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下党建共建的实践研究

2021-11-26 20:37陈红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校企党组织院校

陈红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优化。2018年教育部等6 部门关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指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这种教育目的的独特性,使高职教育形成独特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兼备的技能型人才。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决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不断适应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新需求;如何与企业联手,通过校内外并举,对大学生进行持续的培养教育和组织管理,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如何深入探讨高校与企业在党建创新方面的互动机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实现校企的深度互惠共赢,成为当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一项颇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推动构建“资源共享、双向服务、双向共赢”的校企党建工作新格局,学院与某公司党支部经过多年的工作联系和探索,在校企深度合作基础上,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工作”的原则,校企双方将开展联合培养和发展党员、党建项目创新、共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校企文化交流等工作,为学校与企业“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创新党建”工作搭建联系和沟通桥梁,进一步探索基层党建的创新路子,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的特色和品牌。

一、“校企合作”模式下党建工作的现状和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采取的是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共建课程这三种方式。这种情况下的传统校园的党建工作模式逐步呈现出不足。社会、用人企业的新环境和新形势对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许多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已经意识到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法的重要性,也与许多合作企业达成共建协议,但是由于教育教学或生产经营任务的繁重,且学校和企业在地域空间上距离较远等多方面原因,要实现党建上的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标,仍然有很长一段距离。

(二)在学校期间,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会在学生党支部进行管理和培养。等到学生毕业之后去不同公司进行实习,原来在校期间的模式无法延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和培养就会松懈。此外,在党员的管理中,管理的理念有些滞后,仅仅强调党员的思想政治学习而忽略了党员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党员管理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忽略了对于党员的深层次培养和管理。

(三)高职院校和企业中大多数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都承担多重角色,除党务工作外还承担教学、行政管理、生产经营等多重任务,其党建工作的力量投入和重视程度也大打折扣,既影响高职院校的党员培养工作的创新性与科学性,也会使党组织的教育难以取得实效。

(四)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只在校学习两年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正处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期和预备党员的考察期,学生的党性修养尚未成熟,一旦缺乏党组织的正确引导和必要的党性教育,或暂时脱离了原来的机构,缺乏与入党培养人、党组织的联系,将有可能出现思想觉悟的退步。有一部分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学生身份也发生了转变,由学生变成了企业员工。进入企业后学生每天的主要任务是工作,同社会职工无异,就不会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思想教育也会有所放松。学生就业以后,刚进入公司的学生要经历实习期,对岗位的技术学习和熟悉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的甚至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而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公司和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相对国企和事业单位而言,不设置管理党员组织关系的部门机构,更不会重视,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出现了盲区。

(五)毕业生党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毕业生党组织关系在学校放置达10年之久,还有些学生毕业之后组织关系没有转走,身份还是预备党员,不交纳党费也不参加组织生活,错过了转正的时机,客观形成自动退党。粗略统计失联党员情况,党员流失接近1/4,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对于毕业生党员而言,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必须由本人或亲属委托办理,而有些外地学生因工作后不能请假来校,造成了组织关系的拖延,形成了毕业生党员档案的积压,给支部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失联党员。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如今,校企合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要求,校企双方将努力打造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其中,党建合作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一)探索校企党建融合,推进“红色覆盖”

高职院校与企业互相学习党课资源,共建课题组、与企业形成党建学习资源的共享,互相学习。一是携手企业党支部,共同参与学生党建工作,推进“三会一课”、理论学习研讨、党日活动、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有机融合;互相参观学习党员活动室,党建活动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合作开展校企联合的主题党日活动。二是设置实习临时党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由党员教师和企业党员共同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同时不断提升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党性意识,做到离校不离党,保持党员本色,确保学生党员培养不间断。三是鼓励学生党员深入企业,实地开展各项暑期顶岗实践活动,企业可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优先选择优秀的党员毕业生就业上岗。利用学生假期,对生产实习中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预备党员结合专业实习进行党性修养,党的理论的培养和考核。

(二)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党风推动学风

联合进行专业合作,企业希望在党建引领下与学校开展多项专业项目合作,包括科研项目。一是用人单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派企业党员导师入驻学校,充分发挥企业党员导师的作用,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定期举办企业课堂、创业讲坛等活动,校企共邀优秀企业党员专家、党员教师等为广大学生开展系列主题讲座,在感受前沿科学技术的同时,帮助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专业兴趣,拓宽专业视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党风助推“严谨踏实,求实创新,崇尚真理,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三是根据企业需要,结合我院科研优势,在党建引领下,某学院与某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对专业的发展建设进行调研,共同促进专业建设,实现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积极开展项目合作研究,推广双方科研技术成果,进一步提升师生创新能力,为培养大国工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共建校企合作工作室,促进校企融合

一是建立校企合作师生工作室,由教师党员和企业党员共同指导学生,注重在工作室中发展优秀学生入党,在工作室具体活动中考核学生党员。二是联合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校企联欢晚会、职业素质拓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致力将学生工作室建成职业技能竞赛、学术交流、设计开发等于一体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丰富第二课堂活动。三是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工作室。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创业能力,从而提升团队整体技能水平。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全面开展党建工作

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要想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在传统的党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校企合作”的优势,根据不同的对象,创新传统的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与科学化。对于党建工作的创新,结合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利用社交软件等多种平台,构建起网络化的党建平台,建立网上活动阵地,不断创新党建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激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党性。利用某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现有的党建学习微平台和我院党支部学习通党课平台,开展党员培训学习。某学院建设工程管理学院“永习生”利用暑假生产实习的机会深入到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学习,通过一个假期的学习,由公司各部门主管对“永习生”在部门内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及学习态度进行点评,宣布2021 届优秀“永习生”名单并颁发证书及奖品;由2021 届优秀“永习生”做代表性发言;公司领导、校领导与2021 届“永习生”合影留念。最后,公司领导做会议总结,她希望各位“永习生”们在实习期间,以“提目标、提眼界、提境界、提实力”为努力方向,与公司全体员工一道,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完成学习规划目标,达到“永习生”标准。

总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只有不断通过与合作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满足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党建工作,为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总结

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下党建共建工作的实践研究是我国高校党员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就必须牢记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使命,不忘初心,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针对高职院校党员管理工作的不足,创新党员组织管理教育,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党性,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相信通过党建引领下的校企深度合作,一定能够推动工程咨询行业专业人才建设,为自治区全过程工程咨询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创新动力,更好助力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校企党组织院校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