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中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

2021-11-28 00:26付强隆化县医共体财务服务中心
品牌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数字化功能信息

文/付强(隆化县医共体财务服务中心)

新形势下,数据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企业对数据的应用程度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尤其在统计工作中,精准的数据不仅能够全面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还能够实现统计功能的拓展。但是在现阶段企业的统计工作中,还存在企业统计数字化技术缺失、统计方式陈旧、统计功能发挥不全面等一系列问题,要确保企业统计工作中数字化技术得到全面应用,充分发挥出数字化技术的优势,还需要从问题入手,对统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

一、数字化技术应用分析

数字化技术是数字技术在企业各项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的一种称谓方式,而数字技术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产生的一种信息加工处理技术,通过应用一定的程序及设备,能够实现将不同形式的信息转换为二进制数字“0”“1”模式的技术,如将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等通过应用计算机设备以及相应的程序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便于对信息进行存储及加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普遍应用,数字技术在企业各项工作中逐渐得到应用,数字化形式的信息不仅存储便捷,而且加工速度更快,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按照预设算法实现对信息的快速定位、加工、分类以及处理。并且配合加密系统,能够有效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提升数据抗干扰能力,并提高数据精准度。数字化技术还具有通用性特点,能实现企业、部门以及与其他机构之间的信息对接。大数据的出现促使信息能够海量存储,存储更便捷,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在对信息进行调取时将不再受地域限制,调取更方便。目前,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技术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1]。

二、统计数字化的重要性

统计数字化无论对于统计工作本身还是对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影响,不仅能够提升统计工作效率、拓宽统计工作功能,而且能够通过提供精准的数据,为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保障信息来源的全面性

在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的范围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还包括企业外部信息,统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全部信息进行加工与分析,管理人员通过数据信息了解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如企业成员概况、资产负债情况等,以及产品发展情况、质量以及销售情况等,信息的全面性对于统计来说至关重要。在以往的统计工作中,统计数据来源需要人为进行把控,按照以往的工作办法对数据进行采集以及归纳,但是随着企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统计工作不能快速把握企业内部调整,会对企业部分数据产生影响,进而造成信息采集不全面。通过统计数字化,企业构建数据库,对统计工作涉及的数据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应用智能的统计系统,能够实现对统计信息的有效监管,一旦企业部分工作发生变动,可能对统计数据产生影响,通过系统预警,能够确保统计人员及时将新的数据信息录入系统,或对系统进行调整,保障信息来源的全面性[1]。

(二)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依据,提高决策质量

在统计工作中,具有一套特定的程序,能够为企业提供数据支持,如在企业制定发展决策时,通过产品生产、销售、售后数据信息,能够了解不同产品的发展情况,进而对决策内容进行调整。并且统计工作能够结合外部市场情况,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取向,以及影响产品销售的外部因素。通过统计工作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确保决策的制定具备科学性特点,能够保障企业健康长效的发展。但是在以往的统计工作中,由于部分统计环境较为复杂,对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即便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人力也难以做到完全把控企业内外部发展情况,意外因素将会增加企业决策风险。但是通过统计数字化,用大数据代替人工分析,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并确保统计系统快速及时地对市场变化作出反馈,确保统计工作能够为企业提供较为精准的数据,企业通过全面、系统、准确地了解企业情况,制定发展决策,能够有效提升决策质量[1]。

(三)保障数据准确性,提升预测准确率

统计工作对于市场发展形势以及企业发展形势分析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以往的数据为研究依据,以宏观经济发展情况为参考,应用概率学以及统计学等相关技术,能够对产品发展情况作出预判,为企业制定应急预案以及发展方案提供依据。但是在部分企业中,由于企业管理存在问题,以及其他因素,造成数据信息不全面,统计工作建立在信息不全面的基础上,统计手段粗放,统计结果精准度不足,进而造成统计结果的预判功能失去现实意义。通过统计数字化,能够保障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丢失。配合大数据技术,统计工作不仅能够结合以往的数据情况,还能够结合同类别企业以往数据情况,以及外部市场情况,为企业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从而提升预测的准确率。

(四)拓宽统计工作功能

在企业的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还具备服务功能、监督功能等,如通过服务功能,对企业的亏损情况进行反馈,为企业财务提供数据资料。通过发挥监督功能,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通过对异常情况的探究,防止财务出现漏洞,降低财务风险,进而保障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在以往的统计工作中,由于人力有限,统计的服务与监督等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配合统计系统,能够有效实现对数据信息的自动监管,进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并且统计的数据资料不仅能够满足统计工作本身的需要,还能够为其他相关工作提供依据,实现统计功能的拓展[2]。

三、现阶段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企业统计工作中,对于已经实现统计数字化,以及还未实现统计数字化、统计数字化建设中的企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统计办法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企业统计数字化技术缺失、统计功能发挥不全面等几方面,展开分析如下:

(一)传统统计办法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在部分企业中,还采用传统的统计工作办法,尽管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促使统计准确度有所提升,但是统计工作还未完全实现数字化,统计各个环节之间未能形成系统,造成统计结果的精准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统计功能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此种情况下,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不能精准掌控市场发展情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落后。以往的统计工作已经难以满足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发展需求,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统计数字化技术缺失

部分企业未能实现统计数字化,主要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缺乏对统计数字化的正确认识。二是企业本身不具备数字化技术,或数字化技术较为落后,造成数字化技术未能在统计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三是企业通过引入外部统计数字化系统开展统计工作,由于系统的设置未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造成统计数字化部分功能缺失,而部分功能闲置限制了企业统计数字化的应用与发展[3]。

(三)统计功能发挥不全面

在部分企业中,由于缺乏对统计数字化的正确认识,造成统计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企业的统计已经实现数字化或半数字化,但是企业的统计理念未能发生改变,认为统计数字化仅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降低了对人力的需求,统计工作仅是在方式上发生了转变,内容并无不同,造成缺乏对统计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未能对数字化后精准的统计结果进行充分应用,造成统计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统计数字化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四、统计工作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策略研究

要确保全面实现统计数字化,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需要从理念、技术以及统计结果的应用等多方面同时进行,展开分析如下:

(一)更新统计理念,全面应用数字化技术

只有统计理念发生转变,才能确保统计数字化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确保统计数字化的各项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3]。更新统计理念,需要保留以往统计工作的功能,并且重视信息技术下统计新功能的开发与利用,注重对先进统计方式方法的学习,保障统计工作的先进性。企业统计工作者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可通过组织培训活动或交流沟通等方式,了解先进统计理念的优势,确保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以往的统计理念进行调整。在统计数字化技术应用上,企业需要加大对统计数字化的投资力度,在统计工作中全面应用数字化技术。对于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在企业工作全流程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数据系统,进而保障数据系统的精准性。在统计方面,创建统计数据平台,建立统计与其他工作之间的联系,建立统计工作各项功能之间的联系,全面提升统计工作效率。

(二)建立数据库,保障统计数据化顺利开展

建立数据库是保障企业数据信息能够得到存储,并确保数据信息能够得到充分应用的前提条件。通过建立数据库,将系统中统计数据信息进行上传,保障企业各个部门能够根据需求,应用大数据技术在数据库中找到并应用相关数据,实现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的共享,提升统计数据的透明度,降低财务风险。并且在数据的应用上,还可配合区块链技术,发挥区块链技术全程记录的优势,对数据信息进行记录,防止部分工作人员非法操作对数据信息进行篡改。通过建立数据库,能够保障统计数字化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4]。

(三)充分应用统计结果,丰富统计工作功能

统计数字化下,企业需要注重对统计结果的应用,确保统计数字化的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并确保统计工作的功能能够得到拓展。将统计结果充分应用到企业现状分析上,结合数据信息,挖掘现阶段企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优势方面,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拓宽优势发挥渠道,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问题方面,通过对问题进行处理,对企业运营进行优化,提升企业效益。在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上,企业需要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角度,结合统计数字化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分析,调整整体发展策略,并建立弹性发展方案,有不可抗因素影响企业发展时,确保企业能够灵活应对,如建立应急储备金等。在微观层面,对企业的不同产品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对生产加工环节进行调整,如对于原材料价格可能上涨的情况,增加原材料存储量,对于销售可能受季节以及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适当减少产量,或制定新营销策略。通过充分应用统计结果实现统计功能的充分发挥[5]。

(四)挖掘统计数字化优势,实现降本增效

企业需要对统计数字化的优势进行充分挖掘,通过统计数字化,对统计工作以及企业内部相关工作及时进行调整,做好内部控制,保障各项工作在调整后能够顺利开展。通过统计数字化,减少对统计工作人员的需求,降低人力成本。通过统计数字化,充分应用统计结果,及时发现高投入、低产出的环节,通过删减或优化,将资源向更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倾斜,提升企业资金利用率,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并且通过对企业发展的合理规划,按照科学的配比进行生产加工以及销售,有效提升企业效益,通过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快速抢抓市场机遇,促进企业发展。

(五)提升统计工作人员技能,掌握统计工作新方法

随着统计数字化,企业对于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统计工作对于统计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也将增加,对此,企业需要注重对统计数字化人才的引入与培养。在引入方面,通过提升福利待遇、拓宽招聘渠道等,将招聘信息精准投递到应聘者手中,确保应聘者能够了解企业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入企业中。在内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需要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对统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不仅需要包括统计相关技能,还需要包括计算机相关技能、系统操作技能,更新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理念,提升统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确保统计工作人员能够适应统计数字化下的新岗位要求,并结合统计工作人员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系统进行调整,实现工作人员技能的持续提升、系统的持续优化[5]。

五、结语

通过更新统计理念,全面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统计工作人员技能,掌握统计工作新方法、建立数据库,保障统计数字化顺利开展,发挥统计数字化优势,实现降本增效,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字化功能信息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