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2021-11-29 14:26徐永其翟仁祥宣昌勇葛红星
山西青年 2021年16期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能力

尼 倩 徐永其 翟仁祥 宣昌勇 葛红星

(1.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2.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新潮流不仅仅给我国包括研究生在内的高等教育事业注入了一股清泉,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及观念[1]。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本科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给予了较高程度的重视,如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大力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如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等多单位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学生不仅能够在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竞赛中锻炼并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学校或社会往往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甚至创业启动资金等[2-4]。与之相比,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作为一支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的队伍,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5-6]。然而,国内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还不完善,且研究生质量与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措施,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代我国高校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整体而言,我国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比较欠缺。由于社会和高校对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不够重视,重点培养的还是研究生科研水平,甚至是科研论文的发表等,繁重的科研任务导致研究生没有精力、没有动力进行创新创业相关的工作。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本科生考研的目的是想通过提高学历来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对当今的市场形势认识不足,要想落实创业教育,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市场中,必须要有可以作为支撑的创业实践平台,然而现在并没有健全的创业平台体系和政策,创业本身的高风险以及不确定性,这都使他们望而却步。

高校创新创业环境文化氛围仍需大力加强营造。在当今国内外,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在高等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利于调动广大青少年学习进步的积极性,也能唤起研究生创新创业源动力。因此,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高校教育中日益受到关注的“i+”“创客中国”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相关的大赛活动,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并不十分清楚,甚至可能不愿意去了解,更遑论参与。

高校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相关体系建设尚未完善[7]。对研究生来说,课程教育仍然是最重要的培养方式之一。当前,一些研究生课程教育显得有点形式老旧,往往更容易偏向理论教育,却不重视相关实践教学。这也导致了目前的实践教学可能难以如实地反映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双创教育与相关专业发展及学科建设的结合还不够紧密,这也导致双创培养相关教学活动可能因为缺乏与专业相关及学科建设的实践教学而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国内研究生培养期间,鲜有跨专业或者跨学科交流的机会,甚至可能没有机会交流。相反,国外跨专业或者跨学科交叉交流往往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举措。因此,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部分高校为了创造跨学科交流机会,可能会通过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等方式来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教育与其相关的实践教育结合不紧密[8]。实践教育有助于激发人类创新创业能力。英国一流大学都在不断地加强学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如剑桥大学实践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高端人才的典范。国内虽然也提倡产学研深度融合,然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加强创新创业培养和实践教育的无缝衔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如搭建更多实践教学平台,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作为产业教授。以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二、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是新时代创建新型国家的根本任务。创新力是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各行业乃至不同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可能都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争夺。研究生培养是本科生继续深造和升级。高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但是当前国内各高校在研究生的“双创”能力培养方面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这就迫切需要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为国家输送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作为科研主要组成部分,提升其培养质量将有助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高校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有助于解决当前研究生就业难和难就业的问题,也是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内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至于硕士毕业人数屡创新高。因此,硕士就业市场日渐饱和以及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很多硕士面临着拿到学位可能就失业的残酷局面。在此形势下,只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切实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和创业动力,才能持续壮大研究生创业群体,解决就业难、难就业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民族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国民社会满意度的提高。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也是新时代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市场就业环境日趋严峻。原本具有知识优势的研究生也面临着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高校培养体系必须做出调整、优化。只有完善培养模式,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提升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措施

(一)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导向,建设研究生课程教育体系。首先,必须对研究生培养方案作出必要调整和优化,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打造一流课程。其次,创新还需要脚踏实地,并非臆想。只有基于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符合实际的新观点、新想法的才叫创新。在课程体系中,理论基础课程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增加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讲座,有助于研究生一定程度上了解并掌握世界最先进的成果和进展,激发其创新激情[9]。

(二)构建多学科融合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研究生迸发创新性的火花,开阔眼界,转变为新型思维模式。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可以提供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之间学术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每个研究生的潜力,为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提供动力[10]。参考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的理念,国内高校可鼓励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实际问题,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最终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其次,在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兴趣小组的过程中,重视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生组合,尤其是在理工类学生的团队合作中,加入管理类学生可能会极大地促进团队的提升。另外,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一批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管理能力的一流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

(三)优化协调培养机制,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首先是高校内部的协同机制,高校中的多个部门,如研究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和科创园等需联合起来共同推进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工作,引导研究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相关比赛。其次是学校与外部企业的联动机制,学校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1]。因此,必须加强实践与理论科学育人相结合。这就要求学校和企业开展深入的切实合作,如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教育中去,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和研究生实践基地等平台,能够使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地得以提升,在实践中逐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近几年,“科技小院”等研究生实践平台,不但鼓励研究生将毕业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此得到了实践锻炼,而且更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开辟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12]。

(四)营造社会环境,加强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校园环境建设。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深入推进教育制度综合改革为契机,加强学科、专业与创新创业培养的融合程度。因此,高校必须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并鼓励教师真正参与到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工作中。如组织学科竞赛时,高校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以及在校园张贴标语等形式充分宣传相关活动和政策,并充分调动研究生积极性,加强培养创新意识[13]。

四、结语

目前,国内多数研究生仍秉持着以学术标准为主的培养目标而严重缺乏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时代“双创”浪潮中,提高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意义极其重大,国内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当及时做好调整和优化。通过完善研究生的课程教育体系、构建交叉学科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增强研究生在当今社会的竞争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猜你喜欢
研究生创新能力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