信息技术

戴艳

(福清元洪高级中学,福建 福清 350300)

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均较为枯燥和抽象,很难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效益,必须对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整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出现很多有关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整合的优势分析,但研究大都只是浅尝则之,并未形成系统化研究。基于此种情况,有必要对此论题进行持续、深入研究。研究发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整合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利用获取的各种信息,从而更好地处理与信息相关的事务。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学生,必须会利用信息技术来收集、处理和分析信息,要具备信息素养,否则会成为信息时代的文盲,被社会淘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行教育改革是必要的,将高中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也是极为必要的。

高中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必须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从而促进教与学的有效变革。信息技术不仅是高中政治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作,同时也是学生进行政治知识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好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增强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促进高中政治教师增强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从而采取各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总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是提升高中生和高中政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个民族或国家要想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必须要依靠创新。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人类必须要具备的一种重要素质。基于此种情况,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即是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拥有传统教学媒介无法具有的优势,它可以更加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激发高中生丰富的想象力,以想象促进创新。例如,执教“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时,为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教师用多媒体呈现一系列文化创新成果,并要求他们谈一谈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看到这些文化创新成果后,同学们的思维似乎也愈发活跃,争先恐后抒发自身的看法。有同学说:“文化创新首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只有建立在创新精神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进行文化创新。诸如,我国传统戏剧近年来的发展遇到的瓶颈。因此,有人尝试将传统戏剧与现代流行乐结合在一起,增强其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传统戏剧与现代街舞结合在一起呢?我想,如果这一创新可以最终得以实现,必定会让传统戏剧迸发出更多活力。”除此之外,其他很多同学均表达了自身看法。从他们的表述当中也不难看出,创新精神已然或多或少蕴含其中。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三、有利于师生互动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师教、学生听”的陈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方式大都是“单向灌输式”模式,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这种模式,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师生互动模式演变。例如,讲授“货币的基本职能”一课时,教师首先用多媒体播放货币在日常生活中各种使用场景的小视频,如用货币可以购买房子、车子,用货币可以购买各种漂亮的衣服,用货币可以购买各种美味的食物等。看到这些生活中的现实场景,每一位同学均能明晰货币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转而教师又用多媒体播放了另外一段小视频,视频中有人用钱买凶杀人,有人用钱购买毒品。两段视频播放完毕,同学们也唏嘘不已。此时,同学们纷纷发表言论,诸如有学生说:“看来钱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的。但钱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使用钱的人!”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说明该名同学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也说明师生互动效果非常好,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有效激发。

四、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信息,更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挖掘学生潜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体现了以生为本。例如,讲授“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课时,为有效激发同学们的课堂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用多媒体从不同角度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如高端芯片技术被国外垄断,3D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等。呈现完这一切后,教师要求学生自由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探讨进一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必要性。而同学们的表现也并未让教师失望,他们立即自由分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地主动地探讨,通过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虽然我国目前GDP已跃居世界第二,但在很多方面仍落后于国外。因此,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进一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通过开放经济来弥补不足,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长远、可持续性发展。在上述教学片断中,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为同学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感知对象,让同学们很快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探究者和参与者,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五、有利于化解教学难点

对于每一堂课来说,均存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要予以有效化解、突破。相关研究表明,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化解教学难点。比如在讲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时,为更好让学生理解文化如何在交流中传播,教师用多媒体呈现一则新闻,新闻内容大致如下:“佛山市石湾镇为大力发展本地陶瓷文化产业,打造了“中国(石湾)陶艺文化节”“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中日韩现代陶艺交流展”“国际柴烧节”等五大文化品牌活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推广石湾陶艺文化和本地陶瓷品牌。与此同时,石湾镇还积极打造知名陶瓷大师工作室,并组织陶艺大师作品到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参展推广。为传承并发扬石湾陶艺,提升陶艺大师和陶瓷公仔的品牌价值,石湾镇街道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和陶艺品牌策划推广,通过举办各种陶艺展览和交流活动,引导石湾陶艺进入艺术市场大平台”。通过这样的直观案例呈现,同学很容易理解文化是如何在交流中传播的了。此做法比教师苦口婆心反复讲授效果要好很多。

六、有利于活化教学内容

事实胜于雄辩。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于初中生的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障碍。为了活化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适时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如“发展的实质”这一课,表面看起来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亦对此不感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单纯地从理性上给学生讲一下发展的含义、要求和必要性,这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相距甚远。所以在这节课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视频:“地铁、梧桐树的选择”,其大体内容是:南京在修地铁3 号线时,对地铁沿线道旁梧桐树进行移植,导致不少梧桐死亡。为保护这些梧桐树,南京市部分市民自发组织了“绿色丝带活动”,给即将被移栽的梧桐树系上绿丝带。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又要求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评析,这样既可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进而认识到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这样的做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活化了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克服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使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更丰富、课堂更活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兴趣。如讲授“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课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系列画面,有长城、粽子、富士山、和服、金字塔、威尼斯水城、悉尼民歌剧院……。这些具有国家代表性的文化一展示出来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如,讲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教师说道:“同学们,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吗?”问题提出后,同学们纷纷陷入沉思,进而有学生答道:“首先最重要的肯定是扶贫,只有全面实现脱贫才能真正实现此宏伟目标。”这样的回答正是教师想要的。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随后用多媒体呈现如下案例:为更好体察民情,帮助贫困人口解决实际需要,帮助贫困人口排忧解难。马边彝族自治县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领导下,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实施“驻村联户”的精准扶贫机制。马边彝族自治县分别派遣相关人员,和全县二十多个乡镇的10283 个贫困户有效结成帮扶对子。马边彝族自治县对于贫困帮扶人员提出诸多要求,其中的“四字”要求则最为典型,即全、勤、细、快。从2014年发展至今,马边彝族自治县的“驻村联户”精准扶贫机制发挥了积极成效……通过上述案例的呈现和学生随后的积极讨论,同学们的政治学习兴趣也得以有效激发。

八、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整合具有诸多优势。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整合在一起,更好发挥其合力,不断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陶艺素养信息技术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信息技术2.0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疯狂”的陶艺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