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

2021-11-26 20:37曾琪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内容环境

曾琪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

一、引言

中国的环境设计到目前为止经历了50年历程。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立了室内装饰专业,开始了中国的室内设计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前只有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可以招收室内设计本科生。而到目前为止,全国有600 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与室内设计有关的专业。我国的室内设计教育因发展时间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环境设计课程安排中的实践内容、实训训练较少,对于商业经营、工程项目管理、清单计价的课程安排少,教师在专业背景、价值取向等方面也有很大差距,这些都有待于进行大幅度的教学改革。

二、环境设计专业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环境设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授课手段、专业实践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综合立体地改革现有的教学体制。1904年,纽约实用美术学校(Parson School of Design)设立了室内设计课,室内设计本科教育在美国已经有百年历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室内设计专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各艺术院校的绘画系、工艺美术系和建筑系,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几百的室内设计专业,这些专业从二年制到四年制不等,各校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准、教学内容等方面均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当时美国的室内设计教育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为了统一教学实践,交流管理经验。1970年室内设计教育与研究基金会成立,其发起者是来自高校的学者,它是一个独立的学术性组织。通过对学校室内设计教育的研究与考核来优化室内设计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和加拿大多所学校的室内设计专业通过了“美国室内设计教育与研究基金会(FIDER)”的评估,到目前为止,通过FIDER 评估的学校已达130 多所。在2002年的FIDER 专业标准中,提出了八类内容:课程设置、专业价值、设计基础、室内设计、设计表达、建筑系统与室内材料,法规、管理与专业实践。FIDER 专业标准认为,一个合格的专业室内设计师应从教育、经验和执业资格三个方面来提高设计质量。作为专业室内设计师,应当能够分析客户的需求,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恰当的设计方案。

面向市场的实践教学改革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我们进行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就是要用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发挥自我个性、自主实践,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人们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专业设计人才。通过我们的教学研究,可以突出市场导向,革新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应用型本科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在室内设计教育领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教学改革、革新教学理、,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实践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一)改革课程体系

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以学生就业上岗的知识技能为目标,建立完善的岗位项目课程体系。例如色彩原理、家具设计及陈设、人体工程学、装饰材料、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装饰照明与电气设计、预算报价与项目招投标等课程。

(二)改革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图片、录像、动画等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利用网络,提供课程网络资源库,进行远程教学,让学生在线学习、研讨与答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设计竞赛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还可通过分组帮带完成某个项目等。

(三)改革教学模式

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我们将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和顶岗实习制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在阶段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在毕业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由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共同培养学生的工作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使学生有机会涉足具有社会属性的课题,教师鼓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方案。学生参与客户电话沟通,洽谈,做出客户所满意的全套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施工图、效果图、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及预算报价等工作)。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更加了解教师的设计活动和思维方法,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学与实际工程的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就业甚至自主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单一的接受知识和获得知识量的增加,而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会学并提出问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角度看创新意识的培养,应着力加强学生世界观的培养、塑造新个性。除了加强对学生意志品格的特殊锻炼外,更应解除学生的束缚,让学生不再墨守成规,更加活跃思维,敢于大胆尝试新方法、新模式。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学校实践技能课的教学同时,让学生得到更多元化的教学帮助。

三、研究假设

通过教学改革,可以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拟创新点

(一)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方法改革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

(三)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1.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在应用型本科环境专业教育上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专业能力培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手段,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2.研究方法

从制定符合社会实践需要和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大纲开始,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讨实训基地和工作室的有效应用方式,改革成绩评价标准。

3.技术路线

修订教学大纲、重点围绕核心课程群,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校企合作,建设专业实训、实习基地。有效利用工作室配合实践教学改革专业课程考试内容和考核形式。

(1)教学大纲的制定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进一步明确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将整个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能力目标进行分解,如:室内空间、室内色彩、室内造型、室内材料、室内风格等部分,每部分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一个过程又对应相应的能力。

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引导《室内设计》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必须紧紧围绕此点,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更加符合毕业生任职岗位的需求。在大纲中必须结合实际教学、实验条件,优化重组新的教学内容,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1:1的比例安排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学有机结合,教学形式与地点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比如《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学时安排80 学时(教学周为10 周),其中理论教学为4 周(周学时为8),市场调查和参观考察1 周,计算机辅助设计4 周,接下来便是1 周的模型制作。

(2)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日新月异,为综合立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综合实习、实训、多媒体、校企联合教学等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紧密结合当下社会需要解决的设计问题,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全面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加快培养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学生设计团队。

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的,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基于市场需求来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应通过精准定位人才培养计划、突出区域文化设计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等方法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应用型人才。环境设计专业实践环节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突出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探索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和组织、实施、考核以及过程的监管.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和能力培养,解决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环节课程改革的新途径,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及研究意义.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教学内容环境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王菲室内设计作品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