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21-11-27 13:14周玉萍高莉萍
魅力中国 2021年32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

周玉萍 高莉萍

(通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0)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密切,外语作为双方交流工具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国际通用语的英语无疑成了跨国交流的必备语言利器。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普遍偏低,即使等级考试的成绩很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平时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没有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至于离开学校而不知所措。实际上,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地方高校肩负着重要职责,只有促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英语专业人才。为此,本文深入研究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新路径,对于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个高校都对此高度重视,但是学校教学必须清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从本质上,“应用型人才”概念的提出,它主要强调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在该理念的指导下设计人才培养的规格,并在此基础上推行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以及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最终教育教学目标是要达到“学以致用”。当然,为了达到这个教育目标,需要校企共同制订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为导向”,符合国家和行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标准,并辅以“产学结合”的路径,真正建立起以“实践能力”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唯有如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能如愿实现,真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栋梁之材。

二、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纵观当前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学状况,基本上都把四、六级的通过率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重要考核标准。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是为了向学生传授基本上的语法等知识,而是侧重于四、六级题型的讲解,以考试过关为最终目标,更是忽视了日常交际的句子锻炼,导致学生成了只会考试而不会应用英语的“书呆子”。时间一久,许多学生迫于四、六级的压力而强迫自己的学习英语,并没有发自内心地产生兴趣,难以提高英语学习质量。与此同时,一旦学生通过了四、六级英语等级考核,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完成了任务,开始放松对英语的学习,不思进取,呈现出退步的现象,这都是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所造成的后果。

(二)教学形式不够新颖

面对全球化的波及,各个行业都在转型,教育领域也是如此,突出体现为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由此取代了单一的教学模式。然而,许多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学模式的革新不够彻底,教学形式缺乏新颖性,比如:个别思想落后的英语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单调地在讲台上讲解课本知识,台下的学生也是拼命地抄笔记,甚至不理解笔记中的内容。毫无疑问,这样的陈旧教学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学生的兴趣,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形成片面的知识,其存在的弊病暴露无遗。

(三)英语教学实效性差

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极其迅速,大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种格局使得各个企业更加注重自己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当然,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除了产品特色,还需要优秀人才的顶力相助,特别是一些对英语要求较高的企业非常注重英语专业人才的引进。然而,当前很多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不高,实效性差,没有为学生传授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企业所提供的工作。例如:有的英大语专业毕业生都是哑巴英语,担心工作压力太而不敢去企业工作,达不到当下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四)缺少创新实践平台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急剧转变,教育也要跟着社会发展的步伐而相应地变化,在变化中创新,在变化中发展,这样才能不负社会的重托。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其对于当地人才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注重学科创新实践平台的创建,让学生有条件进行实际操作,否则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一些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明显缺少创新实践平台的应用,比如:英语课程设置动力不强,英语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背离,难以让学生真正学到真本领,学而无用武之地的现象十分突出。也就是说,当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没有创新时,不但满足不了产业园的需求,而且使理论知识与实际脱轨。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一)组建高素质英语师资队伍

地方高校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加强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必须组建出高素质的英语师资队伍。一方面,引进专业知识精通的教师,不但要拥有丰富的学科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科研能力,以此来提升个人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注重英语教师的实践水平,要求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使其能够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其用人要求,从而能够制定有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唯有如此,英语教师才能高效地培养应用型人才,让本校的学生更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让英语专业人才遍地开花,为国际化浪潮下中国的飞速发展推波助澜。

(二)创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

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英语专业教学的改革已刻不容缓,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要创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校提前掌握一些必备的英语实践技能。例如:地方高校可以开展英语课内实践,确保学生能够在英语专业的各门课程课堂上获得锻炼,了解一定的英语口语实践技能。在英语课外实践方面,要求英语教师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借助讨论会、辩论会、主题演讲、讲座等以英语语言为主的实践活动,弥补课内教学内容的不足。

(三)明确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综合素质的要求极高,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习惯和爱好,其特长也不尽相同,这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就表现得十分明显。为此,明确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新路径,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英语专业人才。一方面,地方高校要从地方发展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类别等因素出发,科学地采取“分类分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个性化英语人才对地方经济、教育、文化等事业服务的作用。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注重特色课程建设,不断开展一些有实践意义的英语教学活动,涉及的领域要广泛,使其能够在民族文化传播、特色旅游发展、外贸活动等方面施展才华。

(四)建立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

校外实践方面,地方高校需要做好校企合作工作,与英语相关机构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高校不但要做好校内的理论知识讲授,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尤其是要让学生多进行校外实践,建立校外的英语教学基地就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地方高校要从本地方的企业发展特色出发,注重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比如:商务英语需求量是否大,教育行业的英语教师需求量是否大,以及英语翻译方面的需求量是否大,这一切都需要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为学生创建科学的校外实训平台。与此同时,高校要与当地政府合作,关注该地区的经贸活动动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与经贸投资洽谈会,或者让对翻译感兴趣的学习参与地区的商贸翻译实践大会,以便增强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强化校企合作力度,高校要最大限度地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尤其是商务英语方向的学生更应经常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个人的英语水平,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五)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精神

促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必须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才能真正成为现代化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大体上讲,以“独创”为特色的创新思维是关键,高校要注重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并解决问题。实际上,“创新精神”就是独立探究的精神,努务做到“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探究”、“独立发现”,也就是让学生变得更加智慧,更具有主见,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比如:在国际英语实践中遇到问题,学生就要勇于面对具体事情,不只是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怎么讲,培养应用型的英语人才,必须改革原有的传统英语专业教学模式,以崭新的授课模式来取得课堂效率的提升。当然,这一切都需要高校教师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方案落实到位,以为当地培养优秀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为己任,不怕艰难,不畏困难,必将培养出创新精神十足的英语人才。

结束语

总之,不管做什么事情,能力永远是自己走向成功的制胜法宝,实践更是检验书本所学知识的试金石。英语是一种语言,单纯地将其识记到脑海里并不是一个人学习英语的初衷,最终目标则是要将英语应用于实践,而这种实践能力的获得需要在学习阶段打牢。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优化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必须注重实践环节,尽可能地把学生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放在首位,同时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导向,科学地培养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确保英语人才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使其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