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提升方案

2021-11-27 13:14王韵婷
魅力中国 2021年32期
关键词:音型和弦乐曲

王韵婷

(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前言:如今,很多高校在开设钢琴课程期间都比较重视引导学生理解演奏作品,但却并没意识到培养学生即兴伴奏能力,导致学生钢琴演奏水平提升受到限制。在伴奏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想要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为此,高校需要寻求提升学生即兴伴奏的方法,转变传统钢琴教学方式,丰富钢琴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产生钢琴知识学习的兴趣。下文将详细阐述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提升方案。

一、高校钢琴教学中即兴伴奏能力的重要性

钢琴的即兴伴奏是指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临时根据主旋律配以丰富的和声和音型,边创作,边用乐器伴奏。在民间音乐的创作与演出中也常有根据演奏者当时的情绪和意境,即兴演奏技术高深的乐曲。即兴伴奏的整体乐曲结构并不如规范性的伴奏谱那样严格,但也不是完全不需要遵从规律,反而需要演奏者本身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积累,凭借自身对于乐曲的理解,以即兴演奏的方式附和乐曲演奏,该种伴奏方式非常考验伴奏者的钢琴能力[1]。钢琴即兴伴奏本身就需要具备灵活性和实用性,这也是学习钢琴的学生需要具备的钢琴能力。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自然也要具备即兴伴奏的能力,如此才能够在学生演奏乐曲期间自己即兴为学生伴奏[2]。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时代对于钢琴即兴伴奏的要求不断提升,钢琴即兴伴奏逐渐凸显出自己的应用该价值,成为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结合的综合知识。而在判断演奏者的音乐修养时,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也成为重要的衡量指标,能够充分凸显出演奏者本身是否具备足够的应变能力[3]。钢琴即兴伴奏能够推动音乐内容发展,促使音乐内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被充分表达出来,而聆听者在听音乐过程中能够在内心形成丰富的音乐形象,对音乐产生不同的理解。虽然同样的乐曲在不同演奏者的演奏之下所产生的音乐渲染力不同,但为了让乐曲更具个性化特征,需要借助钢琴即兴伴奏方式充分发挥出乐曲独有的情感,并为乐曲赋予新的音乐生命,从而让乐曲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即兴伴奏能力的影响因素

当前高校开展钢琴教学时呈现出明显的即兴伴奏能力不足问题,而影响即兴伴奏能力的主要因素如下:

首先,学生本身具备的钢琴基础比较差。很多学生在进入到高校之前只是粗略的学习钢琴知识,自身所具备的钢琴基础并不扎实,在接受系统的钢琴教学之前,学生在课外兴趣班所学习的钢琴演奏并没有形成即兴伴奏能力。如此一来,学生原本所具备的钢琴技巧已经受到限制。还有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根本没有深入接触过钢琴,进入高校后直接接受更加复杂的钢琴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本的钢琴水平出现偏差,学生学习钢琴演奏就已经比较吃力,更无暇顾及提升伴奏能力[4]。

其次,学生所具备的和声理论知识比较匮乏。即兴伴奏包含了无旋律伴奏和有旋律伴奏,但不管是哪种方式的伴奏都离不开和声理论知识,如果学生本身没有接受过和声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无法掌握和声技巧,在进行伴奏过程中不仅无法透过伴奏来丰富乐曲,反而会导致乐曲本身的感染力受到影响[5]。在教材当中,和声知识有明确的规则和固定的规律,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和声知识却具备灵活特性。学生本身不具备扎实的和声知识,自然在进行钢琴伴奏时无法对和声进行设计,此时伴奏调性出现问题,伴奏只能成为演奏者的附和。

最后,学生的想象力不足。钢琴即兴伴奏需要伴奏者具备灵活的技巧,学生在伴奏期间不仅要反应灵敏,也要具备创造性思维,从而在原乐曲的基础之上通过伴奏方式赋予乐曲更高深层次的音乐情感。但很多学生虽然为演奏者进行即兴伴奏,但却无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伴奏当中,伴奏缺乏独特的风格,大多只是单纯的为演奏者机械弹唱,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伴奏曲调给人的感觉不仅陈旧,还让听者觉得索然无味。

除上述情况以外,学生在音型方面的分辨能力也会导致即兴伴奏能力受到影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乐曲需要采用不同的伴奏,但很多学生不具备分辨音型的能力,因此其在对不同风格乐曲进行伴奏时均采用同样的1535 式伴奏或者直接单音弹奏,导致伴奏乐曲无法与乐曲本身协调统一,音乐的层次也无法凸显出来[6]。

三、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提升的具体方案

前文分析中提到钢琴教学中即兴伴奏能力对于钢琴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且明确对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影响的各项因素,高校要想提升钢琴教学质量,让学生具备足够的即兴伴奏能力,需要制定明确即兴伴奏能力提升方案。

(一)注重学生即兴伴奏兴趣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强调,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需要先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够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钢琴知识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提升学生即兴伴奏能力需要先激发学生对即兴伴奏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在课上和课下都积极主动汲取知识。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时的倾向性,也代表着学生会主动提升自身即兴伴奏能力[7]。因此,高校钢琴教师在教导学生即兴伴奏相关知识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先让该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曲,教师演奏乐曲的同时为学生讲解这个乐曲中伴奏的巧妙性,吸引学生对伴奏产生浓厚兴趣。此外,教师还需要对班级内学生的钢琴水平进行评估,并为学生选择其喜欢且能匹配其钢琴能力的乐曲,要求学生进入到自行练习状态。此时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在其他学生面前进行演奏。学生在聆听其他学生的演奏时了解新的伴奏技巧,并改正自身不足[8]。而演奏的学生也能够在获得教师和同学的点评后获得成就感。此时学生对伴奏知识学习更加热情,教师也能趁着这个机会为学生夯实伴奏知识基础。

(二)强调和声理论知识练习与应用

伴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技巧是和声技巧,因此教导学生伴奏知识需要先强调和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声是伴奏技巧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要端正和声理论知识的教学态度,重视对和声知识的传达,让学生熟练掌握和声技巧并在伴奏过程中有创造性的调整和声结构,呈现出更加理想的即兴伴奏效果。一方面,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属七和弦、大小调式中正三和弦以及副三和弦等相关知识,在明确不同和弦知识的用法以后,在开展恰当的训练。例如,教师在钢琴课堂上设置各级和弦的练习时间以及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快速在钢琴键上弹出对应和弦的原位以及转位,再要求学生在弹奏乐曲的时候说出每个音节中和弦级数。另一方面,学生应不断的学习和声理论知识,日常练习过程中,对不同乐曲中的和弦展开分析,对比不同和弦的不同效果,逐渐培养学生的和声感。学生不再觉得伴奏知识复杂,也不再觉得和声知识难以理解,能够简洁明了的利用和声来表达自己的伴奏情感,提高自己和声的应用能力。

(三)督促学生掌握音型和织体知识

音型和织体是影响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主要因素,为了改善学生学习即兴伴奏的情况,教师需要督促学生掌握音型和织体知识。在伴奏当中音型和织体都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随着乐曲的演进而不断变化,音型会让整个乐曲的感染力更强,而织体则能够让乐曲呈现出更多的形态。因此,教师教导学生掌握音型和织体知识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夯实伴奏知识基础,让学生自己了解音型和织体的实际形态,并根据自身对于乐曲的感悟而进行创新。如此一来,学生所演奏出的曲子能够更加融汇贯通,伴奏时演奏的曲子也更加流畅。钢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扩展左右音型范围,通过扩大一个八度的练习的方式不断积累音型辨别的经验,让学生在实际即兴伴奏时能够根据乐曲的变化而随时做出音型调整。

(四)引导学生了解键盘和移调

为了提升学生即兴伴奏能力,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熟悉键盘和移调,督促学生不断在钢琴上弹奏任意音节的旋律,为学生设计独立的弹奏方法,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不断加深对键盘的熟悉程度,使其能在乐曲演奏中借助移调来表达自己的独特的伴奏风格。另外,有部分学生虽然具备较强的钢琴基本功,演奏的流畅性及准确度也相对较高,但是在进行即兴伴奏时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甚至无法完成连续的弹奏,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教师们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掌握曲谱的阅读方式,熟悉乐曲当中不同的调性,让学生能够不断加深对调性的了解并顺利完成即兴伴奏。

(五)培养学生即兴伴奏乐感

伴奏乐感是学生开始即兴伴奏的主要感官,不同人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在音乐方面的感受力也存在差别。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即兴伴奏练习,需要采用不同方式培养学生的即兴伴奏乐感。乐感相对较差的学生在伴奏过程中所演奏出的曲子单调且机械,无法呈现出自己赋予乐曲的情感,演奏作品的整体表达也会很不理想。对于这类同学教师应引导他们听一些著名的钢琴演奏,经过多听多练,让学生能够从这些著名钢琴演奏中获取属于自己的感受,并形成独特的乐感,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能够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对乐曲进行分析,将自己的音乐理解以伴奏方式呈现出来。

结束语

钢琴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艺术表达、实践作为基础,通过专业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重视钢琴即兴伴奏,从而使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学习和练习,真正达到提高和培养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艺术特有的渲染、表达能力,让学生掌握技术,让理论得到充分实践。这种实践过程不仅让学生领悟到艺术的真谛,还增加了学生的信心,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方法,主要包括对兴趣、乐感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几种方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领悟到艺术的含义和表达,使学生体会到音乐艺术的无限魅力,从而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为我国艺术行业添光添彩。

猜你喜欢
音型和弦乐曲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父与子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即兴伴奏的音型发展方式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
悲伤的乐曲
论刘聪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音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