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2021-11-28 00:26张秀梅天津ABB开关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制造业评估监督

文/张秀梅(天津ABB开关有限公司)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日趋明晰化,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其财务管理环节众多,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助力公司平稳且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仍较为淡薄,对于内部控制平台的建设尚不健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效率。此外,若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也不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一、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

(一)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内部控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贯穿于制造业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使得企业各部门的管理流程趋于有序和规范,从而使得整个企业的管理效率获得明显提升[1]。不仅如此,内部控制的加强对于企业各种规章制度也会有推动和完善的作用,条理有序、严密周到的管理流程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内部控制还会使得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更具有保障,在某种程度上,为企业的预算管理、产品生产销售等的其他工作活动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企业资金的流动可以得到有效规范,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内部控制使得企业职责得以细分,一旦出现某些问题,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缘由,及时采取对应解决方法,降低风险。所以,内部控制实际上贯穿于整个企业运营,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若要在制造业企业中真正发挥其有效性,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稳定必然是其重要的基础前提。理论上,企业组织结构、岗位、部门中所有的职权分配首先要得到合理设置,以使得企业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形成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以及监督。企业管理层需要清楚地了解内部控制存在的运行机制和原理,如此才可进行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化,各类岗位职能和人员的合理化配置,各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才可以高效协同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为了达到内部控制的标准,企业需要及时对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方式推陈出新,加强员工的风险控制及成本控制意识,这样才能使得公司的运作更加顺畅、高效。

二、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所存在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一些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对着很大的融资压力,规模效应相对较弱,因而营业利润的获取较为困难,所以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会对其生产制造、销售状况等给予更多的关注,而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企业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了解与认识比较欠缺,而且没有专业的人士指导,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比较薄弱。除此之外,制度的不健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都会使企业内部控制不能长久规范,面对某些问题无法找到科学的理论依据,决策相对主观,以至于内部控制对于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削弱。

(二)内部控制运行机制效率低下

制造业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各个环节的经营环境以及预算成本越来越趋于复杂化,而企业倾向于集团化的经营,导致企业的整体组织结构和所涉业务类型愈加繁杂,这使得内部控制的管理构建越发困难[2]。制造业企业的各部门组织结构相互独立却又互相关联,拥有着分散而庞大的体系,交错的业务流程容易使得内部信息沟通受到制约,许多内部控制活动难以展开,很难整体全面地进行企业风险的评估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各分支部门机构所具有的业务性质以及需要达到的经营目标都各为不同,使得财务信息质量难以保障,进而造成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得不到提高,管理效率较为低下。

(三)内部沟通与协作不够顺畅

制造业企业各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需要良好的沟通交流、高效的信息传递,来促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得以顺利实施。制造业企业的组织结构较为庞杂,经营活动相对繁多,业务流程也繁复多样,这种体系的庞大会使得企业内部的沟通不够顺畅。近些年来,制造业企业逐渐发展为集团化的运营模式,对于生产经营中原材料的选取供应、产品的制造生产、市场营销以及售后的服务管理等都归于经营范畴,形成了狭长的生产业务链。所以企业的信息沟通与协作不再只是内部各部门开展的采购、生产及销售活动、产业链的上下协作,这些岗位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都会影响内部控制的管理效果。但许多企业没有完善的业务信息沟通渠道,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

(四)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不完善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一大要素,制造业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实现对于一系列风险的有效评估与及时预警,可以对内部控制策略起到优化作用,并对经济活动的落实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然而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条错综复杂,面对不同的业务,产品生产的风险性质以及风险发生的概率对企业经营的总体目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令风险评估、考核指标、绩效标准的测评体系复杂化,风险评估工作越加困难。加上有的制造业企业缺少强烈的风险意识,对内控中的风险评估重视不足,并未设置更加完善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往往只能在风险发生且造成危害之后才采取补救措施,风险防范不及时,显然不能降低其负面影响,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五)财务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评价与监督

监督反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合规合法性给予了可靠保障,同样也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效进行维持,使其长久生效。目前,部分制造业企业财务内控缺乏有效的评价与监督,在内部监督方面,企业并没有设立审计机构,即使已有审计该机构,也未能增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弱化,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不高,根本不能将内部审计对内控制度建立、执行等评价与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因未能建立相应的评价与监督机制,监督反馈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制造业企业在遇到内部控制问题时,无法迅速分析得出根本原因,不能形成长久有效的防范体系,也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甚至引发更多的内控问题,最终致使内控有效性无法保障。

三、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对应策略

(一)强化企业员工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

企业中某些员工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足,会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无法通过内部控制来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许多员工因为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不够系统科学,便认为其和日常的财务管理不分轩轾,导致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财务管理方法不能得到改善[3]。所以,企业必须要将强化员工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意识作为首要任务,从其思想意识上做出改变,使员工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重要性,最终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具体可以定期开展以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为专题的研讨会,让员工了解认识内部控制的内涵本质以及内部控制的施行方式,还有其对于财务管理带来的益处,增加内部控制在员工内心的可信度。企业应该对内部控制原则及实施办法贯彻执行,严格要求职员的工作标准,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环境,让内部控制顺利推行。

(二)提高内部控制运行效率

制造业企业应通过多方位的努力实施提高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运行效率。企业各部门应该与财务部门协同合作,从而加强对经营风险的防范以及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起到内部控制的关键作用。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岗位职能的优化配置都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具有强大的作用,对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最基本的工作点入手,提高员工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的专业性、规范性、科学性,以员工控制来做到对其的约束和调节,对于资金管理需要更加的细化,资金的支出以及不同阶层的财政资金都给予不同的管理标准,做到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切实提高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运行效率。用严格的奖惩制度来规范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标准,将内部控制准确落实。

(三)梳理优化企业业务流程

制造业企业的各个子机构所具有的业务范围有大有小,工作方法差异明显,工作目标不尽相同,但是在所有的不同经济效益创造过程中,都需要以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明确整个价值创造过程中资源的配置要求和使用方法,对业务经营流程进行梳理并且做到全面优化。对于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不同的获利方式加以分析,从中明确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以及控制要领,使业务流程优化部门与其他各生产经营部门相互协调、合理监督和制约,使企业的生产资金与生产资源合理化配置。另外,采购、生产、市场销售各环节应当做详细的数据统计,为生产成本的分析做充足准备,让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人员与其余部门的事务管理工作相接触,做到业财融合,使内部控制得到有效保障。加快内部控制平台的建设,使内部信息传递,各类工作对接更加高效有序,使业务的完成周期得以缩短,降低成本。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

内部控制过程中,风险防范意识的加强非常重要,而风险防控系统的建立却是关键所在。要想全面提升内控有效性,制造业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解决风险识别不准确、风险评估不及时等实际问题,以防出现面对风险“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一要增强企业全员,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使全体员工能够真正重视风险控制与防范,并对此项工作进行积极配合与主动参与;二要设置风险防范的整体方案,建立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先是重点分析内外环境,做好风险的识别工作,再是对一系列风险问题展开科学且合理的评估,判断不同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危害程度等,形成风险清单,然后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风险趋势预测风险,推进风险定量化预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发出预警信号,由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与处理,从根本上减少损失;三要建立风险管理处理机制,强调将风险管理具体责任落实到相应的部门与岗位上,由各部门共同协作,落实风险预警与防范方案,增进内部协调性,避免陷入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提升风险评估与全面控制的最终效果。

(五)改进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体系

制造业企业需改进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体系,增强评价的科学性与监督的严肃性,为企业内控制度贯彻实施、提升内控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第一,应设置审计机构,保持其独立性,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对各项经济活动的财务管理进行公正的审核,建设全面监督体系,对制度执行、预算资金使用等情况展开过程监督,预防风险的发生,提高审计监督的效果,促进内控的不断完善;第二,要严格规范财务分析方法,确定相关指标,完善企业在进行业务管理时对风险的评估以及业务完成时各类财务指标的考核,加强分析与评价,注重及时反馈,统一绩效考评制度,健全绩效指标体系,通过更进一步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对各项投资项目以及各类日常业务活动的跟踪分析判断提供衡量依据。第三,要强化监督意识,设置专职监督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发现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策略,全方位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四、结语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式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内部控制可以优化财务管理的管理模式,规避很多潜在的风险,对于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有更大的保障。制造业企业应当强化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严格贯彻内部控制工作标准,使得企业稳健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记录备案,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做更多努力。

猜你喜欢
制造业评估监督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