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成本控制工作

2021-11-28 00:26张娟乌鲁木齐市城市快速公交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成本国有企业

文/张娟(乌鲁木齐市城市快速公交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及获得长远发展,就需要加强成本控制。一般来说,企业的生产成本会影响其获得的利润,因此企业想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必须加强自身的成本控制工作。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成本控制意识薄弱、预算管理流于形式等问题。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其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保持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价值

(一)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首先,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和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加强国有企业会计财务成本综合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当前国有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国际角色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为了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势在必行。

(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国有企业也应该积极探索管理机制优化,实现与时俱进,引入基于现代化企业治理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自动生成制作国有企业年度预算的分析报告,并针对成本管理进行自动化分析,清楚地显示当前的公司主营业务中的成本核算情况。这不仅实现了国有企业财务成本核算与风险管理的自动化控制,还有效提高了当代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财务人员无法对企业成本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衡。许多管理者不是很重视国有企业的财务成本风险管理,导致负责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各部门只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完全忽视企业长远利益。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为了不断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盲目降低国有企业的生产成本,在生产环节偷工减料,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部分地区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对财务成本与会计控制意识淡薄,影响了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效果,会计基础核算工作也难以顺利开展,预算不准确,对国有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更好适应企业成本会计控制的最新要求,企业内部应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程序,优化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为企业的生产投资、经营管理提供基础保障,保障企业高效持续发展。

(二)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

企业资金管理模式,要求对企业各环节的资金工作实现全面、动态管理。但是,还有很多企业资金管理和成本管控、风险评估等管理体系不完善,很难真正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不完善的企业资金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负担,甚至产生资金使用成本提高和资金浪费等风险,导致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这将对地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比如我国在2020年11月11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提出的这项地方政企分开资本管理优惠政策,主要实施目的是为了有效推动促进地方国有企业逐步走向资本市场,并促使企业经济体系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的投资与运营,调整其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成本管控模式,逐渐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进而增强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益、增强资本投入后获得的经济收入。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会建立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系统化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系统里面的数据大多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财务数据,无法反映企业的成本控制情况,且该数据是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生成的,这些简单的财务数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新时期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管理的实际需要,数据体系过于简单,不利于改进成本管理水平。

(三)成本预算管理形式化

我国许多大型国有企业都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企业成本管理控制预算制度,可以对企业成本预算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指导员工开展各项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制定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不具有可操作性,使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趋于形式化。一些企业没有严格按照成本预算制度执行具体的工作要求,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成本控制体系。企业业财融合较低,财务部门制定成本预算管理制度时没有加强与业务部门的联系,无法掌握业务部门的具体情况,使制定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不符合企业的实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在后期的成本投入中,部门之间没有有效的监督。国有企业的年度考核主要集中在对其利润的考核上,没有对每个企业部门的工作项目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评估,没有注意成本控制和最终预算目标之间的绩效比较。企业成本管理预算控制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许多企业中层员工普遍缺乏正确成本预算控制管理意识。

(四)成本控制管理不全面

在研究如何制定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系统的过程中,许多国有企业没有充分参照企业业务成本管理的要求制定管理规划,没有考虑国有企业内部整体管理要求以及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难以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也不能帮助国有企业防范经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由于目前很多国有企业缺乏对未来各种业务成本风险的准确预测,也没有建立风险隐患的有效管理机制,使国有企业对业务成本管理中还存在诸多业务风险点和隐患。特别是对于未来许多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没有准确进行预测,导致业务成本管理的方案较为落后。一旦国有企业内部发生各种业务突发事件,企业往往根本无法及时主动做出应急响应,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机。

三、优化国有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策略

(一)更新成本控制理念

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较为重要,对公司长期发展过程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切实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真正充分发挥全面预算对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传统的预算管理主要就是服务于公司的短期目标,但是企业需要重视长期战略目的。因为有了战略目标,公司的制定预算管理工作才能更加明确,服务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因此,公司内部的全体员工经理应不断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公司需要组织内部的管理人员进行预算管理方向的培训,使公司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并在预算工作管理过程中可以实现预算的全员管理,实现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目标。

(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在研究建立会计成本费用控制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首先应该优化内部的组织结构,生产部、采购部、人力资源部、技术部和财务管理部都需要参与到其中,建立统一的内部会计核算与成本管理控制机制,有效规范与控制各部门的会计成本,降低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提高国有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同时,国有企业员工在会计核算与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应从企业生产管理领域逐步延伸管理,使管理工作涉及国有企业的各生产管理经营过程和企业生产管理经营各部门。各部门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对预算的要求有全面的掌握,明确各部门全体员工的基本岗位职责,提高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参与生产管理与经营工作的积极性。此外,企业还应健全会计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将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和会计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及时落实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工作中,完善会计成本管理考核制度,实行企业对全员成本费用管理考核的机制,明确测算各项成本费用的最高支付限额,并及时落实上报到各监管部门,与国有企业成本奖惩考核制度相衔接,实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最终将会计成本管理考核制度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例如,对于国有运输企业而言,需要做好客流分析,根据客流流向和数量变化,分析每条线路的客流趋势,结合天气变化,在保证客流充足运力的条件下,合理调整运力,达到人车比例协调,做到不浪费运力和人力。通过合理挂班,达到调整驾驶员可以轮休的目的。做好车辆维护保养,提高车辆出车率。做好班型调配指导,狠抓高峰时段充足的运力,平峰时段严格执行计划作业时间,保证运营间距。提高车辆利用率,保证各项运营指标都能较好的完成。尽量安排车辆在线路就近场站停放,减少空驶等非营运里程。合理调整车辆加气时间,严禁高峰时段加气加油,调整车辆在就近加油或者加气站补充燃料,减少空驶里程。

(三)规范成本预算管理

思想决定行动,国有企业要正确认识成本控制和绩效管理在国有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要求,首先要用正确的财务成本控制理念和绩效管理理念武装头脑。还要从企业所有管理层和基层员工自身做起。只有企业领导高度重视这项管理工作,让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积极配合,企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发生改变。其次,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和绩效管理部门,严格监督管理国有企业在工作过程中的各项会计成本,并将成本控制的要求落实到每位企业内部的员工头上。最后,通过收集到的所有相关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各类工作进行全面分析,不仅需要分析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还需要分析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确保成本控制符合企业的管理规划,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问题。再通过结合具体会计工作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最终可以实现国有企业的年度会计管理目标,促使预算机制符合管理要求。

(四)优化成本控制方法

传统全面预算管理中主要采用的一种预算编制管理方法也就是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的增量预算法,编制预算方法相对单一。但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发展,各环节所面临的业务环境不同,单一的合理编制预算方法根本无法准确体现一个公司的具体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管理结果。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公司不断改进传统预算编制管理方法,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预算要求等来选择合适的公司预算编制管理方法。目前增量法的预算法主要适用于金额较小的预算项目的年度预算,而对于金额较大的预算项目的年度预算编制管理中则需要同时采用零基预算法。与以前增量预算法相比,零基预算不是根据以前预算为基础编制,而是使预算从零开始,预算从零开始需要考虑较大项目的预算必要性,确定年度预算成本收支,编制年度预算,号召全体公司员工积极参与公司预算编制,摒弃一切不合理编制因素,通过有效、合理编制预算方法,可以适用于促进公司现阶段的业务发展,提高公司预算编制管理的决策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促进公司预算编制管理水平的不断优化。

四、总结

综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大型企业都已建立系统的内控体系,会计成本管理、损益控制、风险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财务成本风险管理工作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大型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成本浪费。因此,本文认为应深入研究分析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做好大型国有企业年度会计管理工作,对财务成本管理、损益控制、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管控,提高当前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会计成本风险控制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成本国有企业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做人要实”之我见
化怀国有企业改革思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