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分析

2021-11-26 20:37谢宇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存款人道德风险保险制度

谢宇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洛阳 471000)

一、引言

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银行业挤兑风潮严重,在1920年代间,每年有超过500 家银行破产倒闭,美国国会当即通过并签署了涉及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内容的法案,及时终结挤兑的风险,稳定金融市场,重拾公众对国家金融体系的信心(McKay,2008),1933年之后,每年破产倒闭的银行数量开始少于10 间,其中存款保险制度功不可没。

2015年5 月1 日,我国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商业银行投保机构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费,在商业银行发生经营危机或者濒临破产时,向存款人偿付保险金额,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被保险存款及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一项制度安排。这样的一种体制安排促进了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保护了银行存款人的利益,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周悦和郑雅馨,2019)。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具有三大特性:强制性、限额偿付性和费率差别化,对于有着70年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史的美国来说,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起步较晚,至今只有6年的历程,正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制度本身仍存在问题,很多地方在设计和实施中存有矛盾,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何亦国,2020)。

存款保险制度标志着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成功过渡,这一举措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创造规避金融系统风险的条件(王宗润等,2015),缓解银行业风险,总体增强银行信用,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以资产额为标准划分,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尤其对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成长具有显著作用,以绩效评价指标划分,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仅对小部分运营良好的银行起到了降低风险的作用,而大部分银行都增加了风险承担(Delong,2011),以制度环境划分,在制度环境欠佳的国家,存款保险显著地加剧了商业银行的脆弱性;而在经济发展较好、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却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Demirgüç-Kunt 和Detragiache,2002)。综上所述,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应具有双重性。

本文基于我国目前的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是有效(项后军,2020)的前提下,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双重影响。

二、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积极影响

(一)防范商业银行的挤兑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体系被认为是金融业的三大安全网之一,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银行挤兑的发生,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2015年之前,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开放了对贷存款利率的限制,银行可以自由调节利率,导致商业银行的内部竞争加大,同时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不完全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当五大国有银行发生危机时,政府作为最后担保人会百分百实施救助,但是其他银行发生危机时获得救助的概率却有大有小(王宗润等,2015)。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有效降低了一些相比五大行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强而缺乏竞争力的中小银行进行高息揽储的风险(刘欣欣,2019),有利于激发中小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将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这种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必然会自发的对内部资源进行重构和调整,优化内部资源,提高自身核心的竞争力(王丽静,2018)。

(二)降低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

银行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银行的挤兑和倒闭会引发巨大的社会成本(秦蔡,2002),存款保险制度中涉及的存款保险机构必然会对投保银行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以确保各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张晶蕾和孙英隽(2016)选取了71 个国家从2000年到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探究出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张瑜等(2020)使用2011-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实施3年来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破产风险的影响,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存款保险制度的估计系数均为正,且在统计意义上显著,从长期的角度看证明了存款保险制度能够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有利于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

(三)稳定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市场风险,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关系到其盈利能力和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性。王晓博等(2019)从银行利率风险视角,使用银行净息差2000-2015年总共15年的移动标准差作为研究利率风险的代理变量,得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利率风险具有显著的稳定作用的结论,表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银行利率风险水平。Bergbrant(2016)、王道平(2016)等多人认为银行利率风险的有效减少与存款保险制度有关,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能够显著减少银行净息差的波动,对利率风险具有稳定作用。

三、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消极影响

(一)诱发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

存款保险制度虽然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但是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双重委托代理等问题,会诱发可能来源于存款人、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这三方的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矛盾就是是道德风险(孙罗卡,2017),存款保险制度的出现让银行出现挤兑风险的概率大大降低甚至不会发生,没有了存款者的监督约束,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逐渐减弱(何奕国,2020),银行可以把部分风险转嫁给存款保险机构,银行冒险动机增强,过度追求高风险高收益,不顾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降低(杜雅静,2018),产生新的道德风险,导致银行风险承担的增加(Maria 等,2001),银行的风险不断累积,一旦风险爆发,银行会造成严重亏损,最终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何奕国,2020)。

在《存款保险条例》第二条中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吸收存款的银行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投保存款保险。对于那些财务状况良好,业务稳定、经营风险低的银行,其实不愿意投保;反而那些拥有大量不良资产、业务不稳定、经营风险高的银行来说非常希望投保,高风险的银行就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市场,形成逆向选择(何奕国,2020)。一旦发生经营风险,稳健的银行缴纳的保费会为给高风险的银行买单。长此以往,这将会导致一些稳健经营的银行退出保险机构,而留在存款保险体系之下的是一些风险较大的银行,加大了存款保险机构的经营风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刘欣欣和邓明明,2019)。

(二)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

存款保险制度明确提出由吸收存款的机构为所吸收的存款缴纳保费,保费缴纳的多少与银行的经营状况和管理能力有关(刘欣欣和邓明明,2019)。意味着银行吸收的存款越多,它需要缴纳的保费也就越多,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行和实施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武淑慧和刘艳,2019),无形地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不仅要支付给存款人利息,还应负担保费(俞思琪,2019)。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于盈利性强、资金雄厚的大型商业银行来说,缴纳保险费可能并不会对银行的经营利润产生显著影响,但会增加其经营成本(刘欣欣和邓明明,2019)。而中小型银行的注册资本较小,资金渠道来源狭窄,经营成本增加,导致经营压力也会增大,不利于它们的经营。为弥补这部分的资金成本,银行会将保险费转嫁到存款人身上,导致存款人存款的意愿降低,不利于银行吸收存款,影响银行的经营能力。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深入,保费费率会逐步提升进而累积充足的存款保险基金,因此,从长期来看,存款保险费用必然构成金融机构的一项固定支出,对未来银行的经营成本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丁石汀,2016)。

(三)加快商业银行两极分化

商业银行由于缴纳保费,导致经营成本的上升。大银行经营质量好、风险系数小,缴纳的保费少,成本上升相对较小;小银行经营质量差、风险系数大,缴纳的保费多,成本上升相对较大。存贷款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也是获利途径,因此商业银行希望更多大客户资产的转入,但是对于大客户而言,存款保险对他们形同虚设,因此还是更愿意把钱存进综合实力高、信用等级高的大银行。于是,大小银行在经营上很快出现分流,两极分化日益严重(杜雅静,2018)。

四、评述与展望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是风险承担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防范商业银行的挤兑风险;2.降低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3.稳定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另一方面是风险承担的消极影响:1.诱发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2.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3.加快商业银行两极分化。

由于存款保险制度存在道德风险、其属于行政法规的级别,并不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存款保险保障范围和基金的运用不够多元的不足(周悦和郑雅馨,2019),该制度本身还需要不断完善。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一方面可借鉴美国风险最小化的存款保险职能定位,赋予存款保险机构风险控制职能,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参保银行的风险问题,积极防范、化解道德风险;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可侧重于对银行资产业务的风险监管,将监管方式由合规性监管转换为以风险为依据进行适度分类监管,且进行风险动态追踪管理,监管方式和侧重点应根据市场环境及银行经营状态进行调整(代芳芳和熊晓炼,2018)。

对于商业银行自身而言,可以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在总利润中的比例,银行加大这类无风险的业务,在创新中间业务种类,在投资顾问、担保等业务中不断创新,减少成本,扩大客户资源,可以有效减少风险,风险一旦减少,面临的保费费率层次不同,缴纳的保费降低,同时还可以调整银行存款的类型,因为存款保险条例中指出境外机构不算在缴纳范围内。商业银行可以增加境外机构的存款比例还有大额的存款,增大大储户的存款比例还有境外机构存款可以达到减少保费的目的。这样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优化资本结构(俞思琪,2019)。

猜你喜欢
存款人道德风险保险制度
对经营性存款人加强结算账户管理的几点浅见
浅析我国存款保险条例道德风险的防范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道德风险的反应研究
我国医疗保险中的医疗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浅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存款人的诉讼地位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与国外保险制度借鉴
博弈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外包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破冰
存款保险中道德风险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