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1-11-27 06:06崔广伟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2期
关键词:指战员消防员救援

崔广伟

(昌都市消防救援支队新城联络路特勤站,西藏昌都 854000)

0.引言

改革转制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始终发扬优良传统和光荣作风,坚决扛起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光荣旗帜,忠实履行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赞誉,在光环的背后,作战训练行动却存在明显隐患。

1.当前基层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足

许多指战员缺乏主动分析解决作战训练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意识,认为事故发生是运气问题、是别人家的事,不需要搞这么多形式上的动作,存在麻痹大意、消极应对的现象。对作战训练安全行动相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停留于死记硬背,没能深刻领会条文内涵和行动要点,在开展训练和灭火救援行动中贯彻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意识不强。要培养树立安全观,无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学、二是练,可我们大多数单位在这两个方面都是脱节的。从学的方面看,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接连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一些基层单位和指战员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深化安全教育。总队督察基层单位时,抽问队站干部和消防员“安全知识100问”,绝大多数不能完整回答作战训练安全工作8项制度,有的甚至连100问的第一问是什么都不知道,可想而知安全教育工作抓到了什么样的一个程度。从练的方面看,当前,我们的练兵理念还停留在“练为比”“练为考”上,“重体能训练、轻实战应用,重技能训练、轻战术配合,重比武成绩、轻作训安全”的倾向不同程度存在。总队在督察基层队站时发现,大多数单位基本上没有开展安全防护、安全行进、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心理适应等训练,指战员安全防事故的能力普遍较弱。在督察各新训点时也发现,新入职消防员更多是围绕爬绳和挂钩梯等较难科目开展训练,安全训练和考核几乎没有开展[1]。换句话说,新消防员入职后,安全工作的“第一扣子”都没有扣好,又怎么能保证在以后的作战训练行动中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

1.2 组织指挥不当

从近年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事故来看,有的基层指挥员火场侦察意识不强,对灾害对象建筑结构、内部布局、工艺流程等情况掌握不够准确,不能预判灾害发展的潜在危险;有的未进行有效侦察就展开战斗行动,盲目内攻、见火打火、被动应对;有的片面强调速战速决,忽略安全防范,不能准确把握进攻与撤退的时机;有的甚至在无防护条件下展开行动,犯低级错误,造成人员伤亡。对风险隐患缺乏正确评估,刚刚下发的灭火救援典型战例汇编中,有24起案例分析原因时指出“是对可能造成的高风险、高危害预判不足造成伤亡”。河北衡水“8•23”污水泵井救援事故在这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现场指挥员在对污水井结构、内部布局、工艺流程完全不掌握、对其潜在危险未进行分析研判的情况下,接连派员下井救援,造成1名指挥员和1名消防员牺牲。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风险评估是何等重要、何等紧迫,盲目行动、贸然施救不仅不能挽回群众的生命和财产,还可能搭上我们战友的性命。组织指挥不得当,北京大兴“6•12”百联清城商务楼火灾扑救案例中,面对救援人员失联的突发情况,支队当日值班指挥长未及时调派有效力量进行搜救,延误救援时机,间接造成1名指挥员、1名消防员牺牲。广西河池农贸市场“4•12”火灾案例中,支队全勤指挥部到场,没有根据火势变化调整战术和力量部署,在火灾发生4h后,仍派出11名指战员深入内部清理残火,造成3人被坍塌埋压,其中1名专职队员牺牲、2名消防员重伤。这两起案例是非常典型的指挥不得当的案例,也是血淋淋的教训,如果在救援过程中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开展营救,很大程度上能避免指战员作战伤亡;如果对长时间燃烧的建筑,严格控制一线作业人员,禁止贸然内攻灭火,也不会发生如此惨剧。能力素质有差距,一些指挥员不愿学、不善学,对建筑结构、建筑消防设施、危化品理化性质等了解不够,对作战安全要则、安全防护常识、辖区灾害事故特点等掌握不多,风险识别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没有基础支撑,故而不能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做出科学有效地应对[2]。一些消防员将主要精力用于各类比武竞赛,长期不参与应急救援事故处置,训练与实战脱节,操场与战场脱节,导致基层消防指战员的能力素质始终得不到提升。

1.3 训战结合不紧

灾害现场情况瞬息万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往往会突然出现一些超出指挥员基本判断和指战员基本认知的不确定因素,这也是容易造成作战训练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然而,我们目前基于“静态思维”建立起的基本训练理念还不能完全适应“动态变化”着的灾害现场处置的现实需要。装备器材操作训练永远在固定的环境中展开;技能操法操作一百遍设定条件永远不变;实战演练面对的永远是可防可控的灾情设置;比武竞赛中时间标准永远是所有评判指标中占主导的一点,等等。装备配备不到位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质量不高。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一些单位在装备配备和装备升级上捉襟见肘,因为缺乏消防机器人、人员定位装置、危化品侦检等高精尖器材,某种程度上难以支撑和保障作战训练安全。安徽马鞍山“9•18”矿坑救援事故,因为缺乏对矿坑大面积、大体量塌陷滑坡实施支护的有效装备,间接造成人员伤亡;辽宁鞍山“12•7”冰面救援事故,在缺乏专业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下,盲目展开救援造成人员伤亡。二是情况不熟。如果我们对装备数量掌握不深不细,性能参数不了解、不掌握,极易造成作战训练安全事故。2019年陕西杨凌连霍高速车辆火灾扑救事故,主战消防站只用了少量警戒锥、警戒带和手持式警示灯示警,警示效果不明显,同向行进的面包车直接闯入警戒区,撞上2名消防员,造成1人牺牲,1人重伤。三是使用不当。总队通过图像传输系统,视频督查事故处置现场,发现部分指战员进入火场不佩戴空气呼吸器、阻燃头套、导向绳,救援现场不佩戴头灯、护目镜、救援手套,抗洪抢险过程中随意穿戴救生衣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落实安全督导制度,抓养成、抓细节,严防装备佩戴不到位而引发作战训练安全事故[3]。

1.4 对象情况不明

总结许多作战训练安全事故我们不难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诸多因素中,对装备操作使用限制条件不掌握、对致灾物质理化性质不了解、对处置现场基本情况不熟悉、对生产装置工艺流程不知晓等,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特别是在处置危化品事故中,许多指战员对涉及物质理化性质和工艺原理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安全事故。避险技能不强。从过往案例看,有以下几种意外伤亡情形反映出指战员避险技能不足:登高作业直接进入烟区瞬时吸入大量有毒烟气;被困火场无法快速使用个人安全绳或者水带脱离险境;破拆内攻时突发轰然、爆燃、回燃致使队员受到烟火冲击;处置危化品灾害时避险不当或操作不当引发爆炸、中毒受到伤害;水域救援中不能正确操作舟艇或正确使用绳索造成事故;火场长时间灭火不能准确判断建筑垮塌征兆和正确采取避险措施等。

找到了问题症结,如何才能有效避免指战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个人认为,既要针对作战训练中已暴露出的问题隐患抓整治、治标“止血”,更要认真研究探索新形势下作战训练安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治本“治根”,努力实现日常训练零事故、应急救援零失误、指战员零伤亡的“三零”目标。

2.基层消防救援队伍做好作战训练安全工作的三点感悟建议

2.1 转变训练模式,树牢战场思维

有什么样的训练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作战思维,训练习惯衍生作战习惯。如果训练中指战员不注意培养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到了救援现场也很难有良好的安全操作意识;如果在平常的技能及应用性训练中指战员无法接触到接近真实的救援环境,无论操作成绩多快、训练姿势多帅,也只是一个优秀的装备操作手而已;如果在平常的演练和模拟训练中指战员不能亲身感受烟与火的熏烤、不能在极限空间接受钢筋与水泥的磨炼,演得再好、仿得再真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所以,建议我们的指战员在完成基础体能和技能训练任务后,应当加强接近真实灾害现场的应用性训练。这种“接近真实灾害现场”应当出现真火、真烟、真的垮塌建筑、真的地下洞穴、真的燃烧着的厂房、住宅和训练塔,甚至噪杂而喧闹的环境、惊恐嘶喊的哭叫声以及残缺不全、血肉模糊的躯体。而不是轻曼温柔的烟,也不是绅士浓情的火,或者面无表情的群演。

2.2 建强安管队伍,注重过程控制

任何工种专业程度越高分工层次就越细,要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的理念,注意加强作战训练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消防救援队伍实行安全员(官、助理)制度是与时俱进地体现,是顶层设计着眼提升全队伍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英明决策。然而,在具体实践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应当从编制层面编配安全员(官、助理)岗位,就像编配驾驶员、供水员、通信员一样,赋予这支队伍身份、地位、权力,落实保障激励措施[4]。应当建立系统培训认证机制,坚持训在平时用在战时,经过系统培训后对其专业安全管理水平进行考核评价和等次评定,持证上岗。应充分发挥安全员(官、助理)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专家骨干作用,对涉及操作的装备、环境、程序、方法等进行检查把关和技术指导,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实施避险和撤离以及险情排除等工作。而不只是吹吹哨子、写写本子、做做样子。

2.3 改良训练设施,贴近实情实景

一是配精装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灾种、大应急”形势下,只有“人”这个主观因素和“装备”这个客观要素实现“双提升”,才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各单位既要“补齐欠账”又要“与时俱进”,既要满足基本作战任务需要、又要保障指战员在作战训练任务中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结合辖区灾害事故特点,因势利导提高高精尖装备的配备比率,提升救援处置的效率,减少人员伤亡的概率。二是配强人员,“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严格基层主官的选拔任用,规范基层干部借调条件和程序,切实将懂业务、有经验、会指挥、能打仗的干部配备到基层一线。要定期组织灭火任务较少的基层队站干部到灭火任务较重的队站挂职锻炼,让他们多见识火场,多参加实战,让他们在实战中提高作战指挥能力。要加强基层指挥员的考核评定,对专业素质低、实战经验少、识险处险避险能力弱的指挥员要坚决调整岗位,防止基层指挥员乱指挥、瞎指挥造成指战员伤亡。对于各级指挥长、指挥助理要精挑细选、配齐配强,由熟悉灭火救援业务、实战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切实做到专业指挥、正确指挥[5]。三是人装结合。不断提升各级队伍“全员学装、科学用装、规范管装”的能力水平,切实做到熟悉掌握装备技术,熟练灵活操作应用,推动实现装备“建管同步、训战结合、用维兼顾、人装融合”,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为圆满完成各项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提供有力的装备技术保障。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地发展,时代不断地变迁,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升级,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和改革,政府部门应重视消防工作。消防工作任务繁重复杂,在对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的要求上应更加严格和标准,同时要为执行任务的指战员提供保障,以促进消防队伍职业热情,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要强化消防队伍作战训练安全方面专业训练,使其核心战斗力得到全面提升,保证灭火救援工作高效开展,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指战员消防员救援
紧急救援
漾濞不会忘记你
——谨以献给漾濞5.21地震救援的消防指战员
浅谈救援指战员心理素质培养的思考
3D打印大救援
为“蓝朋友”身上增添“文艺范”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