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研究

2021-11-28 02:53马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28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雨课堂教学模式

马艳

摘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应运而生,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引入雨课堂构建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未采用雨课堂辅助教学班级和采用雨课堂辅助教学班级的成绩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比对分析及探讨,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雨课堂;大学计算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8-022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引言

混合式教学,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1]。教学中引入雨课堂既解决了传统实体课程不能解决的问题,又超越了单纯的网络课程,是融入线上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

2 雨课堂简介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解决方案,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快捷免费的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它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间建立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2]。

3 雨课堂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3.1 安装雨课堂

课前在教师机端及手机端安装雨课堂。首先确保教师机安装的是WindowsXP SP3、Windows7或以上版本+Office2010或以上版本,它们均支持雨课堂的正常安装及核心功能的使用[3];然后到雨课堂官网下载并安装。雨课堂是内置在PPT中的一个插件,安装好之后打开PPT便能在其主界面的导航栏中看到一个“雨课堂”选项卡,这就说明教师端已安装好雨课堂。手机端安装雨课堂无须单独下载App,只需进入微信搜索“雨课堂”,并关注公众号,进而填写相关基础信息即可。

3.2 课前推送预习资料

利用雨课堂在课前制作好预习课件,并推送到学生手机端。根据《大学计算机》中不同章节的需要,该预习课件可以是文本、图片视频或习题,并为每张幻灯片添加适当的语音讲解进行重点提醒和针对性讲解,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

3.3 课中开启雨课堂辅助授课

3.3.1 登录雨课堂、扫码签到看出勤率

《大学计算机》这门课包含理论课和实操课,在讲授理论课时通常采用PPT,此时使用雨课堂来辅助教学最适合不过。在授课前,授课教师使用“微信扫一扫”进行扫码登录,点击“开启雨课堂授课”选择上课课程和班级,如果是第一次使用,则需创建新的课程或班级。当屏幕出现二维码,让学生扫码登录,老师可通过手机端的雨课堂实时查看学生登录名单,直观反映学生出勤率。

3.3.2 开启雨课堂授课、课件同步至手机端

开始播放课件,课件同步至手机端,即老师讲授的每一张幻灯片都会通过雨课堂实时发送到学生的手机端。《大学计算机》理论课的课时有限,而其内容较多、重点、难点也不少,老师讲课的节奏也是遵循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教学计划。如果学生因忙着摘抄幻灯片上的笔记或对幻灯片进行拍照势必影响听课的节奏,而雨课堂中同步课件的功能刚好能解决我们理论课的一大需求,学生上课时可专心听讲、课后可依托同步的课件有效复习课程内容。

3.3.3 课上限时答题、反馈学习效果

为了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效果,我们使用雨课堂中的课上“限时答题”功能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使用此功能,需提前运用电脑端雨课堂插件下的“插入题目”功能来插入题目。题目模板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投票、主观题、填空题,结合《大学计算机》理论考核的题型,通常选择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这三种题型来添加题目,进而编辑题干和选项,再通过“设置”功能下的编辑栏设置題目分值及正确答案。待课堂中老师需要检测某个知识点时,转至事先设置好的题目页,通过“发送此题”至手机端,发送的同时还可设置限制学生作答的时间,待作答结束雨课堂将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可通过“作答情况”来查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使用限时答题以前,学生最怕提问这一环节,怕在老师和全班面前答错题,学生回答的积极性较低、参与度较低;而使用此功能后,题目推送到每一位学生手机端,全班都参与答题,都迫切地想知道正确答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答题互动的积极性。

3.3.4 合理使用其他功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使用“不懂”功能,反馈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在听课时碰到当前幻灯片的知识点没弄懂,便可通过点击手机端该幻灯片下方的“不懂”按钮来匿名反馈给老师,既没打断老师上课的正常节奏,也便于老师课后收集整理反馈情况从而调整后续授课过程。在《大学计算机》的教学计划中会安排一定的机动课时,机动课时主要用于解决这类学生反馈的问题。

使用“弹幕”功能,增强师生课堂互动。雨课堂把当前视频网络中比较流行且较受欢迎的弹幕功能搬到了课堂上,主要用于全班共同参与的讨论活动,只要开启该功能,学生便能在讨论过程中实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弹幕功能实现了全班学生能够“并行表达”“并行讨论”,契合了当下学生的内心需求,增加了课堂互动的时尚感,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提高了师生间交流互动的积极性,从而使讨论更为充分。

3.4 课后查看小结、推送复习资料

课程结束后,查看雨课堂向教师手机端推送的“课后小结”,能够精确地了解到本次课程数据,便于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评价及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过程。将制作好的复习资料推送到学生手机端,通过复习资料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理论课后我们推送的是习题式的理论题;实操课后我们推送的是视频式的实操演示。

4 《大学计算机》教学效果比对分析

4.1 教学效果比对

如图表1未采用雨课堂辅助教学班级和采用雨课堂辅助教学班级成绩分析图所示,为了使教学效果具有可对比性,选择了同是护理学院、同是护理专业的不同年级的4个班来进行比对。

从班级来看, 60分以下的学生最多的是2019级护理3班,占全班人数的26%;60分以下的学生最少的是2020级护理6班,占全班人数的9%。100-90分的学生最多的是2020级护理6班,占全班人数的4%;100-90分的学生最少的是2019级护理4班和2020级护理3班,均为0人即0%。优良率即100-80分的学生最多的是2020级护理6班,占全班人数的22%;优良率最少的是2020级护理3班,占全班人数的4%。最高分为90分,分布在2019级护理3班和2020级护理6班;最低分为41分,分布在2019级护理3班。平均分最高的是2020级护理6班,为72.91分;平均分最低的是2019级护理3班,为65.98分。

从年级来看,2019级60分以下的学生占参考人数的21%,2020级60分以下的学生占参考人数的14%,两者不及格的学生相差8%。2019级100-90分的学生占参考人数的1%,2020级100-90分的学生占参考人数的2%,两者100-90分的学生相差1%。2019级的优良率为8%,2020级的优良率为13%,两者优良率相差5%。2019级和2020级的最高分均为90分;最低分分别为41分和43分,相差2分;平均分分别为66.29分和67.59分,相差1.30分。

4.2 教学效果探讨

对于老师来说,首先,教学中引入雨课堂,把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很好地实现了混合式教学,并使教学无形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其次,雨课堂把学生低头的“工具”变成学习的“利器”,通过“限时答题”“弹幕”等互动教学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后,雨课堂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以数据的形式采集到雨课堂中进行统计和分析;雨课堂提供的课后小结用数据真实再现了学生参与课堂和沉浸课堂的情况,这些数据对教师诊断教学问题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同时为考核学生提供了可考量的参考[4]。

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发现,雨课堂的引入带来的以下几个功能最受学生欢迎:一是老师的課件能同步到学生的手机端,使学生在课中不必因记笔记而影响听课效果,也便于学生课后依托课件进行有效复习。二是课上“限时答题”能有代表性地反馈出课堂所学内容学生是否已掌握,或是通过答题来进一步学习;以前学生是不愿意参与答题,现在是在手机端争先恐后地答题,提高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通过“作答情况”还可以初判学生自己在班里的学习情况。三是“弹幕”的使用特别吸引学生,因为大家的所思所想都会呈现在屏幕上,所以到了讨论环节学生都会各抒己见,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在使用雨课堂教学模式时也要注意到以下几点:一是课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等。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使用“限时答题”“弹幕”等互动的频率和方式,防止因滥用、泛用致使学生过度沉浸在手机中,打乱授课节奏[4]。三是课前课后推送资料要适量,兼顾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防止过犹不及、适得其反。

5 结束语

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计 算机教学中,使教学无形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互动教学有效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行为数据实时反馈让教学决策变得数据化、智能化、科学化,但也需注意合理使用雨课堂。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教师不再单纯地进行知识教授,而成为不可或缺的学生开展学习的引路人、指导者和合作者[5]。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混合式教学[EB/OL].https://baike.baidu.com.

[2] 百度百科:雨课堂[EB/OL].https://baike.baidu.com.

[3] 雨课堂V4.0使用手册[EB/OL]. http://www.yuketang.cn.

[4] 冯振敬.雨课堂支持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4):42-43,47.

[5] 裴亚南,董亚洁,王鑫.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课堂教学互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2):50-52,55.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雨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以NCRE为指导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