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石林县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的必要性及措施

2021-11-27 01:21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期
关键词:石林低产挂果

(石林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石林 652200)

1.石林县基本情况

石林县位于昆明市东南部,距省会昆明78km。全县最高海拔为老圭山海拔2601m,最低海拔1530m。以岩溶地貌为主,其中石林风景区尤为典型。全县年平均气温15.6℃,最冷月1月均温8.2℃,最热月7月均温20.8℃,极端最低气温-5.3℃,极端最高气温32.4℃。年均降雨总量946mm,降雨集中于5~10月,约占年降雨总量的84%,形成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全县土壤以黄棕壤、红壤和石灰土为主。

全县国土面积168216.0hm2。其中,林地面积82979.9 hm2,非林地面积85236.1hm2。全县森林面积68892.6hm2,森林覆盖率42.11%,林木绿化率46.53%。

2.核桃低效林现状

石林县境内自古以来就有核桃生长,特别是海拔1800m以上的山区至今仍分布着成片的野生铁核桃林。由于铁核桃没有发展情景,2005年石林县长湖镇圆湖列为国家林业重点科技项目“杂种核桃良种选育与区域化试验”的子课题试验点。该试验初步选出适合我县栽培的自元、云新云林34号、云新高原14号等3个早实核桃优良品种。2008年开始依托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和核桃基地建设项目等工程,石林县掀起以种植早实核桃为主的经济林种植高潮。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发展数字上的核桃面积7万余亩,其中早实核桃面积2万余亩。由于不断发生的干旱、霜冻天气;粗管理;苗木品质的不纯;低产低效等原因,致使核桃保存面积直线下降。目前,核桃保存面积不足5万亩,成片高产高效面积几乎没有,每年产量、质量稍好的都是单株老树。

3.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的必要性

3.1 “退耕还林工程项目”保得住的需要

围绕建设战略及生态建设、森林城市创建总体要求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2012年市级退耕还林工程3.18万亩,成片核桃种植面积高达2.9万亩,占退耕还林面积的91.2%。随着挂果期、盛果期的临近,核桃产量得不到增加,若不进行地产低效林改造,石林县退耕还林工程是否能“保得住”将是很大的难题。

3.2 核桃产量和质量提得高的需要

由于市级退耕还林补助相对省、国家级补助偏高,核桃种植户重数量、轻质量,种植面积提高了,但陷入了挂果期低产低效的发展困境。由于核桃质量达不到收购商的要求,就出现了成品单价地或者被大量拒收的滞留现象[2]。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瓶颈口。

3.3 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需要

发展好核桃产业是为了增加生态建设、农民收入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是为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而目前,核桃产量和质量都达不到预期效果,不仅宣告核桃产业发展的失败,还将残酷打击核桃种植户的积极性,无法践行好理念目标[3]。因此,必须对一些核桃低产低效林进行改造。

4.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的主要措施

4.1 基地管理

4.1.1 土壤管理

石林县种植核桃基地基本上是8年以上的成龄树,土壤基本为红壤。红壤由于干湿季节明显,酸性强,而土壤翻耕是改良土壤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土壤翻耕可以熟化土壤,改善其结构,增加透气性,提高保水保肥的能力,减少病虫害,加深根系分布层,扩大其吸收营养范围,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土壤翻耕方法有深翻和浅翻两种。2012—2014年种植的连片核桃基地采用深翻法,每年或隔年沿大量须根边缘向外扩宽40cm~50cm,深度60cm左右;其他采用浅翻法,每年春秋季进行1~2次,以树干为中心,2m~3m半径范围内进行,深度为20cm~30cm。

4.1.2 水分管理

核桃喜湿润、抗旱力弱,灌水是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一般灌水时期为萌芽前后(3~4月)、开花后和花芽分化前(5~6月)、采收后10月末至11月初落叶前。然而核桃树对地表积水和地下水位也比较敏感,过高时应及时进行疏通排水、防涝。

4.1.3 施肥管理

石林县核桃施肥基本看种植户情况,有些从来不施肥,任其自生自灭;有的间作时偶尔乱丢一些;有的在幼树时期大量施肥,让其树势长得非常旺盛……但是不合理施肥则会导致树势不均衡生长,肥料充足长得过快,木质化程度薄,抗风力弱,春季萌发条不耐风,容易折断;无肥料的则形成“老头树”,不挂果等。因此,科学施肥是至关重要的。施肥方式一般采用土壤施肥和叶面喷肥,土壤施肥方法基肥一般幼树采用环状施肥,施肥时围绕树冠投影外缘环状挖沟,宽30cm~40cm,深40cm~50cm,且环状沟应逐年外移;结果树采用条状施肥,施肥时在株间或行间挖两条相互平行,长和冠径相等的沟,沟宽40cm~50cm,深40cm~60cm,每年株行轮施;追肥采用穴状施肥方式,深20cm~30cm。土壤施肥均结合土壤翻耕进行。幼龄树在落叶前,结果树在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施基肥;进入雨季后幼龄树追施两次,结果树在果实发育期和硬核期各追施一次。叶面喷肥以速效化肥为主,在展叶后、果实发育初期各喷施一次。

4.2 品种改良

石林县连片早实核桃类以云新系列为主,其部分挂果基地果小、不饱满、挂果量少等;晚实核桃类以漾濞大泡为主,由于此品种在高寒山区不耐霜冻,每年萌发枝几乎会被冻伤。故在立地条件好,树体生长健壮的基地采用我县优良品种“石林6号”进行高杆嫁接是主要的改良措施之一。

高杆嫁接换种改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核桃品质差和品种混杂的问题,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一般选幼树或者15年以下的结果树嫁接。高杆嫁接有春季和夏季嫁接,春季嫁接的需在萌芽前控制水肥,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立春前后)进行;夏季嫁接就是在当年萌生的新枝上嫁接,但萌条要达到半木质化后才可嫁接,一般5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嫁接方法采用切接和插皮接,高接时在主干上锯好放水口或根据树形留好1~2枝拉水枝。在黑暗条件下,接口长出的愈伤组织多,呈乳白色,极幼嫩,砧木和接穗很容易愈合,故嫁接包扎后加一层厚纸遮光有较好效果。嫁接后15d左右要进行成活率检查和管理,成活好的整株刷白。

4.3 有害生物防治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预防有害生物是提高低产林核桃产量的措施之一。石林县核桃林常见的病害有细菌性黑斑病、炭疽病、根腐病、白粉病;虫害有金龟子、天牛、叶甲、普通食叶虫害等。在核桃采收后结合秋季修剪,将所有病虫枝、病叶、虫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入冬前结合深翻,挖出土壤中越冬幼虫,用省石灰水配成涂白剂涂抹树杆,早春萌芽前10d灾树上喷3~5石硫合剂1~2次,消灭部分越冬病原菌及虫害。金龟子幼虫期在成虫羽化盛期或初孵期,用3%呋喃丹粉剂作土壤处理;成虫期在威海严重时与6月初在下午6点后喷施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天牛在树干基部涂白可防止成虫产卵,杀死初孵幼虫;成虫可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采用人工捕杀等。

5.结语

石林核桃的低产低效,是由核桃品种,土壤结构,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发展核桃产业种植中要不断改进技术和应对策略,使核桃产量和农民利益达到最大化。

猜你喜欢
石林低产挂果
三亩阳光玫瑰 挂果两年咋能卖到29万?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每一朵云都下落不明
黄河石林
相约在石林
南方鲜食葡萄三次挂果技术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
低产“金丝4号”小枣密植园的改造
石林迷阵
石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