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旅游活动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实践研究

2021-11-26 20:37王玲玲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水体水质公园

王玲玲

(山东省青州市弥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青州 262500)

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和土壤等功能。而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大力建设湿地公园,通过利用湿地功能,弘扬湿地文化,建立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以供人们观赏、游玩,从而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但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湿地公园旅游越来越迎合大众的消费观念,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发展湿地公园旅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为当地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但也给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发展湿地公园旅游一定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在湿地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休憩、游玩的场所,因此,探究旅游活动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实践研究势在必行。希望在保护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让湿地公园彰显其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一)土壤环境影响

通常来讲,我们都是通过土壤的紧实度来判断土壤的强度,土壤的紧实度通常受到土壤的质地、含水量等影响。湿地的土壤适合很多植物的生长,其中,土壤的紧实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率的重要因素,土壤紧实度越高,植物生长的空隙就越小,生长机会就越少。而研究发现,越靠近游道边的土壤植被覆盖率就较低,这就说明土壤的紧实度较高,而造成土壤的紧实度大多是由于游客反复踩踏所导致的。

另外,土壤的酸碱度也是反应土壤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土壤的酸碱度也就是土壤的PH 值,研究发现,土壤的PH 值越高,越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而影响土壤的酸碱度的重要来源就是一些生活垃圾常年累月的堆积,例如,游客随手扔的塑料袋、废弃纸屑等不可降解的垃圾,长期埋在地底下,就会造成土壤的酸碱度失衡,改变原有土壤的内部结构,从而影响PH 值。尤其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由于滞留的垃圾,以及汽车排放的尾气,都有可能会造成土壤硬结,土壤有机营养成分流失,从而导致土壤表层的植物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水环境影响

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大了对排污系统的改造,使得湿地公园的水体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一些游客不遵守游客守则,直接将一些废弃污染物扔进生态湖里,就给湿地公园的水质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我们都知道水质的重要性,能够改善周边的土壤环境,调节一方的气候,且湿地公园丰富的生物资源不仅供植物的生长,还吸引着各种动物的休憩,其中,鸟类动物最为丰富,他们在生态湖中嬉戏玩耍,也为生态公园带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供游客玩赏。

研究表明,影响水质污染的重要来源是生活污染源,其中包括:旅游厕所产生的废水,交通运输带来的灰尘,垂钓区域带来的垃圾,人们向水里投放的重金属物品,生态公园附近居民的生态废水等。其中,一些固体废弃物未经过有效处理或一些生活废水未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于地表水水体中。从整体来看,人们旅游活动的重要区域的水质远远要比其他地方的水质差,且水体浑浊。另外,一些游客会在生态湖中划船观赏,在湖中随意丢弃废物,也给水体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旅游活动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湿地公园的土壤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和破坏,随意的踩踏土地使土地的密度变小,紧实度增加,从而影响植被的生长,造成地表裸露,而植物与土壤是相辅相成的,失去植被保护的土壤也会造成土壤的营养成分流失,变得更加脆弱,也大大降低了土壤的蓄水能力,而在面对外界污染源的侵害变得更加不堪一击。

另外,湿地公园会为了迎合人们的欣赏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养护,定期的喷洒农药等,这也会给土壤带来一定的污染,造成大量重金属的堆积,破坏了土壤内部环境,从而使土壤的生态功能变得紊乱。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地底下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使微生物环境遭到破坏。其次,湿地公园周边的工业区也是造成湿地公园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使土壤结构发生改变。

(二)旅游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旅游活动产生的废物垃圾里边包含了一些有害物质,在渗入湿地公园的土壤的同时,也会给周围的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破坏。湿地公园的水质自身有一定的净化功能,但当水中的有害物质不断增加的同时,就会造成自身净化功能减退,使水面的悬浮物增多,从而滋生更多的有害细菌。另外,受旅游活动的影响,丢弃的废弃物,以及向湖中的动物投放一定的食物,都会造成湿地公园的水质PH 值升高,浑浊度也不断增加。其次,水质中的微量元素如:磷、氮等含量的增加,也会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

为了方便游客玩赏,在湿地公园内会建造一些景点或建筑,景点的改造也会给水环境问题埋下一定的隐患,使得水域面积减少,从而破坏了水质的生态平衡,不断弱化湿地公园水体的自净能力。其次,许多湿地公园在水域区域也设置了休憩和观赏节点,这就造成水面的延伸,在此期间,会更多地使用硬质护岸,从而扰乱了水、陆之间物质的交换循环。

(三)旅游活动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在开展旅游活动时,往往要对旧的景观进行修缮,需要扩建多年失修的残旧景观,经过一番整改,能使湿地公园变得更加美观,使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靓丽,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另外,正确的开发生态旅游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为开发旅游业,会在湿地公园中种植大量的植物,并定期地进行浇水、养护,这要比植物自己生长的速度快了很多。经过工作人员的一段时间的培育,渐渐的绿地成荫,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该湿地公园的空气环境,使得自然景观变得越来越美,令人耳目一新。旅游活动在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提高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针对旅游活动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的改善策略

(一)生态建设

在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生态功能不同对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的建设。例如,湿地滩涂资源丰富的区域大多是生物栖息地最多的区域,所以,应将此区域划为重点保护区域,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在生态环境能力较强的地方,可以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建设。另外,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为游客科普一下重点保护区域,增加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当地政府可以呼吁湿地公园附近的农民退耕还湖,力求恢复生态文明。其次,在开发建设生态公园时,应注重低碳环保建设,尽量是“少人工、多自然”,坚持自然美,多种植一些绿色植被,景观建造的时候尽量就地取材,从而创建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湿地空间。

(二)产业发展

湿地公园是游客游玩的重要景点,因此,要加强生态产业的发展。首先,应根据生态环保的设计原则,完善相关的旅游设施,充分利用湿地公园的生物资源,发展现代化的农产品和养殖业加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的污染。其次,重点保护群落体系的动植物,这对改善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在开发湿地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提高对群种生物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从而促进湿地公园的水体质量优化,游客也应加大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实现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活动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壤环境和水环境,其中包括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一定的改善策略,希望能减少旅游活动给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水体水质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基于地下水水质检测方法的研究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在公园里玩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一见如故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