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2021-11-28 00:26刘苗苗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成本法核算成本

文/刘苗苗(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的发展迎来机遇的同时,也有一些我们始料未及的挑战,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也逐渐增多,企业要想实现稳中求进,必须重视企业管理,逐渐增强成本管理意识。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成效。

成本管理法是当前较为科学和合理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可以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还可以简化企业成本核算,有利于企业进行绩效考核。

一、标准成本法概述

(一)标准成本法的概念界定

简言之,该种方法起源于20世纪初期,是一种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如今,管理会计职务出现,其在企业管理工作量逐渐增加,其工作逐渐受到各界重视,基于管理会计工作逐渐形成了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也就是标准成本管理办法。该种方法指的是结合企业制定的标准成本,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成本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和管理,可以查明成本差异出现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应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最终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

详细而言,企业应用这种成本管理办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和分析生产各个环节产生的费用,来明确预期成本。同时,结合企业的标准成本结果,完善企业产品生产预算工作。接下来,企业在完成了生产之后,可以核算产品生产环节的实际成本,将得到的结果与预期成本进行精细化比对,进而找到成本管理的关键点和侧重点,明确成本控制的核心任务。

(二)该方法对于企业成本管理重要作用

1.有利于明确成本控制目标

社会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向着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标准成本管理法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取得突破,应用该种方法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符,能有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发挥促进作用。该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所运用到的各种材料以及人工等方面的成本进行全面管理,同时明晰企业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所要执行的措施,可以保证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明确目标,在管理理念上形成新的创新和突破。

2.简化企业成本核算

企业管理效益的高低与成本管理的实际水平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应用标准成本管理法可以进一步简化核算方法,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成本核算效率。比如,可以在企业生产环节和采购环节应用该种方法,可以精简成本核算的流程,保证企业的核算质量得到提高,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才能处于正确的发展轨道。

3.有利于企业进行绩效考核

通常情况下,应用标准成本管理法会设定相应的核算标准,企业可以结合标准,定期对比实际成本,能够明确标准和成本之间的差距,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对绩效考核的优化。考核指标结合标准成本法可以提高其通用性,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企业的绩效考评,实现自我提升。

二、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企业短期成本管理

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过程,同时,企业产生的成本也处于动态变化态势。对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短期成本管理,可以逐渐控制生产管理支出,切实保障企业的管理效益。企业应用成本管理法对于企业制度短期成本管理目标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使成本管理更加精细和更有目标方向,从而有效印证短期成本管理。

(二)企业预算管理

众所周知,企业预算和成本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和“荣辱与共”的关系,表明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预算管理,实现对产品管理各项目标的评估和判断,同时,后者是前者的坚实后盾和稳固保障。

(三)企业成本绩效管理

如今,企业考核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已经把成本绩效考核作为重中之重。在这种背景下,可以结合标准成本法逐渐与定期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之间所出现的差异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准确地核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的成本管理更加规范,使其具有可控性。同时,可以通过核查成本浪费问题,发挥绩效考核的效能,可以通过责任机制,追究个人的责任,有助于提高成本绩效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企业成本管理的缺陷

(一)核算方法陈旧

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核算工作过程中,都是由财务部门具体负责的。

但是一些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期间一般会应用会计核算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要将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有效的整理,比方说,核算花费成本的过程中,成本通常会放入到原材料等大费用中,同时会直接分配到对应的产品中,还可能会应用比例法分配成本。结合实际情况而言,这些成本核算的方法具有一定优势,应用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这些方法具有一些不足,这些核算方法与企业成本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难以进行精准核算,使得成本管理工作水平难以提升。

(二)认识有待提升

结合实际情况而言,企业对于生产和经营所取得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有着非常大的期待和渴望,但是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成本管理。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还有许多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以企业对于市场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认识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很多企业不得不在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以后再进行成本管理,但是这对财务部门的管理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由于成本管理在前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可能导致后期的各项标准和核算达不到预期,进而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实现脱节,看似完成了常规工作时,则没有对成本管理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企业在成立之初就要对财务部门所要负责的标准成本管理进行科学严格的制定,以此作为企业当前和今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提高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过程的应用策略

(一)制定标准成本

若想将标准成本法全面落实,就需要制定标准成本,结合该依据可以计算成本差异。详细而言,企业在发展和运行的过程当中应该让每个部门都明晰部门对于成本管理和负责的方面都有哪些,进而结合生产经营活动对环节进行分类,有助于进行相应的综合性管理。如果企业所制定的标准成本是直接对材料进行生产的,则需要在明确标准和确定价格的时候以产品生产的耗材量为依据,对产品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材料的标准成本进行严格的审定和深入的分析。从笔者当前搜集和整理的数据资料来看,影响因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市场定位、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等。众所周知,对材料的使用量进行定额以及对产品耗材的标准进行定额的工作是制定标准成本的重要内容,保证这些工作的合理性,才可以保证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工作的效果,保证管理工作有效落实。与此同时,对于企业人工成本的问题,通常会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其一,人工价格;其二,人工用量。简言之,企业需要根据员工所付出的劳动给予工资的发放,这就是我们常说到的人工价格,包括计价付工资、计时付工资。结合实际情况而言,人工价格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经济环境、市场环境这两方面内容。所以,企业在制定人工标准成本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人工价格和人工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除此之外,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规模大小、生产工艺的完善程度等,这些因素对于企业的综合成本有直接影响,对其综合成本是否可以降到最低化有决定性作用。

(二)标准成本管理要和预算管理相结合

众所周知,预算管理的科学和合理程度会对标准成本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企业针对标准成本法而对产品进行标准制定的过程当中,在内部的各个部门间需要进行有机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有利于生产预算编制符合企业的发展预期。如果预算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合理,那么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标准成本和实际发生成本几乎可以画等号,使得成本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并凸显出了预算管理精确性的重要价值。结合实际情况而言,企业在进行预算工作期间,需要结合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实际情况制定标准成本,也就是结合每个产品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相应的标准成本,同时详细规定产品的价格等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标准成本可以全面落实,使得预算管理不论是从哪方面论证都较为科学,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生产经营的风险。

(三)标准成本管理要和绩效管理相结合

企业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标准成本以后,需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得到应用和检验,进而将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合理对比,严格核算对比过程中的数据资料,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归纳,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详细而言,对于企业生产期间出现的不利情况,比如实际成本较高、出现成本浪费情况等需要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实际情况,解决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将成本控制责任与工作人员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衔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发现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还可以结合责任机制追究负责人的责任。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于做得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做得不好的员工进行惩罚,这样有助于企业实现现代化成本管理,提高管理成效。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该项工作的成效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此加以重视。标准成本法是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在众多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对此,企业需要意识到该种方法的积极效能,将该种方法切实应用到企业自身成本管理工作中,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法核算成本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浅谈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应用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与作用分析
浅谈变动成本法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