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应急救护”教育提升职业安全素养

2021-11-28 05:30尹志军
山西青年 2021年18期
关键词:应急职业素养

尹志军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3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以及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职业安全素养,掌握应急避险、预防灾害以及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相关知识。中等职业学校要普及以应急救护为核心的安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安全素养,满足当前不断改变的社会对于职业人才的全方面技能以及素养的需求,保证学生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以及行业的前进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普及“应急救护”教育的背景

任何职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首先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一旦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意外,不仅会打击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整个行业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工作意外的发生威胁工人安全以及生命健康,给其家庭带来的严重伤害,给整体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工作风险的存在制约社会经济稳健发展,同时会增加社会总成本。

我国应急救护的主力为医生,在面对职业危机的时候,绝大部分学校工作人员并不能及时反应并做出精准的急救措施。一旦发生意外,主要采取的措施为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医生前往事故现场,很少会有做急救的,即使个别学校工作人员愿意伸出援手,但是由于其自身没有专业知识基础,导致急救措施并不恰当,非但不能减少事故对人员的影响,并且还加重了事故人员的伤害严重性,甚至威胁其生命。我国120急救从接到电话到赶往事故现场需要一定时间,很多事故人员往往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丧失了最佳的救治时间,加大了后续抢救治疗的难度。

二、普及“应急救护”教育的途径和内容

职业学校可以从立足职业安全的角度,从教育内容、教育力量、队伍建设、硬件设施、课程体系和活动载体六大方面普及“应急救护”教育,不断提升学生职业安全素养。

(一)研究职场环境设计教育内容

首先,职业学校需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普及性的应急救护教学。此类应急救护教学的内容主要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遇见或者经常发生的事故,要求来自不同专业的每一位学生均需要有效掌握[1]。同时,职业学校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相关教学。

例如针对机械加工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其介绍容易出现相关意外事故。教师为其普及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应对措施,同时提醒学生们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重视安全。机械加工行业人员需要严格根据操作规范标准工作,每次交接工作均认真观察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内容,确保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内容的安全性,落实安全、高质量生产工作。

(二)协调社会资源增强教育力量

学校是学生们学习应急救护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是提供学生们的应急救护教育的主要引路人。学校通过跟专业的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学习,把应急救护教育融入课程建设以及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不同专业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需要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应急救护知识紧密结合,确保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职业安全素养,纠正之前的错误思想。我国红十字会相关管理法文条例中表明,普及卫生救护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工作,针对不同行业工作人员的职业突发危险事故的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引导并组织事故现场群众积极参与现场救护等均是红十字会当前的主要工作内容,而一些专业的医疗器械公司作为担架、轮椅、心肺复苏模拟、除颤仪和包扎绷带等设施设备供应企业,可以担负设备使用、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蓝天等社会救援队可以与学校结成共建单位,这些力量能为学校应急救护教育和志愿者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社会支持。

有了相关教学设备,还需要提升相关教学人才的应急知识掌握的水平。应急救护教育以学校力量为主体,以红十字会、医疗器械公司和蓝天等社会救援队为专业指导和社会支持。职业学校应急教学过程中,可以邀请相关社会行业专业人员到校开展应急教学,教学形式可以是普及应急教学的知识讲座、宣讲或者是开展小班教学,让专业人员下到实践课堂中为职业学生们开展一对多的实践教学[2]。邀请社会人士到学校开展教学,可以将其在实际工作情况中遇到的一系列应急案例进行分析,吸引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应急教学的重视性,确保其正视应急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邀请社会人士到校的教学在资源限制的前提下存在局限性,学生们能够接收到最为全面的应急知识还是从其专业教师而来,需要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的教学水平。

(三)注重队伍建设夯实教育基础

学校目前有两支应急救护队伍,师资队伍是应急救护教育的基础,学生队伍“校园救护队”是急救护教育的活跃力量。学校应该组建包含校医、德育团队、体育老师、门卫和舍务管理等在内的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定期开展相关安全培训活动,让其掌握应急救护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一旦面对危险事故可以及时反应,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学校可以成立一支活跃在学校活动中的志愿者队伍“校园救护队”,他们可以由每班一名安全救护员组成的,由医务室校医担任指导老师,定期开展应急逃生和自救互救的演练,学校可以为他们配备专用的服装、袖章、队旗,明确这支队伍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宣传和普及救护知识,培训应急救护技能,立足校内开展救护活动。他们分布在学校的各个区域,是全校师生生命安全的坚强保障。

(四)加大实施投入提供硬件保障

教育水平上升的同时,应急救护硬件设施也需要完善。应急救护硬件设施不仅仅是在教学培训过程中提升技能水平以及意识培养的重要工具,也是在遇见意外情况下的强有力物质保证。学校要有效组织师生开展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必须配备培训所需的除颤仪、纤维铲式担架、履带式楼梯担架、三角巾、心肺复苏模型等相对专业的应急救护设施设备[3]。学校相关人员以及部门需要思考分析不同场所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根据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小,在学校内的各个角落分布好对应的应急救护硬件设施。不仅仅在实训大楼以及教学楼,连生活区的食堂、宿舍以及其余公共场所均需要合理配备。这些设备是学生职业安全素养提升的模拟训练道具,更是师生遇到危险时的生命保障。

(五)纳入课程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课堂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技能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途径,学校分三个层次把应急救护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安全素养。首先,普及培训,学校聘请红十字会和蓝天等社会救援队的外聘教师对新生开设职业安全健康的讲座,这是新生入学的必备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应急救护的意识;其次,学校在相应学习阶段的活动或学生参加实训实习前安排一次课程进行培训,培训更强调应急救护技能的训练,更强化应急救护和专业职业的结合,把安全教育提升为职业安全素养的培养;最后,要求比较专业,是针对“应急救护队”和各班安全委员的特训,是按照应急救护初级认证的要求进行培训的,要求人人过关,高标准的培训要求,强化了学生的知识和救护能力水平。

(六)丰富活动载体提高实践能力

学校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的参与方式切实提高学生应急救护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安全素养。学校可以每年组织以年级或系部为单位的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竞赛,比赛创设交通意外、生产车间工伤、日常活动损伤、自然灾害等模拟情境,参赛学生身临其境,实施救护,学生提高了应急救护实践能力,观摩学生聆听专家点评,现场感同身受。此外,学校可以安排“应急救护队”以备战状态参加学校所有的大型户外活动,比如升旗仪式等集会、篮足球比赛、校运会、逃生演练等,更多的时候,他们像是情境模拟,但面对学生突发的晕倒、摔伤、出血等问题,他们快且专业的救护,在赢得师生一片赞叹声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安全意识,提高了职业安全素养[4]。

职业安全直接影响了职业未来的发展前途,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学校及企业前进发展以及个人的人身安全,从多个角度以及多个方面均需要重视职业安全工作质量。不管是业者职业素养提升,还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无时无刻不与职业安全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加强学生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将来从业者的职业安全素养,发展其社会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成为我们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应急职业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职业写作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