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计信息化背景浅谈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

2021-11-26 20:37李璐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行政资产

李璐

(潍坊市林业发展中心,山东 潍坊 261041)

一、引言

目前,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从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来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水平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面临新的挑战。

李博(2018)提出,信息系统的完善是对推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真正挑战。其中,新制度的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分录平行记账方式,迫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子记账系统提升完善。新会计准则的施行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应时之举,单位财务人员必须提高信息化处理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加深理解准则,才能使新政府会计制度充分发挥服务于领导层决策与管理的作用。

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剧单位面临的外部风险环境,使行政事业单位不得不完善会计制度建设,内部管控水平。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操作行)》(2012年),从新的时代视角对内部管控效力提出更高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部门财务系统的重要一环,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不能忽视。国内学者大多只单纯关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李东升等,2015;徐俊杰和许瑶,2015;陈艳利等,2014),很少有人从信息化视角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制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仅以会计信息化为论述基础,浅谈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改进建议。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预算业务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政府采购业务控制、资产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控制六个模块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预算控制管理工作不合理

余华(2014)基于对湖南省与湘西自治州的558 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调查发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控制管理工作中往往存在预算编制不合理、随意性大;预算批复不规范、不切实际;预算执行审批流程不健全、缺乏监管;预算考评预警机制形同虚设等问题。

(二)资产控制管理工作体系不完善

《规范》要求,资产控制管理工作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各单位需系统管理资产预算编制、采购及验收等多个环节风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需凭借预算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与会计记账系统等多个平台完成资产采购与入账,多平台运作使得统一的录入口径难以实现,很难及时达到资产控制工作中的事前预算控制目标。

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闲置率较高,领导者对资产的有效利用意识还需增强。余华(2014)的调查表明,湖南省高达53%的单位未设置独立的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工作主要依靠财务部门中的会计人员兼职岗位来完成。这与国家制定的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相违背的。

(三)多个管理系统未实现数据信息高效交互共享

行政事业单位通常使用财政一体化平台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部门决算系统、财务电子记账系统等多个信息化管理系统处理日常业务。每一项会计工作分别使用不同的系统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难以交互使用,不仅造成人力资源成本、数据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造成繁杂工作重复化、效率不高等问题。

三、会计信息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提高会计业务处理效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与信息的复杂性。

(一)单位领导层会计信息化意识淡薄,信息化管理观念落后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推开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面临我国会计信息化起步晚、基础弱的现实,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不够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对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会计信息化管理长期游离于单位档案数字化管理之外。

(二)新旧系统对接难度大,财务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

传统会计信息处理平台使用的办公系统与纸质材料无法满足新会计制度的要求,这一矛盾主要体现在新旧财务会计处理软件的对接、与现有办公系统的兼容上。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双分录“平行记账”方式,使得财务人员工作量加大。会计档案的保管年限限一般为10年以上,甚至为永久。传统的纸质数据必须纳入电子信息化平台的统一管理范畴,才能避免会计数据的断层和不连续。

同时,高效的信息系统的使用需依靠专业的信息管理人才与具有高水平财务能力的财会人员协作实现。然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多分别隶属财务部门和信息中心。会计人员熟悉财务会计知识,信息中心的人员熟悉信息体统的运行和维护。会计人员与信息人员的信息不交互大大妨碍了信息化系统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使用。

(三)缺乏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

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对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系统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单位大多缺乏有效独立的内部控制体系。由于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单位难以及时发现财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如虚假发票、电子发票使用、入账、归档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单位经济损失时有发生。但现行会计法对会计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要求仍不够具体,对会计系统开发、数据共享信息化管理等问题未提出明确的操作规范。在单位会计实践中,易发生各财务软件系统生成数据不兼容、安全性能低等问题。

四、行政事业单位利用信息化环境优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优化建议

(一)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整体信息化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应广泛使用信息化技术,真正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系统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效率,将基本的内控流程程序化,节约各项成本。完善的单位信息化财务平台应包括预算控制平台、数据交互平台与财务综合服务和决策支持平台共三大平台。只有这三部分协同运作,才能形成高效有序的信息化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还需加强对会计数据的保护,提高数据安全性,防范可能的安全风险。目前,国家正在推行将会计核算模块、资产管理模块等植入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系统中,各个管理模块统一规划、共同推进,逐步实现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等业务的衔接和对一笔财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电子化信息管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数据的准确性和信息的一致性,为编制各类决算报告提供夯实数据信息基础。

(二)增强各级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与专业能力

在日常业务能力培训中,需强调内部控制对整个财务系统的重要性,尤其要重视对单位领导层的培训教育,激励各级干部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同时不断改革与创新,及时吸收先进的信息化元素,切实提升内控管理工作的绩效。

现阶段,各单位对既熟悉财务知识又懂信息知识的人才缺口仍很大,国家需加大对“会计+信息”双料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专门的信息化平台使用指南,注重日常信息化技能培训,着力夯实新政府会计制度人才库建设。

(三)强化国有资产数据分析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国有资产的正常运行和保值增值,而传统的人工记账方式与不完善的内控系统往往使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行政事业单位 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控制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全面优化资产的入账时间、价值、管理部门、使用人等静态与动态数据,更能够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国有资产管理、运行状态与保值增值的分析建议,真正实现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客观全面考核。信息化处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处理平台,能够更直观地展示资产管理状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杜绝单位国有资产浪费和闲置问题的发生。

五、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数据时代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内外部环境复杂性的提高也对会计实践提出更严峻的挑战。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压实内控意识,顺应时代变化,坚持立法先行,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与《规范》的指引下,从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绩效管理等各流程环节采取有效管控措施,不断优化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助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再开新局。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行政资产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实操易错点分析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基于CMMI的软件组织资产库建设与应用实践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资产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