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基层党校经济管理创新发展思路探讨

2021-11-28 08:33公保扎西
时代人物 2021年34期
关键词:党校常态基层

公保扎西

(中共黄南藏族自治州委党校 青海黄南州 81139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要素的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构建全域共享发展新格局。基层党校作为党对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加强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基础性工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如何实现基层党校的经济管理的创新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基于对新常态下基层党校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借鉴。首先,在理论层面,结合实际,深入剖析新常态下基层党校的思想理念,并通过案例探讨,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方式,使其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其次,从实践角度,根据现实需求,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剖析,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最后,从基层管理问题根本出发,在不断的发展中找到适应的方法和模式,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挑战与机遇。

新常态下基层党校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路

当前,基层党校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基层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都有直接的关系和影响。因此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管理的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和实践,而要想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首先,在新常态背景下,要想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市场经济的环境加以改善,而对于基层的教育培训机构,则应该积极的给予重视,并将其作为一种长期的战略性的投资项目,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其次,在新常态的要求之下,各级政府及事业单位也应加强自身的建设工作,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再次,要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进而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

新常态下基层党校经济管理创新目标。新常态下,基层党校的经济管理创新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现“三管齐上、三管合一”的目标;第二,促进基层党校的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米三,推动基层党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第四,推进基层的发展与社会的融合程度。在新常态的背景之下,基层院校的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基层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需求,就需要不断的对自身的经济管理理念进行更新,以满足新时期的实际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对当前的市场情况做出判断,是当下的重要课题,也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而对于这一点,也正是我国的高等学府,所必须要做到的工作内容。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日益丰富,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人”的重要性,这也促使人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2]。

基层党校经济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强化党对基层党校的领导和组织。在新常态下,基层党校的党性建设是党的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党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基层党校的党性和先进性就显得尤为关键,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就要加强对党组织的重视程度,提高党员干部的地位以及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使之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同时也要注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活力,从而推动基层党校的改革与发展。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基层的教育、培训、科研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严格地把关,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地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与进步。3.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和社会的力量来推进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

基层党校经济管理创新体系的结构设计。对于基层党校来说,其经济管理的创新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积极推进改革,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和配套措施,以保证基层党校的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方面,从基层党校的组织结构上来看,要实现党管干部的全面转型,需要在思想上转变,将党管干部的工作理念和要求与新时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促进基层党校的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从经济管理的手段上看,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经济活动,比如说建立企业的财务预算系统、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系统等,以确保项目的合理性,进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现代化进程[3]。

建立健全基层党校经济管理信息化,构建新常态平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是实现基层党校的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基层党校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和保障。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校的经济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将各部门之间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连接和交流,使各方面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探索新的经济管理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新常态下提升基层党校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路分析

完善基层党校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实现科学的管理模式。要加强对基层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基层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将其纳入教育培训的范围中,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来实施,同时也需要对相关的人员进行业务、思想和作风的培养和规范。其次是强化对基层的管理力度,使之成为一种具有约束力的行为方式,从而促进基层的发展水平。

构建合理的经济运行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第一,要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的建设进程,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二,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使之更加专业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第三,在政府的引导下,利用各种手段,如法律法规等,为企业的经营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氛围。第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改革,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4]。

新常态下加强基层党校经济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三严三实”的基本原则。在新常态下,基层党校的经济管理创新的重点是要实现“三有”的全面覆盖,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同时还要做到“四德四体建设”,即无私奉献,无一教,无以成材的基本要求。二是要注重效益的原则和方法的科学性。在新的形势下,基层教育机构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目标,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进步;第三是要讲究时效性的原则及方法的科学性。在新的时期背景下,基层党校的经济管理创新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改革,使其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并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作用;第四,要重视创新的实用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基层党校的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以及更多的要求;第五,应充分考虑到学员的需求及兴趣[5]。

新常态下提升基层党校经济管理创新的具体措施。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当前基层党校的经济管理创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新的时期下不断提高基层党校的经济管理能力,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积极推进基层党校的改革和完善,使其在实际的运行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次,要注重培养人才,使其可以胜任基层教育的工作;最后,还要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为提升整体的经济管理水平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从新常态的要求和特点出发,对于基层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改进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也是迫切的需求点。第一点,要将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根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与宣传,增强党员的责任感,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力量之大,同时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学习与借鉴,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进步。

基层党校经济管理创新的总体规划。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结合新常态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基层党校的经济管理创新进行总体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明确基层党校的定位和目标,以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过硬的人才为根本,以实现其服务人民群众的理念为核心,通过对自身的专业技能的提升来满足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从而促进其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其次是要注重培育出一支高精尖的技术骨干队伍。

加强基层党校经济管理创新的保障与配套。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基层党校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第一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使基层党校的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二要加强组织保障,对基层党校的工作人员、相关的业务部门以及上级的领导班子等,都需要明确的规定做出相应的责任和权力,并对其实施监督,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是加强经费投入,保证基层党校的资金来源,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提升人才队伍的培养上,提高整体的综合实力。第四是强化服务保障,为基层的教育、培训等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以满足学员的需求;第五,做好后勤保障,在日常的生活中,为学员的学习与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激发其积极性[6]。

通过对新常态下基层党校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常态下实现基层党校的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党校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新常态背景出发,提出了以“三核”为核心的思想理念,以“三核”为重点,以“三核”为手段,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以期能够推动基层党校的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党校常态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完善党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走基层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