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2021-11-26 20:37纪连芹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融合

纪连芹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各项改革措施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经济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转型这一概念便已成为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快速发展的新兴数字经济在金融服务、物流行业、交通、通讯发展较为迅猛,新兴的市场业态对我国的一些传统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过渡的阶段。从内容上来说,数字经济重点包括了数字经济产业化和产业经济数字化这两个板块。然而,产业经济数字化和数字经济产业化又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本文立足于数字经济这一发展背景,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互融互通,不断加快供需关系的调整,从而达到降低产业成本、提升用户体验感、增加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我国数字经济总体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顾名思义是一系列经济行为,其特别之处在于以数字化资料和材料为基础、将现有信息网络作为重要介质、通过对信息通讯技术的高效利用进而达到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经济布局的优化。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成长,其对GDP的供献率保持升高趋势,逐渐成为助力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点。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08-2020年本国数字经济规模保持 19.1%的平均增长率。2020年本国数字经济金额扩张到39.2 万亿元,在GDP 总额的占比为38.6%,同比增长9.7%,远高于同期GDP 名义增速约6.7%。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板块也持续增长。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成长中占据主导地位,且这一主导地位逐渐加强,去年我国数字产业化实现总量7.5 万亿元,达数字经济总金额的19.1%。与之相比,产业数字化拥有规模远高于数字产业化。去年产业数字化发展金额高 达31.7 万亿元,在数字经济中占比高达80.9%,为数字经济发展输出强劲动力。产业数字化主要体现在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方面,三次产业数字化方向快速发展,2020年中国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在行业增加值中占比均有所大幅提升,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其协调发展向更深一层推进。由此表明我国各个产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速度加快,数字经济对产业产出的增长以及产业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逐渐增强。

(二)数字经济在三大产业中的渗透

新时代的数字经济又称之为信息经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关于2016-2020年数字经济在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中的渗透数据得知,数字经济在我国三次产业渗透率逐年增加,在三次产业发展历程中,各产业数字化程度差异较大。其中,2016年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比重分别为6.2%、16.8%、29.6%;2018年这一组比重分别为7.3%、18.3%、35.9%,数字经济在这三大产业中的渗透率相比于2016年均有显著增长;截至去年,这一组数据为8.9%、21.0%、40.7%,由此可见三次产业的数字化程度保持稳步增长趋势。总体而言,2016-2020年期间,数字经济在三大产业中的影响由高到低为第三产业数值大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数值大于第一产业,而且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数字化程度数值增长速度最快,由2016年的29.6%增长到2020年的40.7%,共增长11.1 个百分点。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数字经济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最深入,从现有渗透率数据看,未来的产业融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发展思路不明晰

产业经济发展思路不明晰是影响数字经济大背景下产业经济发展的一大要素,因其相关战略谋划和布局不够完善,我国很多地区的各个产业在与数字经济融合过程中未设立明确的具体目标,难以精准掌握产业发展的趋向。而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产业发展可能面临长期挑战,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产业转型提供机遇,因此明晰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发展思路是重中之重。

(二)产业经济数字化发展缺乏优化原则

产业经济数字化过程中缺少必须的发展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此结论。首先,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过程并没有明确的应用牵引,存在一定的盲目推行、盲目跟从现象;其次,产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杜绝资源闲置浪费现象的存在;再次,产业经济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开放共享,这方面是很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最后,数字化过程中数字技术的作用非常重要,技术的创新性尤其关键,技术壁垒成为很多产业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的一大阻碍。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导致产业经济数字化过程不清晰,易进入混乱不堪的发展陷阱,难以按照设定好的发展目标完成数字化经济。

(三)数字经济与产业结合不够深入

数字经济与产业结合不够深入,一直以来都是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发展的瓶颈,根据研究可以发现部分地区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还停滞在较浅的层面,特别是新型产业的成长进程存在危险。上文提及的数字经济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最深入,但是数字经济在三次产业的渗透率数值均未达到50%的比例,根本原因在于对产业经济数字化发展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了解其内在涵义及要求。同时部分地区基础设施接入方面的数字壁垒并未消失,由此导致一些部门和平台的数据分享共用工作没有达到一定的目标,从而使产业经济的发展受到相关影响。此外,数字经济与产业经济的表面结合不利于产业布局的调整,这样一来不利于产业经济的长久发展。

三、产业经济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路径

(一)产业经济未来发展思路

产业经济要想依托数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首要问题便是筹划整体布局、明晰发展思路,精准把握时代趋势,提高随机应对变化的能力。产业经济的长久发展需要拥有自己的新特点和新布局,新形势下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内容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整,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布局需要向中高端进发。在众多产业里,传统产业如果想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成长节奏,就要转换发展思路,注重产业经济发展,坚持发展实业经济,凭借自身已有优点占据产业发展高点、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在产业经济发展的大体框架上,必须有思路、按顺序对产业成长开展数字化改造和升级,顺应形势的发展。此外,还要立于市场发展的层面,以企业发展为目标,加快产业内部运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不停优化行业供给质量、最大化资源配置、努力提高供给效率,进而推动价值链的提升、产业链的优化、创新链的高效成长,推进产业经济朝着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方位成长。

(二)坚守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发展原则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改善产业经济发展需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坚守应用引领原则,这一原则重点是针对网络的应用方面,简而言之,就是在产业经济发展历程中,不同层次领域的产业要从自身基础和特色出发,遵循应用引领原则,以应用软件为发展突破口,根据阶段、层系、种类的划分,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有秩序地促进数字化转型;第二,遵循存量原则,数字经济是经济成长的大势所趋,资源的最大化配比需以数字技术为中介高效整理合并存量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最大程度提升资源活力;第三,坚守开放共享,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开放,数字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信息资料传递速度的加强,提升了各环节融通效率,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必须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做到更好的互联互通,促成全世界信息资源同享,提高产业水平和有利势能;第四,树立自主创新原则,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不断创新,在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引领下,各经济产业都应加快数字化的相关建设,以新技术为驱动力,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不断的将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数字经济和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中,推动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的稳定、高效、快速发展。

(三)突出“两化”融合,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新体系建设

从结构上看,数字经济与产业经济的融合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俩板块,近年来这俩板块也持续增长,但是其发展并不均衡,产业数字化的主导地位逐渐增强,而数字产业化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当前的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产业数字化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不断将产业经济和数字的大力相融合,这个版块共同发展。就当前数据分析数字经济与我国的第三产业联系较为紧密,但是数字经济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因此,应积极推动数字化与产业化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数字化,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体系建设。

在两者融合的进程中,要脚踏实地实施“互联网+”发展规划。在这一过程中,当局也要发挥关键作用,从技术性能、产业联合、数据推动相应角度着手,加强数字技术在产业中的运用。此外,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也迫在眉睫,全面开发维护传统产业的线上平台,推进产业的信息化程度,有效利用数字经济推动产业成长,将数字红利最大化。需要提高警惕的是,在产业经济和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以问题为指导,根据产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业经济的长久发展。

结语

数字经济是位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上的更高一级的经济层次,我国产业经济应抓住数字经济异军突起的有利时机,明晰自身发展思路,坚守应用自主创新、存量原则、引领原则、开放共享原则等原则,不断建设数字经济新体系,推动产业经济与数字经济的纵深融合,保障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