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战略、预算、绩效管理的协同运用研究

2021-11-28 00:26刘炜翰诸城市人民医院
品牌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协同机制

文/刘炜翰(诸城市人民医院)

当前公立医院的收支规模在不断扩张,内部控制、运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资本资产等经济活动;医学研究、预防等经营活动;人力资源、财产与核心技术等资源配置等更为复杂。现阶段为解决医院的运营管理难题、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促进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应加强公立医院战略、预算、绩效管理的协同运用,构建协同运作机制,不断推进运作方式与管理模式的转变与革新,以此提升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

一、公立医院战略、预算、绩效管理协同运用的原则

为推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升经营管理效能,协调管理医院内部各项运营环节,公立医院应构建战略、预算、绩效管理协同运作机制,以此增强公立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与精准化服务水平。而三者的协同运作需要充分遵循社会效益导向性原则、战略目标导向性原则、分级考核原则与“三公”原则。

一是社会效益导向性原则,是指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机构,是不以获得利润为目的、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宗旨的社会公共事业单位,因此协同机制的构建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应注重公益性目标,重视公共卫生职责等外部评价指标。二是战略目标导向性原则,是指协同机制的建立要以公立医院战略规划目标为导向,避免预算管理目标与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单一注重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发展利益。并且协同机制的设计还需以预算为基础,若无特殊情况,对于未能够有效实现预算目标应视为不规范与不科学的协同机制。三是分级考核原则,协同机制需要通过逐级分解实施,而协同机制目标的考核也需要通过逐级分解落实。比如对于工作量预算是针对业务科室的考核,应由预算管理部门对日常支出的经费归口部门进行一级考评,归口部门对业务科室进行二级考评。分级考核原则能够真正确保医院内部运营管理的各部门与各层级责任、权利有机统一,并能够充分发挥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作用。四是“三公”原则,公立医院战略、预算、绩效管理的协同机制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战略规划目标与预算绩效评价的程序和标准要公开、战略目标实施结果与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要客观公正、奖惩措施要合理公平[1]。

二、公立医院战略、预算、绩效管理协同运用的重要性

(一)公立医院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医疗机构的规模与管理模式存在巨大差异,无论组织规模的或大或小,都存在战略管理问题,区别在于战略管理的复杂性、规范性与其他运营管理板块的协同性。公立医院的战略管理涉及为医院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设定目标与制定目标,但目标的设定不能仅依照自身的需求,还需考虑市场变化形势、经济发展趋势、国家法律政策和技术发展进步等情况。而医院战略规划的设置还需了解医院各项环节的运营方式,才是确保为医院制定有效战略计划的关键。同时,医院的成长需要积累口碑,使更多患者在其需要时主动前往本医院就医,从而促进医院的长久发展。科学合理的战略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资源调配与投入的随机性,降低管理者决策失误的概率,以此使医院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价值的发挥。

(二)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预算管理是所有以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反映有关医院未来一段时期内,全部经营活动计划与措施的数量说明,通过量化的预算形式来体现医院未来阶段性的目标与资源配置。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做到立体化、实时化的预算监控,有效避免预算支出的随意性与资源浪费现象,从而降低公立医院的运营成本。预算管理目标的设定需要充分结合公立医院的战略规划、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等经营运作现状,确保预算管理能够满足全员各项环节、各个部门的运作需要。预算管理还能够提高员工预算执行的理念,促使所有员工都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落实预算编制中的各项内容,以此促进公立医院宏观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助推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2]。

(三)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医疗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加快,绩效管理也是医改的重要内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主要包括绩效规划、绩效评估、绩效反馈与绩效改进,是对实现绩效过程各要素的管理,也是对医院战略目标的建立、细分和业绩评价。规范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调动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创造性,并能够更好地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使公立医院更好地体现自身的公益性,使公众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医院的公益属性,完善医疗改革、经济效益与公益的关系,从而促进医院的长远良性发展。公立医院绩效管理还能够确保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医院经营效益与个人绩效的提升,优化医院内部运营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以此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四)公立医院战略、预算、绩效管理协同运用的重要性

公立医院战略、预算、绩效管理的协同运用能够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使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促进医院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模式创新与管理创新,确保医院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均衡布局,为卫生服务的优质高效、公共卫生风险的突发、内部经营管理的良性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与精准化服务的实现。战略管理是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中的总指挥;全面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中发挥资源配置的核心作用;绩效管理是落实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制度的重要保障,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同运行才能确保公立医院内部运营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与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为依据,是战略发展规划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加强成本管控,降低医疗业务活动成本,促使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不断提升医院整体与员工个人的绩效[3]。三者的协同运用能够强化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和实施,助推医院绩效管理的全面升级,强化绩效监控与评价,确保医院战略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公立医院战略、预算、绩效管理协同运用的对策研究

(一)推进公立医院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实现对战略目标实现的精准监控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公立医院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因此,公立医院在制定绩效管理目标时,要结合医院发展战略规划,对目标进行事前绩效评估与预算分析,对医疗设备、实验室设备、医院物资、后勤设备等以及市场环境、医疗改革内容、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设定出高质量、低成本的绩效目标,提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规范性、科学性与全面性。同时,在绩效目标与考核制度实施过程中,医院应针对月、季资金配置状况与使用情况开展预算管理,以此高效管控项目运作的进度,并将其作为事中绩效考核的依据。在进行事后绩效评价时,需要按照医院的战略规划目标与预算管理的核心思想来考核与评价最终的项目成果与实际成本,与绩效目标比对并开展责任落实与绩效奖励。

为提升绩效目标的完成效率与目标管理的运行水平,公立医院应构建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评估考核、内外部监督相结合、奖惩挂钩与信息公开等机制,确保对目标实现的全过程进行精准监控,以此强化激励与约束效果。并将绩效考核贯穿于医院内部运营管理各项环节的全过程,在其中融入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促使绩效目标的确立、绩效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估考核更加规范、科学与高效。

(二)借助数字化管理工具,提升协同机制的信息化水平

提升数据利用水平与内部各部门协同运作的效率,是当今数字化时代公立医院协同机制建立的核心和统一目标,也是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公立医院战略、预算、绩效管理分属于不同部门,而三者的协同运行需要打破信息交流壁垒,建立信息化共享互通的交流机制。通过数字化运营管理工作,能够大幅度提高各部门联系的紧密程度,确保沟通的实时性,有效改善公立医院整体业务流程与单个流程环节中的运行难题。

公立医院应加强业务管理与内部运营管理的相互融合,将协同机制的各项标准与要求融入医疗、教育、研究等医院核心业务流程和质量控制环节。还要通过构建信息协同交流合作平台,实现各部门运营管理项目的互联互通,提升数据信息的透明度与关联性,使战略管理部门根据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部门上一阶段目标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与改进战略目标,促使战略目标的制定能够为其提供更好的指导并满足其需求;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目标也能及时通过对医院战略发展方向的了解,对自身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方式进行革新与升级,使自身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顺利实现战略目标;绩效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预算管理目标的实施状况与需求,对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考核,激发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预算执行工作。三者通过信息系统应用完成原有工作流程的重新梳理与再造,以此实现公立医院战略、预算、绩效管理的充分融合[4]。

(三)推动协同机制创新,提升医院发展活力

通过信息工具的应用与高效管理体系的运行,能够实现医院战略、预算、绩效管理部门各项业务的广泛连接,通过高效支撑战略决策释放数据价值,从而为医院的运营管理赋能。当前公立医院的协同机制应根据医院发展方针、患者需求、工作人员诉求、内部运营管理难点、市场环境、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造,注重三者工作任务与工作目标的互助互进、协同共促,使各部门的实施过程符合另外两部门的目标实现需求,从而促进三者的良性运作与内部运营管理的高质量发展。协同机制的创新应充分依托于信息化运营管理工具,使各部门通过数据分析与信息导引等业务应用程序解决医院运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流程问题、执行问题、考核问题、事实问题、运营问题等,以单指标分析深化分析为基础点,从而为内部运营各部门与临床科室提供医院的目标实施状况、工作负荷、收支情况、医疗等信息,保障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以战略目标为发展导向,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以绩效管理为依据,当前为促进医院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的科学配置与精细化管理,公立医院应构建战略、预算、绩效管理的协同机制,以此提高医院运营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公立医院需推进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实现对战略目标的精准监控;借助数字化管理工具,提升协同机制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协同机制创新,提升医院发展活力,以此实现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协同机制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公立医院出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探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