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021-11-26 20:37于莉丽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人格心理健康心理

于莉丽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1)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特定的环境下,形成了特定的文化。不同文化孕育出不同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孕育出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被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影响着中华人民的价值取向、理想人格、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伦理观念、国民品性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有着良好的文化素质,还有有着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各阶段教育中均收到了高度的重视,因此,借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人们形成完整、健康的心理品格。

一、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的心理各方面、活动过程处于正常或者良好的状态。”理想状态下的心理健康表现为性格完好、认知正确、智力正常、意志合理、情感适当、态度积极、适应性良好、行为恰当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方式均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可以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轻松地应对来自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对于人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学生为例,心理不健康就会出现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学生的追求、道德水平会偏低,缺少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淡薄,非常容易误入歧途。不健康的心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比如,学生有着“拼爹”的思念,自己就会不思进取,所有的希望放到家庭,如果家境不好,就会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现阶段,很多孩子受到家庭的溺爱,抗挫能力差,思想不成熟,比较自私,遇到一些小事,心理就承受不了,容易出现自杀、跳楼等极端的行为。心理不健康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错误的发泄方式,比如,欺负弱小、破坏公物,将内心的愤懑胡乱发泄,不顾后果。可以看出心理不健康是及其危险的,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保持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

(三)心理健康的意义

性格决定命运,心理健康就是性格的重要基础,保持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形成健全的人格。具体而言,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有:首先,健康的心理可以让人们更加轻松自在地面对来自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挑战,减少人们犯错的概率,提升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当梦想迟迟不能实现,难免会内心受挫。健康的心理,可以提升人们的抗挫折能力,让人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挑战,以积极的心态思考。最后,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学生的人格成长,德才兼备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成为社会筛选人才的重要指标。此外,健康的心理强化人们的内在性格,减少外部环境对于心理的影响,遇到突发事情,可以更加从容地去面对,找到合适的应对和解决方案。社会在飞速地发展,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让人们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扰,如何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让自己迷失其中,便需要学生有着坚定的信仰,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而健康的心理是保证学生人格和价值观健全健康的前提条件。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现阶段的教育,讲究的是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社会赋予学校的重要人物。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育人先育德的思想,古代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是非常侧重的,甚至将道德品质作为人才选拔的硬性要求,将德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古代的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都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关注自己的内在,完善自我,才能齐家治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出人们对于自身思想品德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引导者我们,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形成健全的人格。新时代下,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人们自省,都可以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教育和自省的目的,吸收古人的智慧,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二)传统文化对于心态的调整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受到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多,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家庭环境、教育环境,都会对人们的心理带来影响。传统文化中,人们的修养和接受的教育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成为君子既要具备丰富的学识,学富五车,还要有着良好的道德素养,德才兼备才敢以君子自称。传统文化中,人格被独立划分出来,分为“人和心”,人需要每天对自己经历的事情进行自我反省,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帮助自己去不断地修正,从而让自己趋于完美。这种自省的方式,值得我们去学习,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做好自我的反省,可以让自己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自我的修正。“中庸之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这里的中庸并非是让人碌碌无为,而是让人保持一个清醒的态度,不受外界的影响,时刻保持本心。中庸之道和现代的不忘初心有着一定的相似度。现实生活、工作、学习中,人们在复杂的社会和网络环境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可以借助“中庸之道”,让自己的内心保持平衡,这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准。何为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是古人对于“中庸”的解释,道出了保持中庸的目的,就是让内心世界保持平衡,不受外界的影响。这是一种人生态度,对于调剂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很好地作用,用现代话来讲中庸就是“适度”,用于调节生活方式、道德行为,对于成功人生有着很大的助力。保持适度,才能保证心理的健康,自负、自卑均是不健康的心理,对待挫折和苦难,保持适度,便不会迷失在挫折和苦难中,便可以更加勇敢、积极地去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三)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树立

传统文化对于人们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大学》中提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国志》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统文化中类似的内容不胜枚举。古人非常重视道德品质,先贤们的思想对于现代人有着很好地引导作用。现阶段,人们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有着很大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容易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和思想,学习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处事方式,注重自身的修养,以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屏蔽外界的不良影响。例如,网络环境充斥着各种消极、糜烂,不思进取的思想,像是“躺平”文化,需要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注重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容地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迷失本心。

(四)传统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

借助传统文化精髓建设精神文化,构建现代精神文明。传统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经过不断筛选,留下来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新时代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享受到了时代发展带来的便利,但也给人们带来很多地困扰。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许多消极的观念盛行,例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啃老族等消极观念,甚至还有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例如,碰瓷、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等,这些观念和行为的出现,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传播途径变更,速度也更快,很多不良事件经过网络迅速传播,影响着年轻人的思想。当然我们不能否定,网络时代的积极意义。由于网络时代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思想观念开始碰撞,多种价值理念流行,容易让人们迷失其中,导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被遗忘。因此,必须利用传统文化观念,构建精神文化,给人们以正确的引导。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内容都是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利用传统文化,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进行宣传,一方面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被世界所认知,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广泛,既有着哲学思想,又有着心理学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将其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让人们对自我有着更加清晰地认知,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准绳,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将其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弘扬文化中的积极内容,多渠道传播,引导人们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由于身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很多优良的传统文化,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必须加以弘扬和传承,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对于人们价值观念、心理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看重人们的品德,做到德才兼备,需要有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有着良好的道德素质。外部环境愈发复杂,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健康的心理、健全的性格、稳定的情绪成为一种个人成长的必然要求。为了保证人们的心理健康,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教育传播、媒体传播、网络传播为媒介,宣传传统文化,既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发挥传统文化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人格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