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和财富管理研究

2021-11-29 16:04殷治平张智超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营销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发展

殷治平 张智超(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互联网的运用使得社会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各行业也因互联网的发展出现较大变革。在金融行业中,互联网信息化使得在金融发展过程中,信息的处理与交流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引出一些值得重视的行业问题。对此,当前社会急需运用有效的行业政策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结构问题,并对财富管理的研究加以重视,以此来促进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

■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投资金融的创新表现

(一)普遍性与便利性

互联网金融的运营以网络信息为核心,作为一项普遍运用的信息工具,互联网促进了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使得社会个体也能够近距离接触有关互联网金融信息。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社会大众能够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的运营过程,并且能够对部分环节进行自我编辑,例如股票、基金等,在互联网金融的实行下,相关企业以能够给予大众更多接触金融信息的机会,从而为其提供有效的发展机遇,促进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化发展面向全体群众,能够引导大众参与到金融发展中,这也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普遍性特点。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引导更多的人参与网络金融管理,并拓展了参与者的发展条件,扩大了网络金融的实际利益,为提高群众的资产收益提供了便利途径。

(二)投资金融数据信息化

信息化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核心特点,信息化的金融投资有效降低投资过程的实现难度。金融行业的信息化能够在保障发展稳定的基础上,减少其环节的复杂性。互联网金融占据社会中较大的资金投入,且资金并非独立所有。另外,互联网金融的数据信息化有利于分类管理工作的运行,例如在记录工作中,针对同一项金融项目,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能够准确、高效地对客户信息进行记录,并且确保其隐私性。因此,实现金融创新的信息化,维持了当前金融发展过程中运营结构的稳定性。

■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情况

(一)网络金融的发展

与常规的金融运营模式不同,网络金融的发展与运行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经济流通的过程更加简易,且具有安全性。正是由于网络金融的优秀特性,其正在以稳步向前的趋势不断发展。首先,互联网金融的运用与发展,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优势,市面上已经逐渐出现例如手机银行、手机钱包等产品,网络金融的发展引导大众利用网络来进行经济流通,因此交易方法的高效率也是有目共睹,且随着相关网络支付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模式更加便捷。此外,相比于现金支付,互联网金融影响下出现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实现个人账户的资金交易,提高交易过程的便捷性以及安全性。

(二)线上理财的普及

线上理财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功能之一,该功能将大众作为服务对象,引导大众将资金运用于线上服务中,并从中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利益,以此来提高社会大众的经济水平。以现阶段线上理财的功能为例,创新金融方式,如手机银行、股票、债券以及基金等都是线上理财功能的服务产品,且随着互联网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功能性服务产品的种类逐渐丰富。大众也能够从中实现自身的财富管理,例如对自身所有的线上资产进行干预,实现利益化、科学化的财富管理模式。

■ 影响金融创新以及财富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缺乏监督力的互联网金融

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表现来看,尽管政府向金融行业投入了足够的人力以及物力资源,并通过有效制度来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但当前互联网金融中一些行业仍然缺乏监管力度,例如线上理财的安全监管、财富运营的监管等,这也形成了当前影响金融行业创新的难题。以基金运营为例,尽管金融行业中基金的分类明确,但开设基金的相关企业缺乏对基金涨退、基金明细的监管工作,导致其内部出现灰色地带,降低了金融行业的可信任度。且随着网络水平的持续发展,企业的基金财富管理脱离管辖范围,该现象的起因在于企业缺乏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更侧重于资金的营销方面,导致企业金融的规范性无法得到保障,最终影响到内部金融运营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二)难以控制的网络金融风险

网络金融的风险漏洞随其发展逐渐出现,在以互联网金融为背景的金融创新以及财富管理中,网络信息的安全缺陷使得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出现障碍。首先是企业金融在网络方面的安全风险,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具有开放性,由于网络尚未全面智能化,以至于网络仍然以工具属性为主,这就导致网络金融在运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攻击,致使其系统安全出现漏洞,从而影响到资金安全。此外,不法人员妄图通过互联网金融所掌控的大众信息来获取经济利益,且由于网络金融风险难以管控,因此信息泄露的问题频频发生,例如通过病毒来进行信息盗取。由于网络金融风险难以管控,导致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创新受到严重阻碍。

(三)线上理财缺乏优化

当前有关金融行业的线上理财发展尚未完全,且大部分线上理财的优化以扩张销售功能为主,忽略了使用者的需求,以至于无法体现出网络化线上理财模式的优势。而当前部分金融行业中所使用的线上理财功能,仍然以有关理财产品销售推广为主,正是因为该模式与普通的线下理财活动没有太大差异,导致线上理财无法发挥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功能,尽管其服务功能的效率较高,但大多数用户仍然会选择结构模式较为成熟的线下理财活动。因此,线上理财的运营模式缺乏优化,使其功能特点无法得到发挥,影响了金融行业的发展。

■ 当前社会优化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以及财富管理策略

(一)提高风险管控力度

针对互联网金融运营模式的使用,首先需要保障其服务功能的安全性,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行业用户对互联网金融服务的认可。首先是网络安全方面,企业为确保内部信息的隐秘性以及服务工作的协调性,可以通过建设相应的用户征信体制,即通过完善用户信息,借助网络平台的功能性,保障金融运营的公正,防止投资赖账、逃账现象发生。其次,企业针对金融信息的准入环节,建立相应的审核体系,对参与金融活动的每一位成员进行鉴定审核,以此防止运营过程中不良事态的发生。而针对互联网金融与线下工作的协调风险,应当加强对协调过程中管理工作的重视,设置信用体系或者资格认证体系,确保金融活动中资金交接的数据得到记录,防止资金窃取的现象发生。

(二)加强规范化网络构建

为确保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服务能够得到有效创新,需要完善并加强互联网的规范性建设,减少恶意行为发生。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是,网络无法做到全面公开,尽管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服务安全,但用户无法在操作过程中了解某金融活动的实际状态,以至于无法及时做出正确决策。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用户违约的现象频频发生,有关企业无法精准定位用户的信用问题,且部分用户的身份信息无法得到确认,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此,实现互联网金融网络信用模式构建的规范化,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重要途径,例如设置金融活动,对用户进行实名制管理,保障活动参与的规范性,以此来确保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营。

(三)提高网络金融的入关高度

针对复杂的互联网金融态势,确定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方向,并优化财富管理的实施方法,行业内必须实现金融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规范有关金融创新的政策行为,以此来达到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目标,优化行业入关标准,通过提高资本的准入质量,减少后续创新与管理工作的压力。首先,明确行业发展底线,提高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要求限制,防止大量资本涌入行业,导致金融行业市场崩溃的问题。其次,加强对网络金融活动的限制力度,减少不良企业金融活动对用户的危害,政府需要严格控制网络金融的准入标准,防止恶性金融服务活动对行业产生影响,并且对无保障财富管理活动进行打压,结合信息化优势,提高国内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可信度。

■ 总结

互联网信息化作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创新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当前金融行业更需要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效果完善并发挥,无论是金融创新,或是有关金融的财富管理,相关企业以及政府都需要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制度建设,并加强工作的优化力度,提高人才的技能水平。相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国内金融行业能够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猜你喜欢
金融信息化发展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月“睹”教育信息化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