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视角下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2021-11-28 00:26盛晓玲平顶山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唐宫中原卫视

文/盛晓玲(平顶山学院)

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接受者和传播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容为王的时代到来。2021年,河南卫视打造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游》《端午奇妙游》和《七夕奇妙游》等系列节目成功“出圈”,在众多卫视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新媒体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的典范。那么在新媒介背景下如何加强中原文化对外传播,就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原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源泉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河南省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许多能够代表河南形象的文化符号。殷商文化、河洛文化、宋都文化及汉魏文化,是全国知名的帝都文化;另外还有武术文化、根亲文化、戏剧文化、红色文化等,共同组成了中原文化多姿多彩的文化样态。

作为传统媒体,河南卫视一直坚守“文化卫视”的初心,深入挖掘河南传统文化,对河南传统文化符号传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尽管近年来抖音、快手、B站、西瓜视频等短视频流量平台快速崛起,带动观众的娱乐和消费向新媒体平台转移,对传统媒体带来明显的冲击。作为省级卫视,河南卫视却能够凭借《唐宫夜宴》到《中秋奇妙游》等一系列节目成功“出圈”,首先就来自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取材于唐朝宫廷文化,以中原文化为背景,在唐朝宫廷舞蹈中也展示了河南省博物院的珍藏(如《簪花仕女图》、莲鹤方壶、《捣练图》《备骑出行图》以及唐三彩等国宝),与河南卫视的鉴宝节目《华豫之门》遥相呼应,迎合观众文博热的同时,也传承了传统文化;《端午奇妙游》以歌舞的形式展示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寄五色线、佩戴香囊、饮雄黄酒等端午节习俗,而且用历史人物串联故事,体现了厚重的文化情怀。开场舞《祈》根据端午节人们水边祈福的传统,取黄河文化中洛神的原型,按照《洛神赋》传说,舞者以水下优美的舞姿展现了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风姿神韵,增强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七夕奇妙游》就在延续牛郎织女爱情神话的基础上,增加了七夕观星、玩磨喝乐、染红指甲等民间习俗;而《中秋奇妙游》则以洛阳少女唐晓月的奇妙经历展现了中原戏曲文化、根亲文化、书法、乐器等,还展现了孟州的打铁花技艺及传统舞蹈火龙舞,展现了令人动容的家国情怀。

另外,河南文化名人云集,诗人杜甫,政治家诸葛亮、商鞅,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等等……这些都为中原文化传播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相信河南卫视还会有新的出彩节目让我们眼前一亮。

二、新媒体为中原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技术支撑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对人们的思维也产生影响。在手机智能化时代,微信、微博、头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快速发展,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创作者,也是传播者,发布、传播信息的渠道增加,接收信息的渠道也增加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应该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实施新媒体战略,创新传播理念

在河南文化传播过程中,河南卫视也较早推出新媒体战略。2013年底河南卫视推出的文化类栏目《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就与爱奇艺合作,多媒体联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扩展了传播范围。同时,同名手机游戏《汉字英雄》同步上线,一时间占据热门手机游戏排行榜。2016年开始,河南卫视就在新媒体平台融合布局,先后推出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推广号,通过投票互动、小游戏、微型社区、节目预告、网络直播等形式快速获得观众的认同。2019年河南卫视推出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大象新闻客户端, 2020年成立了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实现“融媒体统筹、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1]的运作模式。河南卫视在2021年节目频频出圈,就与节目组理念的转变分不开。

从《唐宫夜宴》到《奇妙游》系列,河南卫视的推广方式一改往常传播平台各自为政的模式,每场晚会开始前,都会在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做先于电视端的首发,充分调动了关联群体。《端午奇妙游》中的4位女主角就是面向全省高校选出,而选角活动在省内已为端午晚会提前造势。晚会过程中,剪辑节目内容高潮部分推送至短视频平台,形成小屏向大屏引流。同时在微博设置有趣话题引发观众讨论,提升晚会热度,从而达到大屏反哺小屏的效果。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焕发传统文化生机

从《唐宫夜宴》到《奇妙游》系列节目,在制作过程中都可以看到“5G+AR”技术在节目中的运用。《唐宫夜宴》大胆用想象还原千年前唐朝夜宴乐师们准备乐器、梳妆打扮、乐器演奏的场景,是全息投影技术与短视频技术的完美结合。这支宫廷舞由河南歌剧院陈琳创作,14名精挑细选的舞蹈演员将盛唐时期宫女们活泼灵动、秀丽多姿的神韵表现出来,“结合全息投影技术,宫女们好像在古画中穿行”[2],惟妙惟肖地展现出唐代宫女的心理特点。在《端午奇妙游》开场舞《祈》中,“舞者以水下优美的舞姿展现了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风姿神韵”[2],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水下高清拍摄,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洛神”这一浪漫元素直抵观众内心,不仅复活了传统文化而且提升了观众的当代审美。《七夕奇妙游》以高科技的手段,“复活”了龙门石窟的伎乐天造像和7位金刚力士,舞蹈浸入历史时空的场域中,古与今、虚与实、静与动交相辉映,强化了艺术的视听效果。《中秋奇妙游》更是与小米科技联袂,加入科技赋能,如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在音乐方面也用了些现代化的表达手段,通过编曲和对中国传统器乐做现代化元素的呈现,如用赛博朋克风的背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主动来关注传统文化。

三、新媒介背景下中原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青春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河南卫视自《中秋奇妙游》开始,合作已经有了金典等一线品牌的加入,这也意味着其节目的传播半径和资源配置从地方走向了全国,中原文化对外传播实现了重大突破。在新媒介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原文化,特提出如下传播策略。

(一)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弘扬地域文化精神

几千年来,中原文化在发展和传承中,也逐渐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和积极向上的河南精神。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介与新媒介的融合已经提升了传播力,因此传播内容就变得至关重要。作为省级卫视,应继续深入挖掘河南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新的品牌电视栏目和节目。除了河南的戏曲、武术、汉字等文化外,还有魔术文化、酒文化、瓷文化等形式,同时还有老子、墨子、张仲景等名人文化,为新的品牌栏目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另外,河南历史上著名的传奇故事、人物传说及近现代的英雄人物等,都可以在以后的节目中打造成文化品牌。在文化整合传播的过程中,还可以像《中秋奇妙游》中一样,加入打铁花、舞火龙等地域民俗文化,既扩大了地域文化的传播,也可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媒品牌塑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文化内核的保护,防止过度娱乐化,避免为了适应“短、平、快”的传播形式而对传统文化断章取义的展示及传播。

(二)建立中原文化数据库,发挥新媒体的辐射作用

新媒介背景下,中原文化传播要与传播方式发展同步,为了让更多受众了解中原文化,可以建立中原文化展示平台,形成专门的数据库。中原文化数据库可以根据中原文化类别进行分类,建立浏览目录、链接等,以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的形式建立起包括“起源文化”“方言文化”“姓氏文化”、 “美食文化”等不同类别的资源库。同时以中原文化信息资源库为基础,以网络技术和网络媒介为载体,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核心,建设中原文化展示网络系统,从而实现中原文化的网上导航和展示。同时,利用新媒介渠道进行推广宣传活动,比如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抖音、快手推广号,实现多平台联动推广。还可以针对元宵、清明、中秋等节日或魔术文化、酒文化等某一专题举办微视频大赛、网络直播等,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同时,可以利用抖音、头条直播的方式宣传中原传统文化,比如河南宝丰魔术文化,通过直播组织魔术零距离、魔术对对碰等活动让受众切身感受到我们文化的魅力;对于豫剧文化,可以利用抖音卡拉OK的形式让受众跟唱,增加参与的趣味性。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平台,从而中使中原文化传播在新媒体环境抢占先机。

(三)丰富传播方式,扩大受众群体

中原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传播的方式的多样性,在新媒介时代,大众的阅读习惯和信息接收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中原文化的传播要关注到各个受众群体的需求。针对相关地域文化研究的学术研讨会,除了大会发言、交流以外,主办方也可以考虑用腾讯、钉钉会议的形式进行会议直播,让更多难以参会的学者参与其中,也可以将大会发言、核心观点制作成短视频在微博、今日头条和抖音进行发布。中原文化数据库和展示平台受众要求具有一定的知识,针对经常浏览网站的知识分子群体,那么我们要考虑如何扩大传播群体。比如说非脑力劳动者,农民,体力者群体等,除了传统电视媒介的传播外,短视频平台也是他们经常浏览的网站,还有他们也会经常在抖音、快手等浏览视频、发布作品,河南卫视也开通了抖音号,《唐宫夜宴》《奇妙游》系列爆火后官方抖音、微博的转发量也远远超过10万,因此,为了扩大传播群体,短视频APP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阵地。

我们可以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介绍中原文化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等,让人们足不出户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同时建立实验基地、体验中心,如朱仙镇版画基地、酒文化基地,魔术体验中心,汝瓷生产基地等,对游客的体验进行直播或微视频展示,让受众切身体会到文化的艺术魅力。在新媒体时代,作为有10年传播历史的品牌“豫见中国,老家河南”,除了要做好传统媒体宣传外,可以继续做好微传播,加强与知名微博博主、微信公众号、网络大V、抖音大V的对接联系,增加转发量,持续积极发声,在知名平台进行有效传播。新媒体时代,中原文化传播途径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南卫视《唐宫夜宴》和《奇妙游》系列频频“出圈”爆火就说明了,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运用新媒体技术“复活”传统文化,加上现代传媒的矩阵式传播方式,就可以保持持续的竞争力。接下来我们要认识到目前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不断推陈出新,充分挖掘河南文化资源,通过精良的节目制作团队,明确受众定位,集思广益推出新的品牌节目,实行多媒体联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河南文化符号传播出去,提升河南形象,扩大河南文化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唐宫中原卫视
Tang Gong Ye Yan《唐宫夜宴》
邂逅 《唐宫夜宴》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绿色农业逐梦中原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星之葬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