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分析

2021-11-28 21:17王沛占李斯佳
绿色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数据处理管理工作师生

王沛占,李斯佳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1 引言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是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紧跟新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采用适当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引导与帮助,以实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推动高校的科学化建设。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开展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实现大学生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管理,能够帮助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大学生的行为偏好和思想动态,从而为高校建设发展带来机遇。但同时信息环境的改变和数据处理难度的提升也对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带来了挑战[1]。因此,新时代高校只有正确认识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优缺点,并不断优化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实现科学化管理。

2 简析大数据时代背景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具有涵盖数据海量性、数据结构多样化、处理速度高速化、单位数据的低价值密度性等特点,尤其是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光速处理,并且可以直接从其中提取出来对使用者有用的数据信息,有利于更高速便捷地满足管理需求[2]。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者利用大数据技术,有序深入地对大学生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挖掘工作,如智慧校园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服务,体现民主化的管理工作,更有利于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提升高校管理工作者的评价程度,有助于实现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民主化发展。

3 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

3.1 技术平台建设落后

大数据时代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保证高校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虽然已经在信息化建设方向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信息技术是新时期发展的产物,其只有不断进行优化和提升,才能满足新时代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高校建设的发展要求。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数据获取、分析、计算、存储、传送等都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并且不同环节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以高校教务系统技术平台为例,不同入口的管理平台均由不同企业研发,其数据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性,上下层管理部门数据信息的无法得到及时沟通等,都无法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整合,也会导致数据分析存在误导性,不能真实反映大学生状况,也就不利于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3.2 数据处理难度加大

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获取更加便捷,而实现这些数据价值的核心路径是数据处理,但海量的数据信息使得高校教师在数据处理上的难度加大,尤其是大量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信息都是数据处理的范畴,并且数据信息数量激增的背后带来的是数据信息质量的降低,无效数据和干扰数据的大面积出现直接增加了数据处理难度;当今时代网络资源具有开放性,各类信息都很容易进入到学生视野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型,其很容易受到负面消息影响,形成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迷失自我的行为,而高校大数据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使得学生个人的数据信息完整性和一致性较差,数据维护的不准确和不稳定不仅不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还会对其产生阻碍作用。

3.3 管理人员要求提高

当前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范畴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入手,但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高校更加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管理,过度强调宿舍卫生和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仅使得师生之间关系紧张,更由于对学习管理和大数据管理思维的缺失,使得大学生的逃课行为、课堂玩手机行为具有普遍性,导致大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传统的管理思维已无法高效完成对大学生的管理和引导,这就对高校管理队伍的要求不断提高[3]。网络安全已成为新时期各行业领域关注的重点,高校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个人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时,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意识,外加各类应用平台的注册和登录,都会使师生信息泄露并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发生,这也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4 大数据时代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4.1 完善资源配置,优化技术平台

大数据技术功能地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建设。高校要明确大数据信息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完善基础的资源配置,加大信息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做好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建设,不断优化信息技术管理平台,高效利用互联网的普及性、超链接的信息外延功能以及线上教育与数据库平台的共享模式,并确保师生个人数据信息的规范录入,从而形成系统完善的大数据共享平台,保证高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都能够通过共享平台了解到学生的思维动态、行为偏好、价值观念等动向。通过合理利用多向信息的互动传递和共享功能,突出大数据信息管理优势,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不断实现智慧管理[4]。

4.2 增强数据意识,提高处理效率

信息技术时代,海量的数据信息结构,其信息更迭速度也不断加快,为有效保证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教师增强数据意识,重视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全过程性,将所有相关数据全部纳入数据收集范围,突出大数据整合,并确保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充分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云计算模式,组建专业的大数据管理团队,强调不同数据库之间数据的融通性,以深入挖掘大数据价值,确保对大学生思想动态、行为偏好等动态预算准确,从而实现对大学生学业和行为的科学预警;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的共享性,借助大数据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实现对高校全体学生的信息收集、分析和预测,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4.3 注重顶层设计,构建权威机构

高校要有效结合高校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从全局统领角度,注重顶层设计,强调数据来源的整合管理,协调教学系统、行为系统和预警系统做好应用系统数据的统合[5]。并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现状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以有效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发挥大数据作用,推动教学研的协调发展。为保证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效用的发挥,高校要重视强化矩阵建设,做好大数据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构建权威机构[6]。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处罚力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罚违规违纪学生,以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对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自觉管理和规范自身行为[7]。

4.4 建立预警机制,确保数据安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确保所有师生和管理者都能正确认识大数据技术,为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实施打下坚实基础[8]。重视引进高质量的数据管理人才,确保其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提炼出敏感性数据,并建立完善预警机制,以提高数据利用率,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9,10]。加强大数据信息规范管理,严格规范师生信息的录入操作,加大数据信息安全教育,以保证后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减轻管理教师的数据处理难度;制定数据管理工作预案和方案,加强防火墙技术的研发和优化升级,确定数据库信息的公开等级,明确不同身份的查看等级和权限设置,做好保密规定和协议签署,以有效保护师生数据安全,避免网络暴力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5 结语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保证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重视完善资源配置,优化数据信息技术管理平台;增强师生的数据意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注重顶层设计,构建权威机构,维护高校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建立预警机制,确保师生数据安全,并根据大数据信息反馈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方案优化和更新,保证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而不断推动我国高校教育朝着更加积极、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数据处理管理工作师生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认知诊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零替换、多重插补与极大似然估计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无人机测绘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运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视频大数据处理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