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曲写作中艺术性特点的体现
——以三首歌曲为例

2021-11-28 04:34张政睿
黄河之声 2021年23期
关键词:大调调性小调

张政睿

一、西方浪漫派晚期的多调交织——《青春颂》

《青春颂》是奥地利作曲家马勒(Gustav Mahler)于1908年创作的交响组曲《大地之歌》的第三乐章(Das Lied Von Der Erde - 3. Von Der Jugend),原作是一首配以交响乐队伴奏的男高音独唱声乐作品,本文分析的是缩减后的钢琴伴奏版本。这首作品灵感来源于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因此带有翻译成中文的歌词(原作:李白《宴陶家亭子》)。这是一首带引子的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的作品。

(一)调性特点分析

由于马勒身处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正是浪漫主义晚期与民族主义崛起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作曲家的写作已经打破一些古典音乐中的写作规范,在调性方面会非常自然的使用调性游离手法。在这部作品中就可以看到其频繁的平行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等。

首先,作品的开头使用了降B大调作为主调性展开,直到第一部分结束时(第35小节)才发生了第一次转调,转向了其平行小调(g小调)的同主音大调G大调。向下小三度的色彩性转调使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调性的升华,而此处也刚好是作品第二部分的开始。

作为对比中段,当作品进行到第55小节时,作曲家运用相同的转调手法,将调性转到了同样是其平行小调(e小调)的同主音大调E大调,再次将色彩提升,此处是与旋律声部的呼应和与首部主题的鲜明色彩对比。当作品进行至64小节时和声与调性已经十分复杂,作品先是转到E大调的同主音小调e小调,在4个小节的巩固调性后再次转到了它的平行大调G大调,而最后在69小节属七和弦的帮助下转到了g小调,从而开启了中部的第二主题。

刚好由于g小调是降B大调的平行小调,所以在中部第二主题中作品的调性不断在降B大调与g小调中游离,使调性不稳定。而在中部主题结束后第90小节,作者使用了g小调三级的重属导七和弦解决到了降B大调的主和弦,从而确定了再现部分降B大调的调性。

(二)和声特点分析

作品除了调性转换十分精妙,在此对几个特殊和弦举例说明。

首先是作品第60-63小节处作者大量带有变音的离调和弦的使用,体现了浪漫主义晚期作曲家写作的和声技巧,如#5SII7/D等诸如此类的和弦,和弦中三音和音的升降是为了倾向解决至下一个和弦音,其中还包含等音的转换。同样的和弦逻辑在作品第86-90小节处也有体现。

在作品第68-75小节和声的进行也十分精彩。首先是G大调的主和弦接了降二级和弦的属七,紧接着使用属七和弦转到其同主音小调,在3个小节调内自然和弦的运用后,在73小节第四拍使用了重属导和弦接了74小节第一拍的下属和弦,在第四拍又使用了D7/DTIII也就是后边要去降B调的属七和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旋律的色彩变化同时也完成了低音的级进下行线条,十分具有艺术性。

(三)其他音乐创作特点分析

除了作品本身的曲式,调性,和声等具有较明显的特点之外,作曲家在其他方面也体现出浪漫主义晚期作品风格的独特之处。

作品全程的属音持续的运用。作品在开始就使用了主和弦的五音,也就是属和弦的主音并一直持续至中部主题出现,这里可以解释为属持续。而在浪漫主义之前,这样长度的属持续音是并不常见的,且属持续最终一定会解决。在这里就体现了作曲家对调性的把控,这里同样可以解释为是建立在属调性上的主调,双调性的重叠以增加其不稳定性。在这里也体现了作曲家强烈的个人风格。

其次是作品的速度,旋律,节奏,表情等因素。作品的开始速度是急板,其节奏虽然简单但张弛有度,断句感非常好。作品中部速度虽然没有变,但是节奏的变化使长音凸显,小调的感觉也使情绪得到了转换,伴奏织体的简化也使作品了寂静祥和的感觉。

总的来说,整首作品无论是从曲式结构,调性特征,和声技法,旋律特点来说都与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有很大的区别,浪漫派作曲家的多调交织是其艺术性特点的展示方式,这是值得在歌曲写作中借鉴的。

二、巧妙的旋律发展安排与中国式的感情递进——《玫瑰三愿》

《玫瑰三愿》是我国近代的一首经典的抒情性艺术歌曲,由近代著名作曲家黄自先生创作于1932年,这是黄自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借玫瑰凋零的场景抒发在淞沪之战停战后,对祖国萧条和人民内心忧伤的情绪。歌词来自同时代的文学家龙七先生,注重结合诗的韵律和情感。由于我国的艺术歌曲是在近代产生并发展起来的,黄自也是创作艺术歌曲的重要的作曲家。这首作品结合中国的民族音乐特征,吸取了西方刚引进来的作曲技术,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个性化的一首作品。

(一)曲式结构分析

作品的引子部分即是作品的前奏,调性为E大调共4小节。这部分是首部主题乐句的简短导引,基本采用了与主题相同的节奏与旋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节拍变化,虽然以6/8拍为主但在第三小节简短的变化为9/8拍,是使乐句扩充,达到放缓速度的效果且加强了歌唱前气口的引入。

作品的第一部分是作品的主歌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调性为E大调,节拍以6/8为主,在结尾处简短变化为9/8拍又回到6/8拍,作用与引子部分相同。其旋律线条呈波浪形,以级进为主跳进为辅,对节奏长短的把控十分切合断句习惯,且每每在三小节处设置高潮点,旋律起伏优美婉转。

作品的第二部分是作品的副歌,由三个乐句组成,但对比主歌部分无论是节奏还是旋律都有较大变化。旋律方面,旋律以弱起开始,大跳进入高音然后级进下行,相比第一部分的逐步级进上行达到高点有着明显的区别;而在整体上,大跳也有很强的推动感,在最后一句将作品推向高潮,并在最后的尾声将旋律缓缓落下使作品意犹未尽。

(二)调性和声分析

作品以古典和声为主,和声连接也体现了古典和声的连接规律。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主歌部分“SII-D7-T”的进行,还有在B乐段的“TSVI-SII-D-T”都是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常见的和声进行。从这里可以看到作曲家对西方古典和声的掌握十分娴熟,在同时大量的副属和弦的使用上我们也能发掘其对情绪的推动具有深刻内涵。

其次是作曲家对各种和弦外音的使用体现了一定的和声编配技巧。和弦外音的使用作为和声进行的重要部分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作曲家个人风格,而黄自在这部作品中也体现了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在黄自的其他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非常擅长使用外音为乐曲增色)。外音作为非和弦音,其与和弦碰撞时会使和声色彩发生变化,黄自在曲中大量的使用了倚音,延留音,经过音,辅助音等和弦外音且都通过二度的合理解决为和声增加神秘色彩,使作品具有多声部线条美感的同时加强了旋律的逻辑联系,这也是作曲家强大的作曲技巧的体现。

(三)其他音乐创作特点分析

作品的伴奏由小提琴与钢琴组成,二者既是西方音乐的代表乐器,也是这首作品具有浓郁柔和色彩的来源。首先是小提琴的使用十分独特。乐曲的前奏是小提琴演奏的主旋律,结合柱式和弦的钢琴伴奏织体给人以稳定,温柔,和谐的感觉。在乐曲开始演奏后,小提琴以副旋律的形式与歌唱的主旋律进行交织,这里体现了作曲家对复调技巧的掌握。大部分情况下,小提琴都是主旋律的呼应,而小提琴的旋律线条除了作为句间补充加入外还起到了衬托主旋律的作用。由于本作是为女高音而作,因此小提琴的音色与女高音的音色形成天然的衬托,二者娓娓诉说使人感受到协和的美感。

其次是钢琴伴奏的织体。同一个和弦使用不同的织体会使作品的情绪产生变化,这首作品虽然伴奏织体简单,但在每次分解和弦出现的地方都对作品起到了推动情绪的作用。第一次分解和弦的出现是在12小节进入副歌之前,与主歌的织体形成对比且预示副歌的情绪,在副歌中也大量使用了左手分解右手柱式的织体形式,配合以和声的推动,为乐曲情绪做了良好的铺垫。而在第25小节简短的重属导和弦的衬托下,突然转化为柱式和弦并休止延长,使情绪舒缓,在结尾又回到了最初的柱式和弦,并以缓慢的分解和弦作为结束,令人回味无穷。

作品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节拍的变化,都是6/8拍与9/8的转换(第4小节/第11小节/第25小节)。这些地方都是乐句的结尾,也是下一个主题的开始。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对小节内节拍的扩充而将节奏拖长,为下个气口做准备。而这里的“气口”也恰好体现了中国作品中速度较为自由的特点。

总的来说,相比西方浪漫主义晚期的艺术歌曲,20世纪初中国的艺术歌曲虽然也借鉴了西方音乐中严谨的逻辑思维与和声编配手法,但在旋律与节拍的处理上更能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而这种美感在当下的流行歌曲中也有所体现。

三、融合西方的浪漫与中国的旋律发展特点——《奋不顾身》

《奋不顾身》是2015年由刘欢与吉克隽逸合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的作曲、作词皆由刘欢一手包办。全曲充斥着怪异又不协和的碰撞,具有一定的魔幻性,歌词内容也非常艺术化而又直白,且其主题旋律对调性色彩的把控也十分到位。刘欢为电影《钟馗伏魔:雪妖魔灵》创作的主题曲《奋不顾身》,将电影的魔幻特制和人妖虐恋的爱情故事相融合,整个歌曲呈现出了极强的迷幻化视听感官享受。

这首作品是一首男女对唱的作品,作品曲式结构具有再现三部曲式特点,节拍为6/8拍。由于作品是为男女对唱而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作曲家进行调性转换的空间:在主歌部分作曲家就采用了“一句一换”的调性转换模式,其主要转换方式是前一句调的落音作为后句调性的主音,这样的转调方式一方面便于后句起始音的进入,另一方面也突出了色彩性较强的二、三度关系调的直接转调带来的色彩冲突形成强烈的怪异感。

首先由女声演唱的主歌第一句调性为g小调,落音在其导音#f上,由男声在#f小调上唱出二声部,形成了二度对位的复调效果,落音在其上中音a上,此时又由女声在a小调上唱出第二句旋律,形成小三度关系的转调,男声又在#f小调上做出二声部答句旋律,直到第三句开始由女声演唱的旋律调性在a小调与c小调中交替,最终结束在g小调的属和弦上完成主歌第一遍的终止。第二遍主歌调性转换方式与第一遍主歌一样,只是男女声部交换,因此整体调性下移了纯四度。整个主歌部分的特点是:一声部调性色彩不断提升(g-a-d-c-g)二声部进行与之对置的二、三度调性的色彩性衬托,形成不协和的音响效果。在副歌部分虽然没有如同主歌部分的多调变换,但也采用了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方式,由副歌一开始的小调色彩转为大调色彩并采用了皮卡迪终止来增加结束时的意外感。

虽然调性转换十分频繁,但作曲家在和声方面却没有太多设计,其和声的亮点除了大量使用三度叠置的高叠和弦来增加其调性的不稳定性外,还有就是对三全音关系和弦的连接:如在主歌部分的结尾处作曲家就使用了降II级和弦接属和弦这样的进行。虽然这样的进行在浪漫派早期的作品中就已经比较常见了,但在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中使用的还不是很频繁,因此会给人一些意外感。

当然,作为一首为电影创作的主题曲,一方面需要考虑其艺术性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听众的感受,因此在作品中也不可避免的听到一些现代化的配器方式,如加入电声乐器、合成器等来丰富作品的声部从而产生更好的声场效果;再比如弦乐中大量使用流动的织体以强调其音乐的起伏转折,衬托调性的交织变换给人以更丰富的听觉体验等等。这些虽然不是本文阐述对比的重点,但也是艺术性表达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

结 语

通过分析和对比三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可以发现,在歌曲创作中作曲家对音乐要素的把控十分重要,无论是浪漫派晚期的调性转换方式,还是中国作品中注重旋律发展的特点,还是当下流行歌曲中对复杂调性交织的运用,都是其艺术性特点的体现。作为作曲专业的学习者,在未来的歌曲创作中除了要把控词曲结合的特点,同时也应注意到突出作品的艺术性特点,在听众审美日益提高的今天,不断创作出更有感染力兼顾艺术性的作品。■

猜你喜欢
大调调性小调
调性的结构力场、意义表征与听觉感性先验问题——以贝多芬《合唱幻想曲》为例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G大调随想曲
谈“调性”
Colorful you
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小调[六首]
调性的描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