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2021-11-26 20:37刘永祥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天窗管理系统铁路

刘永祥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江西 九江 332000)

一、铁路施工管理信息化现状

目前,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在铁路施工管理中应用的信息化系统,以施工计划、维修计划及电子登销记等系统为主,以上系统主要基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研发的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5.0(TDMS 5.0)进行应用。铁路公司在营业线施工计划和高铁维修日计划管理中应用TDMS 5.0,在其他施工管理中则应用自主研发的管理系统。

TDMS 5.0 中施工管理相关子系统已使用10年以上。随着铁路施工安全管理要求不断提升,TDMS 5.0的程序迭代升级明显滞后,业务逻辑控制智能化程度不高,施工全过程管理缺失功能较多,已不适应铁路施工管理需求。例如,在施工计划系统中,相关数据控制逻辑不严密,不具备上传施工方案及会议纪要的功能;在维修计划系统中,计划提报未实现对区域数据的控制,主要依靠人工审核,既易发生计划源头错误,又增加了审核工作量;在电子登销记系统中,缺少故障、检查和分路不良等各类作业场景的登销记,无法进行计划与实际登记的自动比对,智能化程度不高。

二、铁路公司信息化建设实践

(一)系统开发

铁路公司经过多次现场调查和外局调研,组织专业部门开展全方位论证,最终确立铁路施工信息化综合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并研发可供全路应用的铁路施工综合管理平台。通过规范施工计划编制审批源头,确保计划正确;及时、准确地采集施工现场信息,系统地研判施工安全风险;提升施工管理全过程交互性和便捷性,提高管理效率;利用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改进生产组织。

基于铁路施工综合管理平台,通过以下6 个子系统的开发应用,为铁路施工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1.邻近营业线施工管理系统。实现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监督计划网上申报、审批和过程监督,并进行模板化的风险提示,使邻近营业线施工的日常生产组织更加科学合理、有序可控。

2.天窗修计划管理系统。依据设定模板和结合共用原则,完成维修项目的申报与下达,实现大部分维修计划自动平衡,从源头上保证维修作业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推动设备管理单位更加科学、合理地制订生产计划。

3.电子登销记系统。具备计划实时导入、流程自动控制和用语模板化等功能,实现对施工、维修、检查、故障等各类型作业登销记全过程的客观记录,为相关的施工管理系统提供准确数据。

4.施工用户与数据管理系统。具备单位信息控制和用户信息维护、权限分配、指纹采集等功能,不仅能分专业进行基础数据维护,还为后续相关系统接入提供标准接口,实现基础数据信息的统一源头控制。

5.LKJ 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实现LKJ 基础数据的在线提报、审核、发布,以及专业维护和共享,确保数据审核流程安全可控;在各级人员编制施工计划时,提供快捷方便的数据查询,提高计划准确性。

6.高铁综合防护辅助系统。在高铁线路施工和维修时,对于来车防护信息和相关调度命令,可通过专用定制手持终端进行传递和控制。

(二)应用效果

在铁路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中,通过铁路施工综合管理平台及其子系统的开发应用,主要取得了以下效果:

1.重塑施工业务规则。在多个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提炼经验教训,重新规范了施工计划管理、天窗综合利用、邻近营业线施工管控、登销记办法等多项施工管理业务规则。例如,在邻近营业线施工管理中,自2016年起,在国铁集团规定的月度监督计划基础上,增加用系统上报周计划和日计划的业务流程要求,以日计划为实际作业依据,以周计划提前告知设备管理单位作业安排,便于科学合理地安排监护人员,统筹外单位施工监护和本单位日常生产组织。2020年,铁路公司共下达邻近营业线施工监督日计划215 554 次,有效地掌控了邻近营业线施工的计划安排及人员到岗监护情况。

2.提高天窗管理水平。通过自主研发的天窗修计划管理和统计分析技术,将天窗综合利用的理念落到实处。共划分局控Ⅰ类、局控Ⅱ类和站控等3 类天窗区域4 294 个,根据作业项目性质,精细区分各专业维修作业需求,建立各单位无条件结合共用的绿灯项目、有条件结合共用的绿黄灯项目、仅限1 家单位作业的黄灯项目、结合施工天窗组织的红白灯项目等4 大类共计209 个项目的数据库。基于天窗区域划分和项目细分的数据库,实现天窗修计划自动平衡,避免人工安排效率低下和计划源头差错,使各专业统筹安排、综合利用,充分满足设备维修需求。2020年,维修需求满足率达99.9%、天窗兑现率达99.8%、天窗综合利用率达73.8%,在全路保持了较高水平。

3.推动生产组织变革。根据近几年数据统计分析,深入研究各专业生产组织方式,结合不同专业的设备维护周期及作业特点,促进各单位更科学合理地编制计划,推进生产组织方式不断优化。自2018年起,铁路公司实施工电供生产组织一体化,通过建立“检养分开”优化生产组织架构,明确了检查工区为设备管理责任主体、维修工区为设备养修主体,车间为生产组织和应急处置主体,对工电供既有车间、工区进行生产组织架构调整,工务工区数量减少35%、电务工区数量减少18%,施工相关信息系统不断配套优化功能,以适应“检养分开”的计划管控和考评要求,为工电供生产组织一体化的顺利推进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三)存在问题

铁路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智能统计分析功能不完善。铁路公司通过施工管理系统开发等实践,实现了施工管理信息化“从无到有”,但多个系统同时研发运用,造成系统深度功能不可避免地存在欠缺。例如,统计分析功能不完善,虽然拥有大量的计划源头数据和登销记过程数据,但统计和分析仍需人工完成,亟需依据相关统计规则,开发自动统计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智能统计分析功能。

2.大数据应用研究滞后。由于统计分析功能不完善,缺乏对施工数据深入研究的有效手段。对于计划安排是否合理、计划是否按需兑现、作业时间是否充足、计划取消是否准确客观、设备故障与日常维修的关联性、把关人员是否按时到岗等情况,都需要通过科学的研判机制,进行精确统计分析,从而将大数据更好地应用于生产组织和日常管理。

3.不重视系统更新。在铁路施工管理系统的研发应用中,存在重视功能开发、忽视升级维护的问题。在系统运维中,仅针对部分程序功能进行小修小补,未关注系统在方便、快捷、稳定、智能化、界面友好化等方面的用户体验。实际上,铁路施工管理系统的用户不仅有路内人员,更有大量施工、监督等单位的路外人员,应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系统更新维护机制,提高系统生命力,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好用的操作平台。

三、系统建设思路

在系统建设中,还应把握以下思路,保障系统的信息化水平:

(一)坚持系统的安全性。应根据当前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要求,确保系统安全使用,特别从源头上考虑内、外网交互使用,以及手机APP 客户端需求,投入必要的安全技术设备,守住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关口。

(二)保障系统的稳定性。目前,铁路施工管理系统主要使用铁路内部专用网络,在铁路公司管辖范围内,存在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等不同地区的带宽、网速差异,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些用户使用体验感极差。因此,应投入相关软硬件资源,对内网通道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内网应用质量;另外,针对内网通道改造困难的地区,应充分利用地方电信网络资源,通过内外网交互技术,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三)提高系统的实用性。业务设计和程序开发部门应密切配合,在程序功能研发基础上,紧跟业务发展变化和需求,不断补充和完善功能设计,在操作控制、业务逻辑、智能比对、人机交互、运算效率等细节上,以便捷、高效为目标,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不断完善现有系统功能。1.邻近营业线施工管理系统。开发施工监护安排、过程追踪写实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对邻近营业线施工的闭环管理;2.电子登销记系统。继续开发分路不良登销记和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各施工管理系统提供准确数据,实现信息共享;3.施工用户与数据管理系统。坚持版本升级,使系统兼顾电脑网页版和手机APP 客户端,提高开户管理效率,解决路外单位数据维护工作需求。

(二)继续研发系统新功能。1.天窗统计分析系统。针对现有施工管理系统数据,实现自动运算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统计分析,为相关部门推动生产组织改革、强化施工管理提供数据依据;2.应急抢修计划管理系统。针对行车设备隐患应急抢修工作,实现应急抢修计划的安全、及时、准确提报;3.施工方案管理系统。实现施工方案编制、预审和审查的全过程管理,保证方案编制规范和审查流程完整;4.施工组织管理系统。实现对营业线施工预案的编制、审核和审批进行全过程管理,以及对营业线施工会议和现场组织过程记录的管理。

(三)建立系统更新维护的长效机制。针对施工管理系统种类多、功能复杂等特点,铁路公司相关业务和信息技术部门应建立系统更新的长效机制,结合硬件替换、软件更新、业务规则调整等变化,以适应铁路施工管理发展为目标,立足于提升用户体验,不断优化程序设计,提升施工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实用性和便捷性。

(四)全面构建施工综合评价体系。1.制定天窗综合利用考核激励制度。根据系统统计分析和追踪写实功能的完善,由各专业部门进一步研究,建立综合天窗利用的分析、评价标准,对各站段天窗综合利用工作进行综合排名,制定天窗综合利用的相关考核激励制度;2.充分发挥铁路公司安全管理新机制的作用。结合系统提供的大数据,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研讨,补充完善有关施工、维修管理、登销记作业的考核条款,严格施工方案审查、计划编制审核到现场组织实施等全过程的责任追究,强化责任落实,有效地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日常管控。

(五)推动生产组织安排与计划的高度融合。基于施工综合管理平台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深入研究各专业的生产维修组织方式,结合不同专业的设备维修周期及作业特点,促进各单位施工、维修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实现日常生产组织安排与施工、维修计划的高度融合,推动各专业生产维修体制改革优化。

五、结束语

铁路公司基于铁路施工管理各专业细分深入研究,围绕现场生产组织和专业管理需求,建立了统一标准的铁路施工综合管理平台,有效地掌控施工管理全过程。通过建立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为改进施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进日常生产组织安排与施工、维修计划的高度融合,使其成为提升铁路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平台。

猜你喜欢
天窗管理系统铁路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天窗·慰藉
在线评审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践
自制新款天窗固定器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