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1-11-29 13:06
关键词:校园文化红色基因

王 琪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王 琪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资源、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通过深入阐述红色基因的内涵以及红色基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从分析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问题入手,提出要将红色基因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生管理、实践活动以及网络建设之中,并建立有效的常态化机制。

红色基因;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内核和精髓。准确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和特征,有助于深入领会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厘清红色基因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理解红色基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前提。要在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的基础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努力探索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红色基因的内涵与特征

基因来自医学术语,是指对生物体的基本构造和基本性能起到决定性的关键因素。红色基因,是借用术语,是指在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中的本质内涵,是对优秀革命传统、革命道德及革命作风的继承和发扬[1]。

红色基因包括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稳定性。红色基因,可以形象地概括和描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而其中蕴涵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永恒不变,并可以代代相传和继承发扬,从而体现其精神实质。红色基因,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正确的经验凝练和规律结果,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中最先进、最本质内涵的集中体现,其本身具有稳定性。二是阶段性。红色基因作为革命精神的精髓和本质,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蕴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征程中,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救国、立国、富国及强国的征程中所呈现出的红色基因,其表现形态、内涵特征以及功能作用都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2]。三是先进性。红色基因具有教育、凝聚和引导的功能。一方面,在红色基因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坚持真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开创自我;另一方面,无数的革命先烈在革命实践中都在红色基因中不断汲取奋斗力量,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勇往直前。这些红色基因在实践中对无数革命先烈和社会主义建设奋斗者具有重要的引导、鼓舞和凝聚作用。

二、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红色基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资源

红色基因,作为红色文化的精髓,不仅蕴含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同时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本质和实践经验。红色基因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以及树立正确“三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红色基因还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元化、多角度的教育资源,从而让学生从中更好地去体会、感悟和成长。

(二)红色基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价值导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方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一方面,经过历史的沉淀,红色基因蕴涵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道德传承[3];另一方面,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讲,个人与社会、小我与大我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也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内容。无数革命先烈和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的实践中,用自身证明了其不怕牺牲、为国为民的革命道德传统和革命作风,这对大学生都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红色基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导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伟大工程,从内容、规划、实现效果以及育人机制上都需要常态化建设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处不在,时时在做,但要想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入脑入心,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红色基因的融入,可以打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资源,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从内容上看,红色基因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资源[4]。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国家、民族,红色基因内涵丰富,对大学生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方法上看,红色基因更有利于从直观、实际的方式进行切入,可以更有效、直接地将学生个体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融入的手段和方式相对单一

当前,融入的方法和手段单一是造成红色基因未能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方法因素。首先,在已有的方式方法中,通常以侧重理论内容融入为主,忽略了实践融入。大多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相关课程中,对红色教育内容进行融合,但往往教育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理论内容的主动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式和途径是能够让学生达到知行统一,但如果只注重理论融入,忽略实践体会和感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其次,一些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有些活动主题不够鲜明,形式不够新颖,不能找到学生情感的共鸣点;有些活动只是停于表面,例如采用最多的就是参观,参观之前没有任务布置,参观之后没有深入讨论,学生没有深刻活动总结,往往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最后,现有的融入方式和方法还不够。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网络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模式已经走进人们生活工作各个领域,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每天必须要接触到的媒介方式。如果我们还采用传统的媒介方式,不能够占领网络的主阵地,难免落后于时代。

(二)融入的认同不足,氛围不浓

针对目前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不强问题,从大学生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大学生往往认为红色文化产生的历史年代离现实生活比较远,不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那段历史、人物和事件;其次,一些大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要比学好红色文化更为重要。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大学生的第一需要是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所以往往把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的学习放在了次要位置。另外,融入红色基因的氛围不浓。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和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同时,校园文化建设更是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然而,很多高校未能把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学校发展层面,大多都尚未形成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氛围和格局。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关键因素。教师能否在思想意识、教育理念上注重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各职能部门能否协调联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活动等方面,都对红色基因整体氛围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三)融入机制未形成常态化

只有在思想上足够重视,才能切实落实到位,并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体系。目前,很多高校针对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都有所举措和行动,但大多是碎片化的、零散的,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有效规划。通常情况下,学校往往结合重要的历史节点、纪念日和历史事件等,临时性开展融合性的活动,而不是按照已有的长期规划有意识地开展,缺少顶层设计和科学合理的规划。虽然开展了很多活动,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也没有达到持续的活动效应。

四、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把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教学

首先,把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将红色基因融入其中,是思政课优质发展的本质要求[5]。同时,红色基因的灵魂在于树立理想信念,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更有利于二者相辅相成,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把红色基因融入专业课建设,并与“课程思政”紧密联系。各门课程要主动挖掘,积极探索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在建设“课程思政”的同时,提高专业课程的育人针对性。

(二)把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建设的灵魂。只有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才能真正把红色基因融入学校发展的血脉之中。融入的方式不仅可以在学风、教风和校风上有所侧重和体现,同时也可以通过学校开展的常态化、类型化校园文化活动,有计划地渗透红色基因。我们只有不断尝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红色基因,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凝练内涵,从而使其上升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

(三)把红色基因融入学生管理

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管理,是打开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把金钥匙。思想政治教育范畴除包括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以外,还包括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学生管理是离学生最近的领域,在学生日常管理的点滴中,最能够有效地渗入育人因素。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指导、思想交流及心理疏导,是最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并引领、帮助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环节。在这样重要的环节中,将红色基因融入其中,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其更加接近红色文化,并对他们自身直接产生影响。

(四)把红色基因融入实践活动

实践是一切正确认知的来源。融入红色基因要建立在大实践观的基础上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大实践观”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实践活动。课堂不仅包括思政课的课上、课下实践活动,还包括各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依托各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锻炼的有效平台,能够让学生达到学、知、信、行的统一。第二,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实践活动。通过学校对红色基因融入的顶层设计,科学合理地开展各项全校覆盖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红色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实质。另外,通过学生社团等自治性组织,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发现。社团活动在为融入红色基因提供可能的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自我教育、淬炼、发展的平台。第三,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外社会实践。学校要积极与政府、企业对接,建立教育基地、实训基地和实践平台。依托学校、家庭、社团以及各类基地,使学生走向社会,并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其在反复实践过程中去体会、感悟和成长。

(五)将红色基因融入网络

伴随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网络的优势也日益凸显。网络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极速扩大宣传和学习范围,增强学习效果。但另一方面,如果不能主动占领网络的主阵地,不良信息和言论也会利用网络的优势对学生产生误导。建立红色基因的新媒体网络信息平台、宣传平台、微信公众号以及校园官网专题版面等,能够强化红色理论宣传的感染力,增强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和动力。

(六)将红色基因纳入常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落实和实现。高校只有将红色基因的融入和继承工作纳入学校的顶层设计,才能保障其有序、科学、合理推进。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等各级主体都应该提高对红色基因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增强认同感,避免使整体工作呈现碎片化,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长期规划,有效提升融入工作的实效性。

[1] 李英林, 赵双双.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2): 55-59.

[2] 艾琦, 张亿罕. 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初探[J]. 新西部, 2018(18): 128-129.

[3] 刘丹. 论红色基因的传承与践行[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5(1): 25-28.

[4] 王伟, 刘家桂. 传承红色基因与实现中国梦[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2): 11-14.

[5] 龙飞.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与传承红色基因[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11): 40-42.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6.023

G641

A

1674-327X (2021)06-0090-03

2021-08-31

王琪(1987-),女,辽宁阜新人,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叶景林)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红色基因
Frog whisperer
红色是什么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红色在哪里?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追忆红色浪漫
基因
基因搜索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