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1-11-28 00:26姜蕾胶州市九龙街道办事处
品牌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农业农村

文/姜蕾(胶州市九龙街道办事处)

一、农业经济管理

任何事物的发展要遵循科学自然规律、紧跟时代的发展,落后必然导致衰退,农业作为其他经济的基础,停滞不前只能导致整个社会的落后。所以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要加强农业经济的管理,各方面管理要符合当下的经济与科学,根据国家方针与政策,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对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各个环节做好把控与调节,作出有利于本地农业发展的管理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弊端

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管理作出了一部分改善,农村农业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体制、人才等各方面的因素,其中也存在很多弊端,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一)管理体制没有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的发展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农业经济的发展要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制,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结构,促进当地农民经济的发展。但目前的管理体制没有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管理人员管理松懈

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家注重农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相关的方针政策,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思想素质偏低,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农业经济管理思维的转变

努力向小康社会迈进,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管理还有很多不足、不规范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跟上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积极转变农业经济的管理思维,使农业经济管理更加规范化,渗透到农村的各个方面,以保证实现农民的利益、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完善产业结构等各项目标,使农业经济朝绿色、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思维的转变需要管理人员积极作出回应,当前部分农村地区的管理人员思想觉悟较低,认识不到自己岗位的价值,所以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要转变过去传统的管理思维理念,加强培训,结合当下整体社会形式树立对本地农村经济发展有利的管理思维模式。

(二)农业经济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

信息化对社会整体的发展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信息化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每个行业的发展都要依靠信息网络,农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网络,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能够通过信息网络获得有利于自身的发展的科技信息,通过这些科技信息实现对农业经济科学有效的管理,比如农村的农产品产量少、质量低,如何提高科技含量,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市场动态、科技种植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在开拓销售市场方面,可以学习最新的销售手段,并整合其他有利于产品销售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农村经济信息化成本高、专业性强,需要借助各方力量,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另外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使农村经济管理朝着信息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三)农业经济产业化管理

紧跟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农业的经济效益,改变单一的发展模式,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完善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管理,是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高经济效益的农村发展,关乎产品的全方面发展,包含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农村除发展第一产业,要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地扩大发展,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当地龙头企业带动个体农产品的发展,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产品定价、售后服务等内容,帮助个体发展,同时也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生产更加规范,提高个体的收益,促进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管理制度改革

任何单位与机构离不开制度的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约束或激励集体与个体行为的一种社会结构。制度的制定不能照抄,旧的制度已然不适合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要结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制定适合本地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的健全的制度。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为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利益的最大化。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多重因素,各种因素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而改变,需要不断地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管理人员依制度办事,明确自己的职责,保证各项工作规律运转,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在具体的管理职责制度中,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要兼顾,避免管理人员工作懈怠,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让每个环节都要做到有章可依,让管理更加健全,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不能分离开来发展。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发展长期保持着二次经济结构的状况,城市经济以大工业为主,农村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农村的基础设施、消费水平远低于城市,这种状况不利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把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改革要规范化,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合理地布局农村产业,使农村产业向城市产业靠拢,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让农村经济朝着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奋斗目标。农村地域广阔,地理形势明显,在经济发展中,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道路,搭建相关制度政策,确保农村经济持续、有效的发展,

(三)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离不开农民积极有效的生产,农民的生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动力,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把农业经济规范化,起到管理、宣传作用。农村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与思想水平普遍较低,加大农民的农业科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与宣传,指导管理农民进行有效的生产,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提供解决方案

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在结合了国家国情、经济发展程度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出来的,在农村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当地还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要符合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并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五、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国家的发展是在国家领导机构在对国家的发展作出总体规划之后具体实施的,农业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也要根据总规划一步一步发展,并结合当下的经济形势、当地的产业结构构建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农村的人群相对于发达的城市人群来说,信息比较闭塞,这就需要管理人员通过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宣传国家的政策与当今的经济形势,让大家不再依赖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依靠网络或者当地文化形成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向,同时,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使产品的质量得以保障,在社会经济发达的今天,让人们追求品质的这一需要得到满足。

(二)注重对管理人员的培养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管理人员除了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还要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培养,定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政建设,建立一支高技术、高素质、高觉悟的管理班子,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在其中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带动其他管理人员高效工作。

另外在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中,要倾向于高专业技术与高思政觉悟的优秀人才,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包括管理能力、最新政策、农业理论与技术等符合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

(三)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是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强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要不断地进行完善,结合本地产业优势与主导产业,依靠国家政策,将产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使其符合社会经济市场的需求,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比如现在许多地区利用自身先天的自然条件,与农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相关产业,例如农产品的销售,销售渠道的方式也可以多元化,直接面向游客销售、游客切身采摘销售,还可以与网络相结合,直播销售。又比如农产品的产品形式,可以对其深加工,满足人们对美食的不同享受。整合本地能够利用的一切资源,形成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链条,打造产品的品牌化,同时把控好产品的质量问题,是改善产业结构化的有效手段。

(四)群众利益

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农业经济进行有效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为人民的生活谋幸福,提高生活的品质,着眼人民群众的利益。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化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心系人民群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化要平衡各方面关系,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另外,在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化的有效手段中,比如产业结构化的改善可以增加当地人民群众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拓展农民的视野,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

(五)环境保护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是人类得以生存、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人类进行社会活动中,应对自然资源合理地进行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之前农业种植过程中,对农产品化肥的过度使用,不可避免地污染土壤资源与水资源,所以要不断调整农业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环境。

六、总结

总而言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需要每一位工作者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根据本地的优势条件,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借助网络,优化产业结构,以群众的利益为宗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科学合理的道路。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新农村 新一辈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