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联动路径思考

2021-11-28 05:30郭守伟马亚杰鹿翔宇杨溢慈李辰静
山西青年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融合专业

郭守伟 马亚杰 鹿翔宇 杨溢慈 李辰静

(1.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2.河南科技大学团委,河南 洛阳 471003;3.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教育也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青睐的热点之一。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应将“创新”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转换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服务社会的要求。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好地探索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及就业发展问题,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核心竞争力,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联动的现实价值

受传统高校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学科本位”“专业本位”等思想根深蒂固。较之美国等国家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我们仍有明显的差距。从教育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全局视角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有积极的现实价值。

(一)两者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迈入“十四五”发展时期,适逢“逆全球化”思潮迭起,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需求极为迫切。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高,能力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校急需提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力和素质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增进二者的有效衔接。以当前国家对高校学科评估为例,以学科评估为契机,增强高校人才培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重要指标,及时撤销、增设新专业,对高校设置情况进行优化升级,以回应社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避免造成人才培养断层。

(二)两者融合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然要求

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安身立命的基本技能,可以保障其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但从人的长远发展来看,是否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否具有灵活创新的思维视角又尤为重要。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对复合型人才、学科交叉人才需求急剧增大,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内容。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应用到实践,并进行创新性的发展,不能唯工作岗位、单一的专业技术是从,不能只是做知识的接收终端,而要努力成长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素质全面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现状

国外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由来已久,以美国百森商学院等最为出名,进行了独立设课、跨学科、校级联动等方面的探索。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政策,高等院校也随之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与改革,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学校对二者融合的关注度参差不齐

受学校所处地域、人才培养定位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流于形式,停留在应付上级部门的考核与督导层面,未切实制定相关政策,导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仍聚焦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将创新创业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二者的割裂使得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受限,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在社会上的长久立足。此外,大多数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较为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的引导,致使最终的学习效果大部分停留在试卷上。

(二)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尽管制定了相当周密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方案,但学生自身并未对此有所了解,或是仅仅将创新创业类课程视为获取学分的方式,或是目光仅聚焦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未能充分意识到专业课程所传授知识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延展性。部分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持有狭隘的不健全的学习思想,大多本着“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态度,不能将知识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规划、就业目标相匹配,这就使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缺乏能动的思考与创新,最终沦为了接受知识的工具人。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

(一)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利好时机,寻求二者融合的契合点

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引领,又以专业教育为深层根基[1]。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大学生求学始终,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对其踏入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效果。高校应深刻把握“一流”专业培育和建设的大好契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的教学中,充分借助学校的育人平台及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站在系统性、全局性的角度审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完善内在的学科思维,并在“真枪实战”的实践中思考、创新、发展。如在医学信号或医疗设备的专业课讲授中,可以辅之国家围绕“健康中国”这一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影响,探讨在人民至上的理念下如何更好地提升医学技术水平,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医学设备领域的顶尖技术,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现实的需求相联系,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在“医科”“工科”结合较为紧密的实用型专业上,可以请专业对口行业中的优秀人才进课堂、进社团,融合创新创业的元素到课程设计、学业评估等环节中,让学生感受到专业学习与企业需求贴合得更紧密、更具实用性。

(二)搭建丰富有效的创新创业平台,全方位推进专业知识落地生根

创新创业能力是专业知识能力的延展,专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载体。以丰富有效的创新创业平台为推动,可以促使专业知识快速实现从课本到现实的转化,可以注重从校内、校外、校际三个层面搭建平台。

在校内,可以借助“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等科研竞赛及项目促使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应对考试的低要求中脱离出来,走向知识应用的广阔天地,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竞赛项目中得以创新和发展,实现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转化。

在校外,可以联合企业、非营利性机构、政府机关等社会单位进行专业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2],大力开展社会化的合作育人模式,以真实的市场为背景,以项目化运作为驱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围绕市场中出现的痛点、难点、堵点,坚持问题导向,借助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技术优势等进行解题、破题,增进专业知识的应用、技术能力的创新,形成高校与校外平台的双向互动,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与资源。

此外,高校与高校之间可以形成校际平台的共享与互动,打破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在学校之间的沟通壁垒,增进专业知识的流动与互通,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提供有效支持。如2021年春季开学前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宣布继续开放互选课程、学分互认,为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树立了榜样,无疑学生为最大受益者。这两所中国内地最高学府对学生成长成才所付诸的合力,能有效增长大学生的见识,开拓认知视野,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校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创新创业资源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大有裨益。高校应积极创造培训机会、学习条件,为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烙上创新创业的底色,在专业教育的每时每刻讲创新、谈创业,从而铸造高水平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联动提供强大师资保障。优秀的师资队伍无疑可以带给学生更为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他们将创新创业的经验传递给学生,能更好地带动学生强化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专职教师较少的窘境,高校可以打造以专职创新创业教师为主体、兼职创新创业教师为补充的师资团队,借助校内外教师资源壮大现有师资队伍,聘请社会上热心教育事业、关心下一代成长的企业精英走进校园、走入课堂、走向一线,给学生进行最直接的来自社会一线需求的专业信息,引导其增强专业知识学习的信念、潜移默化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融合专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