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及防治

2021-11-27 01:21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生河流植被

(河南省商丘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南商丘 476000)

0.概述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迅速开展,河道整治、航道疏浚等工程项目也随之获得快速发展,建设范围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部分河道整治工程中存在未能充分考虑到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平衡的问题,对河流及周边生态环境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此必须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充分意识到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对河流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维护生态和谐,对河流生态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河道整治工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疏浚河道、河道堤防工程、施工营地、施工道路、土料场、弃土场等。河道整治工程可以分为工程开始的施工期和工程建成的运行期。工程一经开展,施工期间便会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至工程竣工,工程建成运行期间会持续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施工期间的影响是破坏性而短暂的,工程竣工后运行期间的影响则是长期而持续性的。

1.1 工程施工期影响

施工期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占地对河流周围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涉水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和河岸带的破坏和影响。施工范围通常靠近天然河流,工程强行融入到生态环境当中,必然导致天然河流环境受损,河流中水生生物和附近生物受损,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平衡性。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开挖和填埋活动将破坏河道周边地带的植被,造成土质疏松,土壤保护功能丧失,稳定性被破坏;开挖产生的废土,遭雨水冲刷,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并会影响工程施工的安全。工程项目的建设也会对施工河流附近的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施工中的用水和排水问题,会增加土地湿度,排水会造成积水问题,导致局部水蒸发程度变化,并影响降雨量,对周围地区的湿度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施工范围内的气候条件。施工产生的噪音和对植被的破坏,惊扰到河流周边的鸟类,迫使鸟类重新建设巢穴,影响局部生态。涉水工程会造成河道的永久性改变,破坏了河流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降低了区域生物数量,损伤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施工扰动使水体中悬浮物增加,改变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沉淀,造成河流泥沙淤积,破坏了河流水质,使区域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数量受到影响。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废土、废气等废弃物的排放也使河流周围环境质量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到动植物生存环境。

1.2 工程运行期影响

工程建成后,由于形成永久性占地,对所占用的植被和土地的变化和影响是永久性的,对河流周围陆地动植物的完整性具有持久和长期的影响。完成的工程建设会对周围的风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设会造成周遭地形的彻底改变,会消除掉地面上原来有的树木土坡等障碍物,从而减少了风力的摩擦,在很大程度上让风速增加,它对河流生态造成气候变化。河道疏浚、堤防等涉水工程实施后,区域河流水生态环境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存,甚至会造成大范围死亡,降低了水域的生物多样性。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区域水生生物群将逐渐适应改变,形成新的生物群分布。

1.3 生物入侵影响

在施工期间若不注意防范,也极有可能会为外来生物入侵创造条件;工程建成后,也可能会造成河流中已有的外来入侵物种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2.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会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河流生态的持续开发利用,维护生态环境和谐稳定,在工程实施中应尽可能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2.1 生态影响避免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为避免工程对植被的影响,应使用明显的标志标明施工活动的范围,进行严格管理,施工人员不能随意扩大施工活动范围,避免人为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为避免施工队野生动物的影响,应对相关人员加强教育,不主动伤害野生动物,如遇省级及以上保护动物,应将其放生,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应当采取措施加以避免。如果不能避免,就应该移植。尽快处理施工弃土,尽快进行土地复垦,也可以边堆边复,使土地尽快恢复生产力,避免由于人为耽搁加剧水土流失。

2.2 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河道整治工程会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局部改变,产生临时或永久性不利影响,为使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得到最大保护,还应采取更多生态环境预防保护措施。工程位于河道附近,很容易造成地面径流,导致水土流失,因此在工程施工期间,应尽量避开雨季,如确实无法避开,应优化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尽量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水土流失量。为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和区域生物多样性,施工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与地方环保部门加强联系,共同协作开展工作。工程开工前应树立宣传牌,宣传关爱鸟类爱护植被等内容,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生态保护培训,宣讲有关环境保护的常识,还要加强管理施工人员,严格禁止猎捕野生动物及捡拾鸟蛋等。施工时尽量减少环境干扰,爱护野生动植物,特别是高噪声施工作业,最好避开鸟类迁徙逗留的事迹,尤其是繁殖季节。

在河道整治工程建设中,临时占地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植被损失,进而导致区域植被面积和生产力的降低。因此,要严格控制临时用地建设,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尽量减少对区域内土壤和植被的破坏。施工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利用已有道路作为施工临时便道,尽量减少施工中临时便道的占地面积,同时应注意加强植物群落的保护工作。

涉水工程对水生态影响很大,为了尽快保护和恢复河流的水生生态,施工前可以使用宣传牌、宣传画等多样宣传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宣传,增强其环保意识。施工期间,优化施工组织,加强施工管理,避免同一河段出现大规模集中施工。河流中的护岸工程和围堰工程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根据水环境保护措施来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并尽可能将工程安排在河流枯水期,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也能使工程建设期的生态保护事半功倍,由项目监理和建设部门派出人员,或直接聘请环保管理人员担任工程生态监理,采用巡检监理的办法,检查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及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行为。工程竣工后,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区域生态恢复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对恢复不好的地段进行修复,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修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2.3 生态影响恢复措施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与当地环保管理部门协商合作,结合工程增加一定的生态保护措施,作为对生态影响的补偿。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环境的需要出发,配套建设工程的附属工程。施工期间建设的施工生产生活区,待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土地平整、表层土回填,进行土地复耕。建设的临时施工道路,应进行土地平整、土地复耕。施工时建设的土料场,在工程结束后应及时复耕,缩短土壤裸露时间,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减少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及时采取土地凭证纸、表层土回填、植被恢复等措施,恢复农田群落。进行河道疏浚建设的弃土区,应安排土地平整,土地复耕措施。

2.4 生物入侵防治

河道整治工程项目的实施,还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结合工程特点,从外来入侵物种的传入途径、影响外来物种入侵的因此、项目区已有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传播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可能的生物入侵采取防范措施。

河道整治工程对于河流及周边生态的影响是全面的,施工期间应尽可能保护动植物生存环境,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保持水质良好,以维护原有的生态平衡。

3.结语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河道整治工程上马,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河流生态环境对河道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态环境的完善影响着河道工程功能性的发挥,而河道工程的功能发挥也要以维持河流生态平衡为基础。本文对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应的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减少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希望本文能为今后此方面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水生河流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河流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三氯生对4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
依托科技创新 打造现代水生蔬菜产业
基于NDVI的鹤壁市植被覆盖动态分析研究
跟我进城的兄弟
静静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