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2021-11-26 20:37朱炎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河道水体部门

朱炎

(上海市宝山区水务局第四水务管理所,上海 201908)

近年来,国家为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河道管理模式创新,保障水环境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部分企业盲目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生产活动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河道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河道管理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管理的效果,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维护,为河道附近居民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提供洁净生活水源。当前我国诸多城市的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已经初具规模,但实际管理效果并不明显,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河道管理是当前水体保护的重要方式,只有合理进行河道管理,优化河道管理方式,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才可以真实改善河道治理效果,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协同发展的目标。

一、分析河道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河道管理工作而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一是河道管理是社会稳定和防洪减灾的重要需要,最近几年来,各个地区的洪水泛滥导致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经常出现,尤其是山区,洪水造成了沿河岸线的崩塌,道路的损耗以及其他设施破坏。因此,控制河道的稳定,防止耕地的减少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二是河道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滨水空间合理规划,之前由于建设无序,多数地区出现污水管道和供水管道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其滨水空间狭小,加之部分河段垃圾随意堆放、蚊虫滋生,破坏了滨水景观美感和卫生安全感。通过河道治理可以实现滨水空间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施河道管理有利于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实现水功能与水生态的协调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河道管理在保障防洪减灾需要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河流水体的抗污染能力,使其河道管理产生生态效益,保证其水生态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分析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责任落实机制并不完善

河道管理工作分属于不同部门,在协同管理中各个部门难以实现有效的配合,导致其各个部门自身的职责也难以充分实现,河道管理工作实际开展中存在一定阻碍,现如今位于城市区域内的主河道及部分支流河道的水质受到了极大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平衡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河道沿岸的自然景观遭到人为损毁,无法发挥功能价值。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源头,主要原因是责任落实机制不完备。难以将其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到各个岗位上,对于企业或者是居民生活污染物管理也没有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并且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衔接程度不高,无法协同配合进行河道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河道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

(二)由于城市建设占用河道

在国家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城市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和住房供应存在严重不足,为了扩大建设用地,为更多居住者提供出住所,建立起完善的配套设施,一部分建设企业将原来的河滩以及河道沿岸的土地都用于建筑物的建设,并且部分聘请的是非专业性施工团队,在建筑过程中未能做好防洪防汛建设,在灾害来临时建筑主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与此同时也为河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三)由于围河造田导致河道管理职能出现弱化

为了能够对农田的耕种范围进行扩大,相关部门缺少对当地地理条件的综合考虑,同时在没有经过土地复垦适用度论证的情况下自私进行围河造田,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国家资金,同时也非法占用河道,在居民搬迁时,没有严格根据制度进行执行,对于护岸进行非法占用,甚至将占用范围扩展至河道内部,使河道滩涂面积大量缩减,加剧了河流的沼泽化,阻碍了地表水源的合理调动,甚至严重破坏了水域周围的生态环境,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也未能做好防汛防涝工作,如果汛期来领的情况下,河道附近的房屋将会受到损坏,使其河道管理难以发挥出自身价值。

三、优化河道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和推行责任落实的机制

一是要建立起河道治理机构。河道管理部门要建立起单独的河道治理部门,并且还要充分结合河道实际的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并且通过当地行政部门的负责人主抓河道部门管理工作,从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责任落实机制,在多个部门相同辅助下,确保制度有效贯彻与落实。同时,河道管理人员应深入河道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前的河道治理情况加以分析,并结合具体工作开展合理的工作部署,确保工作责任的细化与落实,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通畅的沟通平台,使其能够为各个部门之间的河道管理工作信息共享以及传递提供出相应保障。

(二)建立起完善的河道治理监督和激励制度

河道管理部门要制定出有效的监督机制,并且还要采取完善的激励手段,结合河道治理的实际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度奖惩,强化执法部门自身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阻碍河道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个人或者部门进行严肃惩罚,如使国家或集体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要对责任人进行追查并追究其法律责任。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与工作激励两种方式促进河道管理工作人员自身职责的有效履行,降低河道污染问题的继续恶化。在此之外,河道管理部门还要积极进行治理技术和治理设备的更新和优化,更好地为水资源净化以及环境保护提供出相应的支持。

(三)提高生态河道建设

面对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部门要立足于全局的角度对城市区域内的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要对河道沿岸的绿色植被进行栽种,合理地进行河道景观布置工作,并且还要强化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对河岸周边的建设施工予以严格的监督与管理,确保采用合理的方式开展施工,以减少建筑垃圾对河道的污染。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对河道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强化河道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河道管理的重要工作方向。在此之外,河道管理部门要对河道内的湿地进行保护,不断优化水体环境,对滩地进行合理的改造,在保证水体环境的情况下,合理进行生态环境构建,促进当地绿化行业快速的发展,同时注意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进步,将其地区民俗与文化价值融入其中,进行生态化与独特化的河道建设,为居民提供生态宜居的优质生活环境,实现水体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

(四)提高河道管理力度

河道管理部门需要提高河道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合理进行管理区域划分,并且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科学进行治理的时间规划,提高河道水域和沿岸环境以及两岸绿色带的建设以及保护工作,相关责任人根据管理要求合理进行所负责管理区域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在明确工作监管机制的约束下,严格进行辖区内水质检查,尽量减水体污染情况的出现,如果发现水体存在污染的情况下,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加强污染控制和治理。

(五)严格进行水体监测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水质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河道管理部门要制定出严禁的水体监测规划,定期进行水体质量的有效监测,及时发现水体污染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控制,更好的保障生态环境平衡,不会受到破坏,也能够为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优质水源。此外,河道管理部门要将污水处理提上日程,确保污水通过科学处理且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水体内,使河道内水资源的置换时间得以缩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资源得到有效净化,形成优质的河道生态体系。

(六)制定出科学的安全保护措施

安全保护措施的设置能够提高河道沿岸的管理效果,保证河道范围内私建违建建筑的及时拆除,责令和规定不符的建设进行限制整改,保证河道管理范围内所有建筑工程都和建筑规定相一致。应根据河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合理进行河道工程建设规划,并具体的施工技术以及安全设施进行规范化要求,明确河道管理的具体规定内容,在通过审批后才能进行河道建设工程施工。通过严格管理,强化河道建设工程的合理性,以免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同时也能全面提高河道管理部门的治理能力,维护好河道生态环境的平衡,使河道发挥出自身的实际价值。

(七)提高政府部门对河道管理的经费投入

为了提高河道建设质量,政府部门要提高对河道管理部门所制定的经费补助标准,使其建设出高质量的河道工程,也能够有效降低工程维护的资金投入,使维护工作的开展更加便捷。同时也能让河道工程发挥出防洪防涝的重要作用,减少附近居民的财产损失,最终更好的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结语:综上所述,河道管理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河道管理力度,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河道管理部门应立足于整体的角度进行治理方案的制定,并确保治理责任的细化与落实,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河道问题进行解决,处理河道治理中的问题,科学谋划河道生态建设布局,打造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保证河道建设治理的效果,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对水体资源的监测力度,投入充足的管理经费,为河道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猜你喜欢
河道水体部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理念及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积极做好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与建设
河道里的垃圾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