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逻辑生成、精神实质及价值意义

2021-11-29 01:32鲁贵宝
关键词:理想信念责任特色

鲁贵宝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1]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引领和培育干部及大学生历史责任感,是形成担当作为意识、增强担当作为勇气、提升担当作为品质的有效路径。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造就勇于担当作为的干部和时代青年,是亟待研究的紧迫课题。

一、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重要论述的逻辑生成

(一)理论逻辑

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深刻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责任思想的精髓,另一方面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责任担当的理论。

1.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担当思想

追根溯源,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起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在出席的多种会议上的讲话都蕴含传统文化的内容:第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务实思想。务实就是致力于实在的或具体的事情,吃苦耐劳、讲究实效。《国语·晋语六》:“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传统文化这些思想,强调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务实与责任担当是不可分的,务实的出发点就是责任担当,解决实际问题离开了担当精神是难以想象的。习近平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种务实思想就是源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务实的工作态度、奉献的担当精神。第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爱国就是担当为国,心怀天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杨靖宇的“丈夫矢志,为复国兴”等,无不体现着对国家、民族的担当。这种担当同习近平反复强调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致的。第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尚勇思想。勇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如“无勇也,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视死如归”,等等。这里“勇”代表一种道义、一种逆行者无所畏惧的担当品格。习近平在谈到改革时说:“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2]他提及的“勇”与传统文化中的尚勇是一脉相承的。

2.马克思责任担当理论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过责任思想,但他关于责任和权利关系的理论以及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理论是习近平关于担当的理论来源。第一,责任和权利是对立统一关系。人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客观必然性,实践中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相应地也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3]马克思认为,责任与权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一方面权利依赖于责任,人们要享有权利就必须担当起责任;另一方面权利也受责任的制约,权利超出责任所限定的范围,则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第二,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在两层意义上理解:一是每个人维持自身生存生活的本质因素都必须通过社会中的他人来实现;二是人类本身相互之间结成的这种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整体。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4]恩格斯在为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91年)一书所写的导言中提出在对待人民公仆问题上要把握好两点:一是保证自己选举的人民公仆在坚持为人民服务时不能被随意地撤换;二是保证所谓人民公仆不再为人民服务时能够被罢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行使公权力的人民公仆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为人民必须有担当。他们关于公仆的系列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担当的体现,也是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3.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关于担当思想

(1)毛泽东关于责任担当思想。毛泽东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大家、舍小家,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反复强调责任担当。1919 年,毛泽东就提出:“湖南的事应由全体湖南人民自决之!”这一响亮的口号,不顾个人和家人安危,为湖南人民摆脱剥削和压迫奋勇而起。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又提出了“向人民负责”的工作要求,并说:“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5]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6]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选用干部问题上始终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标准。

(2)邓小平关于责任担当思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从全局上、政治上着眼,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冲破种种思想束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助推了理论上与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从而加快促进了历史前进的步伐,这个过程充分彰显了邓小平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担当精神。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因而要“杜绝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7]。邓小平朴素的话语充分展现了责任担当精神。

(3)江泽民、胡锦涛关于责任担当思想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而中国的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一切充分体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甘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江泽民号召党的干部做到“带头解放思想,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的历史责任”[8]。党的十六大,历史的接力棒传到胡锦涛手里,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面对汶川地震,胡锦涛敢于担当,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竭力挽救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强调全党要“着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9]。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强调既要注重对当代人的利益担当,又要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利益担当,真正为人民、为国家、为党担当起重大的历史责任。

总之,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对马克思关于责任担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责任担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指出:“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10]概括地说,就是要甘于担当、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甘于担当就是要有担当意识、担当情怀;敢于担当就是要勇于实践、勇于去做;善于担当就是要注重方法、注重实效,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构成了责任担当的内在逻辑。

(二)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重要论述的提出依据

1.适应世情变化,需要担当作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11]

世界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具体表现在:一是国际形势失序。当前国际上领土争端、各种冲突不断加剧,原来较多的国际准则、国际公约被无视了或失效了,一些国家动辄采取威慑或用武力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国际形势失序态势复杂多变。二是多国国内矛盾尖锐。美国国内两党之间的矛盾尖锐,种族歧视愈演愈烈;不起眼的小事都可能引发一次大的动荡,如土耳其、智利、印尼等国都发生过骚乱或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法国的“黄马甲运动”仍在持续。三是国际贸易战频发。曾经极力推动自由贸易的美国,不仅仅同中国挑起贸易战,如今同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友也发动了贸易战。四是极端主义思潮泛滥。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思潮抬头,种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泛起,而且愈来愈公开化。五是全球新问题凸显。近年来,环境气候、超级资本、网络安全、科技陷阱等全球新问题越来越引发关注。面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稳定与发展很难做到独善其身。中国坚持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新理念,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正是基于主动适应世界之大变局的需要,基于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在世界大变局中必须赢得主动权,这是习近平提出关于担当作为重要论述的依据。

2.适应国情变化,需要担当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并逐步向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迈进。然而,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未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未变,发展中的矛盾、困难还很突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教育医疗住房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必须花大力气去解决。而且,当前我国又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纵深化推进阻力增大,原有未解决的矛盾、新产生的矛盾并存与叠加。若各种问题矛盾不能得到及时、妥善地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进程、影响国家之安全稳定、持续发展。因此,责任重于泰山,迫切需要担当作为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12]

3.适应党情变化,需要担当作为

近些年来,党员队伍不断扩大、党员结构深刻变化、党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意识模糊、担当作为勇气不足、担当作为能力缺乏。针对这种现状,习近平深入研究和精准把握党内实际,反复强调担当作为这一重要而又紧迫问题,担当作为的提出具有鲜明现实依据。应当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成绩显著,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砥砺前行,然而,部分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不善为的现象也较为突出,折射出担当作为精神的缺失。习近平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13]

二、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

回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其内容极其丰富,涵盖多方面,其精神实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担当

理想信念和担当精神是分不开的,习近平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4]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担当意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学习研究党的文献及专业知识,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担当作为能力才会不断增强。习近平指出:“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15]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质,是理想信念担当的基础和前提。二是绝对忠诚于党,增强担当勇气。对党忠诚是政治标准,更是理想信念担当要求,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是增强理想信念担当的勇气。三是加强实践锻炼、增长担当才干。理想信念担当只有在实践中磨练,才会提升境界和增长才干。习近平说:“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16]四是坚持底线思维,坚守担当标准。党的干部要坚持底线思维,在做人、处事、为官等方面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

总之,习近平反复提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党章党性”“想干实干”“底线思维”等理想信念问题,明确了何为担当、为何担当、如何担当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国家民族担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各种变数难以预料,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毅然担当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民主革命时期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于不怕困难、冲锋在前、勇于献身,而新时代的这种精神再次体现在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创新担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向前推进,遇到的障碍、矛盾难以预料,“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17]41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团结奋进、切实担当实现中国梦的重大历史责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进行的伟大斗争,必须具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品质和责任能力。善于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统一起来,妥善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地方与中央、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着力提升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改革中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面对新挑战,不畏险阻,坚定信念,加强合作,抓住机遇,英勇奋战,共克时艰,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困难中勇于逆行,奋进有为。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两岸双方应该从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得到启迪,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18]习近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充分体现其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负责的担当品质。实现全体中国人的伟大梦想,历史的接力棒需要一代接一代传下去,一代接一代不懈奋斗。

(三)人民群众担当

为人民群众担当,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9]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论述的明确价值取向是为人民群众担当,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为人民群众担当的执政理念。习近平从讲政德的角度高度概括了担当作为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20]二是为人民群众担当的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的方法论。三是为人民群众担当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特点,在于“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21]。必须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坚定必胜信念。贯彻落实“亲民”“爱民”“惠民”“敬民”的理念,及时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各项改革与发展的伟大成果。

(四)党的责任担当

党的责任担当源于党的多重使命。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22]因此,他在党的责任担当问题上真抓实干,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机制及反腐倡廉等方面强化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9]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重要责任。习近平率先垂范,做到持之以恒地狠抓“四风”问题、踏石留痕地执行“八项规定”措施,重拳出击,严惩“两面人”腐败。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态势,这场伟大斗争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彰显了党的力量、巩固了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23]。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五)人类命运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国际会议上,积极倡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既展示了中国对人类命运的美好期待,又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更是符合人类命运的价值目标,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离不开共同体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与相互支持。一是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要“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利益结合起来”[24]。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又符合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二是积极投身伟大实践,习近平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果敢的担当品格,主动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多边合作,倡导多边对话,在减贫扶贫、防控新冠疫情等方面为世界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三、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重要论述的价值意义

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习近平把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比喻为一篇大文章,指出“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17]2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立足新的伟大实践,担当起伟大历史责任,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担当作为精神,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的重要论述贯穿于他的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之中,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开拓了党治理国家的新境界。

(二)实践意义

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关于担当作为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对推动“四个伟大”的进程、对培育广大青年担当作为的品质,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1.以担当作为精神,促进发展伟大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以担当作为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发展,就是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统一起来,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四个自信”,甘于担责、勇于担责、善于担责,遇到险阻逆行而上,坚持在实干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以担当作为精神,推动实现伟大梦想。以担当作为精神,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把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动权,坚定理想信念担当,努力学习党的理论及业务知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断提高实践本领,将个人梦、中国梦和世界梦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3.以担当作为精神,自觉投身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往没得到及时解决的老问题、改革发展中又产生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新情况新矛盾新特点不断出现,因而伟大斗争是严峻的、艰巨的、复杂的和长期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要主动担当作为,增强主人翁意识,直面困难和挑战,在伟大斗争中巩固国家安全和增进人民福祉。

4.以担当作为精神,推动建设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突出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意义重大。以担当作为精神,推进伟大工程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即精神上的“钙”党员干部必须补足;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反对腐败;必须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等。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在实践中把党建设成一个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责任特色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特色种植促增收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责任(四)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