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接近性”价值浅析新闻异地化报道

2021-11-27 13:14曾鼐
魅力中国 2021年32期
关键词:趣味性受众

曾鼐

(中国新闻社,北京 100037)

引言

新闻价值一直是新闻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界业界对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划分法已基本形成一致,但在新闻实践中,如何把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莫衷一是。本文将以中国新闻社报道为案例,浅议新闻价值的接近性内涵。

一、有关新闻价值的误区

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学的重要指标,也是指导实践工作的参考标准。在传播活动中,缺乏接近性将大大影响传播效果。新闻价值要素一般包括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其中,接近性是指在地理上和心理上与受众接近的程度。“地理上的接近”指受众对与自己所在地越近的事实越关注;“心理上的接近”意味着,人们在年龄、性别、收入、信仰、爱好等方面的相近相似,具有心理接近因素的事实更易引起共鸣。[1]

对于新闻接近性理解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即过度重视地理接近性,忽略了心理层面的接近性。地理在新闻的接近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是接近性的全部内涵。随着媒介形态的变迁,打破了传播的时空限制,异地社会新闻、国际新闻愈发引人关注,新闻实践也需灵活应用接近性的处理方式,尤其是要强化新闻的“心理接近性”。

另一个误区是,对接近性的过度迷恋,会使新闻价值大打折扣。以受众为中心并不是受众决定论,新闻对接近性的追求要适度把控。有学者指出,应该辩证地看待以传者为中心与以受众为中心。[2]

新闻从业者要对新闻心理接近性的重要性有正确且充分认知。受众的需求是新闻接近性直观表现,也是新闻价值的具体呈现之一。新闻工作者必须认清这一点,在新闻主题的选择上,要有受众思维、从受众的视角筛选其最关注的事实,寻找与其利益最相关的报道角度。

二、新闻接近性的方法论

中国新闻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在新闻报道中,除了关注中国受众,如何增强与海外受众的接近性是关键。本节将以中新社报道为例,探讨新闻接近性的处理方式。

(一)选题要有“心理接近性”

新闻机构在选题中要立足定位,制作差异化内容,关照异地受众视角,要从“心理接近性”的原则出发寻找选题。

在美丽乡村报道中,中新社立足国际视野解读各地发展。例如《村域观共富:抱团“进步”的村庄共享发展的浙江》,讲述浙江多个乡村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故事,虽然全文以浙江乡村个案为切入点,但探讨的共富理念和路径却是全社会的关注点。再如《广东十大魅力乡村系列活动启动增设“美丽侨村”项目》,本是一个常规发布会报道,但记者敏锐捕捉到“美丽侨村”的新亮点,击中了海外受众的兴趣点,尊重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

异地受众尤其是海外受众,具有复杂的身份背景和文化经验,如果想在异地传播中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有针对性地划分受众群,定制差异化的传播路径。传播要把握“心理接近性”的方法,不仅让受众看得到、听得懂,还要让他们愿意去听去看,在传播中不断调动受众的主观能动性。

从实践操作来看,丰富解释说明性的信息承载量,增加背景信息,有助于强化“心理接近性”。如《传统工业大省山东瞄准未来产业谋划向海图强》的报道,在标题中增加了对山东省的修饰词“传统工业大省”,与“向海图强”形成强烈对比,一语道出山东的今昔对比,直奔主题。

地方新闻需要寻找地域视角、突出地方特色,但更应立足大视野、大格局;报道应从宏大叙事中寻找小切口,在选题和结构中更多展现话题深度,尤其是要强化“他者”视角,采用读者最易懂、最爱读的报道思路去操作新闻选题。色彩过于过浓的地域情结,将严重干扰新闻的传播效果,一味强调和突出本地情况,也很容易忽略重要的新闻价值。当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强于事件的接近性时,新闻工作者要看得远一点,站得高一点,想得多一点。

尤为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事件并非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事件发展,在每个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关键节点,甚至会出现反转。寻找好的新闻角度,就是要把握事件的整体进程和脉络,不能只聚焦于某个环节或某个地区,而要统揽全局,主动预测事件的未来走势,才能避免陷入细枝末节而影响了客观判断。

(二)语体协调接近性和趣味性

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特殊的书面语体,用事实说话是其本质特征。在异地新闻报道中,语体特征要把握接近性原则,语言风格必须贴近受众。所谓贴近受众,意味着语言应是生活化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而非刻意卖弄文采。

科技报道由于时常涉及晦涩难懂的科研工程,涵盖较多专业术语,往往一些科技类新闻作品可读性较差。此类报道应善于“化繁为简”,寻找通俗易懂的落点解释科学现象或科学技术。

在嫦娥五号探月工程报道中,中新社多篇稿件从月壤等受众喜闻乐见的事物入手,层层揭开了这项复杂的科技工程背后的故事。例如《“嫦五”探月有何难?月球“挖土”有何用?》一文,标题通俗易懂、直戳要点。短短两个问句,蕴含丰富的信息量,可谓一言便点明全文主题。这正是新闻语体的特性,记者要在最短时间、最少字数内,准确地将新闻事实传递给受众。中国学者在分析新闻语言的接近性时提出了“要对受众真诚”的观点,即“从新闻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新闻语言要努力追求与受众的理解上的一致性。通俗易懂、简洁明白是新闻语言‘诚’起来的第一个要求。”[3]针对此类专业性极强的科技工程,报道重在通过释疑解惑引发受众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

《“嫦五”探月有何难?月球“挖土”有何用?》一文通过专访专家,以问答体、口语体的方式清晰解释了中国探月工程历史,全篇文风凝练生动,没有任何生僻字词,而使用诸多民间用语,例如将此次任务形容为“抓一把土返回地球”,形象丰富,趣味性强。杨保军在《新闻价值论》中对接近性和趣味性有过深刻论述:“使一件事实能够成为兴趣客体或趣味对象的根据主要有:第一,与人们利益的相关性。第二,事实的非常态。第三,事实的人情味。第四,事实的情趣性。”[4]朴实无华又清新自然的语体风格,将极大增强事实的人情味和情趣性。在新闻报道中,接近性和趣味性有密切的联系,可以产生相互促进的功能。新闻非公文、亦非报告文学,要在语体特征上要把握新闻规律,用事实说话,协调接近性和趣味性。

新闻语体还要有人情味。曾有学者比较分析人情味和趣味性指出,人情味的含义相对明确,侧重于表现新闻中与人性相关的内容,同普通人的思想情感相联系;趣味性的含义则要宽泛得多,侧重表现新闻的新奇、特异、有趣、引人,题材内容以轻松愉快的为主。[5]扩大传播效果的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受众的兴趣,将地理空间距离转变为心理距离。而新闻生产离不开社会活动,情感、情绪是受众与传播者的核心纽带。在任何一个新闻事件中,无论时间、地理、利益与受众关切度有多大,它主要通过作用于人的感情活动来影响受众的兴趣点和判断力。但是人情味不等于煽情,报道传递的感情应是真挚的、真实的、积极的,是情真意切的感悟,而不是靠华丽的词藻去渲染,更不是靠刺激眼球来煽风点火。

(三)要“跳出地方看地方”

从认知角度看,受众喜欢知道自己所在地域或同自己关系密切的事情,受众对所熟悉的新闻很容易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加深可信度[6]。这意味着,在受众所处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环境中发生的新闻事件,带有天然的接近性属性,很容易让受众产生强烈代入感和情感共鸣。但新闻的接近性内涵,绝非地方新闻为王,而是要“跳出地方看地方”。尤其对于国际新闻报道,由于事件与受众本身相隔甚远、无太多关联,更要强化接近性原则,不能孤立地处理新闻事实。正如中国学者刘笑盈所言,国际新闻的界线正变得模糊,出现国际新闻国内化和国内新闻国际化的现象。

在国际新闻研究中广泛采用框架构建理论。构建新闻框架具体是指记者在采编新闻时,选取主观感知的现实的某些方面,并在新闻内容中突出和强调这些方面,而忽略或削弱事件或事物的其他方面。[7]简言之,新闻报道是通过对事件信息进行筛选,而重新构建现实的一种方式。对于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特点的国际新闻报道,编译是构建新闻框架重要一环,也有特殊作用。

从传播方式来看,不同的文化风俗势必影响语言表现风格。在某个国家和地区通用的表达习惯,不一定会被其他人理解,甚至会产生截然相反的传播效果。曾有学者比较分析中美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属“强势语境”,其传播重点不在“怎么说”而在“如何听”;美国文化属“弱势语境”,其传播的重点不在“怎么听”而在“如何说”,英语语言里缺少足够的历史文化信息,因而传者必须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才能完成相互理解。[8]在国际新闻编译中,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积极发挥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目标受众群的文化属性和期待对原文进行编译,促进跨文化理解。正如陈韬文、潘忠党提出的国际新闻的“驯化”概念,即通过驯化,新闻工作者不但将国际新闻事件修裁得更符合本国新闻消费者的需要,还能将外国的议程转变为本国议程。[9]

三、有关新闻价值的再思考

中国新闻学和中国新闻业发展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特色。从宏观上看,有关新闻价值的探讨需要立足中国特色,不能陷入西方的“现代性”理念,中国学界应不断建立和完善一套新的价值标准。

从实践层面分析,随着国际局势和媒介环境嬗变,对新闻价值五要素的排序方式、关联度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经典的“五要素论”之外,也有人提出“七要素”“十二要素”等主张。尤其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受众群日趋分散化、精准化,在传统意义上以地理接近性为主的接近性内涵呈现多因素驱动态势,对新闻价值要素进行了重构。在受众的认知观中,新闻的接近性不再和地理意义上的距离感有太多关联。融合了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新媒体产品,传统接近性理念中的“地理接近性”被不断消解和弱化,地理的概念被大大弱化。在国际报道中,不能孤立地分析事件,要增强事件间的关联度,把握逻辑性,否则将陷入缺乏接近性的误区。

对于新闻价值出现的一些新考量、新局面,是否能成为新闻实践活动的新规范,还需要继续关注和思考。

猜你喜欢
趣味性受众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融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计算:途径与挑战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现代国画人物趣味性创作方法研究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