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的实证

2021-11-28 00:26颜燕潘薇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思维大学生

文/颜燕 潘薇(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才能生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国家的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代表着国家的创新活力,其创新能力体现在专业技能和在未来工作中培养新思想、新方法和创造新社会经济价值的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特定的环境和资源、培养方式、自我形成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的一种创造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的整体发展能力,也反映了大学生产生具有发展性、创造性、创新性和开拓性的新意识、新思维的能力。思维活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能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这种思维可以通过不断的思考来培养,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有意识地培养。本文旨在分析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能力是指识别对象或事件的内部变化和发展规律,分析存在的问题,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并结合实际提出新的理论或技术的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或实践课上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出新理论、新方法、新思想的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技术素质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其决定了在创新意识的前提下能否产生创新处理方法。国家要发展,就必须依靠高科技人才,必须有理论知识渊博、勇于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先进专业人才。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任。我国只有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其创新和实践能力,才能继续发展。

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一)家庭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受到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的生活思维模式的微妙影响。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专家研究报告显示,幼儿经历与幼儿心理健康有显著关系。简而言之,家庭生活的情绪氛围及其培养方式会影响孩子从幼儿到社会化成人的成长。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管理分为压迫、溺爱和民主。压抑和溺爱的家庭氛围容易使大学生变得懒惰和缺乏创新意志,而民主的家庭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志,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压迫性家庭的家庭成员往往不和谐,混乱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严重伤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首先,中国家庭教育主要教孩子服从,特别鼓励孩子听父母的意见和向好孩子学习,导致孩子缺乏创新的原始冲动,孩子对新事物缺乏足够的好奇心,缺乏对孩子的全面性教育。如果过分强调“孝”的传统观念,对孩子没有耐心,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就会被抹杀。其次,评价孩子的标准是分数,一切以考试成绩为准,一切让位于考试服务。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组织孩子的空闲时间,创新教育在考试的夹缝中难以生存。家庭教育理念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和世界观具有重要影响。

(二)学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学校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教育生涯,但学校教育有利也有弊。学校标准化的教学管理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难以兼顾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学校教育体制僵化,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新空间。社会的学科等级制度脱轨,教育系统无法及时更新。学校更注重教师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程度,往往以获得书本知识的多少来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考试的题目也大多数都是以客观复习性的、判断性的题目为主,很少有主观评价性的题目或者是创新性的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创造潜力的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创新条件不足。由于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无法及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社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社会进步与人力资源创新密不可分,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人力资源利用和培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然而,一些用人单位过分强调学术能力,误导学生认为高学术能力是培养人才的目的,而忽视了在实践中培养高质量创新能力。目前还没有有效评价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机制,导致当前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识不够充分,部分大学生错误地认为新技术就是创新能力。高校教师教育任务重,学科压力大,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精力。创新缺乏量化标准,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激励机制不健全。社会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通过创新实践有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制定激励政策,调动大学生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为大学生实践创新创造便利环境。这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四)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每个大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同,他们可能会因成长经历、思想和观念不同而碰撞出新的灵感。然而,大多数学生在家里都是“小皇帝”,自以为是的思想严重,缺乏集体观念、团结协作意识。由于缺乏团结互助的精神,不愿意主动与其他学生团结起来。而且,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此外,许多学生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很难摆脱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有的相信金钱主义、明星饭圈等不恰当的社会现象,很多学生很容易受到这种学生的影响。

(五)教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的教师团队,强将才能带出强兵,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具备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学生在课堂学习知识的主要输出者和引导者,对学生未来的影响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从目前高校拥有的教师队伍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还没有发现和适应现代教育思想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目前,很多教师由于没有时间去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导致其对于大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外语和计算机掌握程度不深,无法用这些前沿的知识去多样化的传递知识,就无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很难保证教学效率和质量,更无法去引导学生开拓创新,同时教学方法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对于参与法、探究法、讨论法这些新兴的教学方法应用并不是十分广泛,造成学生总是对知识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用强迫的方式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非常不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空间。

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一)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等院校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激励他们根据工作需要积极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就业市场调查,了解本专业的社会和商业专长和技能要求,了解职业发展前景等方式,增强学习信心,并进行实践创新。培养学生自信心,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树立创新观念。学生应该认识到创新需要扎实的基础、广泛的知识和结构化的知识结构。创新与学习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学习是创新的前提,创新的结果可以进一步改善知识体系的不足。在创新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求知欲,在逆境中坚持不懈,坚持到底。

(二)设计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些高职院校仍然注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降低了实践技能。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应加强实验、课程设计等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此外,通过建立产教合作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实习、职业能力培训机会,让他们了解企业运作,培养实践和专业技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要紧跟当前专业前沿,注重学科交叉和渗透,支持学生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掌握精准高水平的技能和尖端技术。此外,学校可以开设一套课程,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撰写与创新相关的学术报告,让学生系统地接受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训练。理论教育与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在进入职场时更好地适应专业需求。

(三)改变现有的课程和评价标准

进入21世纪以来,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利用互联网培养人才,通过MOOC、微格课、信息化等方式创造性地改变教学方式,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基于教育和愿景,学生可以接触到更新和更前沿的成果。同时,学校学生评价体系不能再沿用传统的考试成绩方法,而必须通过新的考量来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全班教学方式,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辩证的、批判性的、理性的思维和态度。在每门课程中鼓励和支持学生发散思维,同时提供指导和改进措施。在推荐工作时,应考虑在创新和创业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学生。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为双创实践提供平台

产学研合作可以共同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打下基础,为学生提供双重创新实践空间、创造性和研究思路,并请企业导师提供为其专业指导。校企合作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然后在实践中总结新的理论,最终实现螺旋式发展。因此,加强合作,优化合作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的发展。

(五)建立多渠道创新能力培养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的责任。家长必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营造民主的家庭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鼓励创新思维。此外,父母的言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生活态度,所以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与市场直接相连,企业与高职院校结合,面向市场需求,避免人力和资源配置的浪费。产学研融合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高校研究中的创新科研成果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与高校的互利共赢。

四、结语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基地,必须不断激发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确定课程标准。大学生应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走自主学习的道路,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学术自由的校园氛围、完善的社会环境、进取的心态,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自主培养创新能力的环境,要摈弃周围环境中的糟粕,吸收周围环境的精华,不断完善自己,使他们成长为有创新能力的有前途的新青年。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思维大学生
思维跳跳糖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