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

2021-11-29 16:04吴丽红私立华联学院
营销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汽车

吴丽红(私立华联学院)

■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上升,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汽车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汽车产能、销量、经济效益总体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连续三年汽车产销量数据逐年递增。汽车市场迅速扩张和汽车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急需大量汽车营销服务人才,同时对汽车营销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才能满足汽车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具备掌握汽车行业相关知识、熟悉汽车结构、营销理论、技巧,紧抓汽车行业发展市场特点与需求,加快培养具备汽车专业知识能力以及高素质的营销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发展的关键。

■ 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发展现状

当前,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是汽车类独立一个专业,重点专门培养汽车从业人员销售技巧、营销手段及营销服务,掌握相关汽车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熟悉汽车维修保养、三包索赔、营销实训等专业常识。因此,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在教学中需注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开展校企合作双元制育人模式人才培养。笔者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情况分析,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发展受客观因素影响存在以下不足。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足

国家“十三五”规划先后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改革,对高职院校学生应注重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基础,践行职业教育发展。汽车类专业作为我国工业发展产业,对人才培养不可忽视。随着汽车工业技术不断更新,要求汽车营销从业人员需具备较高素养,熟悉汽车各部件构造,不断学习创新,才能满足销售专业需求。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立足定位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培养合格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优秀人才。然而,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人才培养定位仍然停留于传统机制,导致教学方面存在不足。一方面,学生虽然能够在校期间掌握更多知识,但课程繁杂不精且占据时间多,往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另一方面,理论课程安排较多,实训课压缩大,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不熟练,导致大部分学生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满足实践需求。

(二)教学内容因循守旧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不断发展,汽车营销相关知识技能也在不断更新。首先,“十三五”国规教材逐步完善,但有些教研室主任、教师在教材选择方面仍然停留在以传统教材为主,导致教学过程中教材专业知识比较落后,跟不上汽车市场发展变化速度,与现阶段企业中所需工作岗位要求并不衔接,出现学生到企业后仍然需要进行一到两年学习,增加了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其次,部分学科教材知识点内容抽象、结构单一、实用性不强,加上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形势不乐观,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基础薄弱,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造成负面影响,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和运用。

(三)校企合作机制不乐观

校企合作是现阶段高职发展的关键,教育部在“十三五”规划中,对高职教育进行改革,倡导高职是培养符合新时代技能型人才,要求各高职院校应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企业需要什么样员工,学校就培养什么样人才。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是汽车类专业发展的前提。所以,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结合企业的工作岗位来培养,是推行校企合作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发展的基石,对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据调查资料分析,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探索校企合作,执行过程中出现部分企业考虑资金成本原因导致参与度不高,双方的合作仅仅表现在签订协议上。如部分企业认为学生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基本能力,很难满足岗位需求,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时,需要重新培训,造成资金成本增加,为了遵守协议约定、节约成本,部分企业出现提供工作岗位给学生实习与实际学习专业不符合,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专业技能很难得到提高。

■ 完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一)培养市场需求人才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人才培养应把企业岗位、市场需求作为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修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结合汽车行业对营销岗位需求标准培养相应的人才。首先,完善高职院校教学理念,教师日常授课模式是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发展前提,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教育者,应具备双师型专业知识能力和相关技能,在日常授课中能将汽车发展动态、市场行情波动、最新汽车技术和有关汽车发展新动向融入所教课程中,使学生了解汽车市场行情,掌握相关营销知识技巧,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其次,教师应根据授课进度计划内容适时转变教学模式,对于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学生,在日常授课过程中采取互动式课堂授课,锻炼学生营销口才,如汽车销售技巧课程授课,在讲解如何向客户推销这辆汽车问题时,可以采用模拟教学方式,教师将本知识点需要掌握的问题课前在黑板列出,然后分组讨论,让学生扮演汽车营销人员,模拟销售实际场景,设定学生就业工作中会遇到的困难场景,由学生本人加以思考、应对锻炼销售技巧,使学生对营销技巧有更好的认知及掌握。最后,优化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设计,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走访调查企业岗位性质,借助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开设的专业课程尽量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确保人才培养立足市场需求。

(二)立足创新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材一般是教研室主任、教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设选择相应教材,由于当前出版社多,教材内容参差不齐,选择一本具有创新性教学内容的教材非常困难,导致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需求滞后。因此,一方面,在选用教材时应制定严密的选用原则和程序,特别是专业技能课程内容更新较快,在教材选择时关注教材的适用性与时代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鼓励双师型教师自编教材,联合企业、行业专家参与编写,将现阶段汽车营销与服务的新知识融入教材中,使教材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教材编写的逻辑性。保障企业岗位需求与专业教学能够相互衔接、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与岗位相匹配,这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三)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十三五”规划中,高职院校创新教改机制是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育人机制,基于工作岗位机制培养专业性人才,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彼此共赢。一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对学校专业发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有了明确定位。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对岗位需求及职业熟悉掌握,大大节约了岗前培训成本与时间。因此,高职院校专业发展要进一步完善与企业间的合作机制,开展更加全面的实践教学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不仅是高职教育一种育人模式,更是学校与企业相关者之间的资源整合。所以,校企合作开展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途径之一。首先,学校应成立专门负责与企业进行对接、管理校企合作事务的部门,依照现有的法律法规与合作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将双方之间的权责和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条例进行明确,推进彼此之间的规范发展。其次,学校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如本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与广州洪榜集团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广州洪榜集团先后在学校建设汽车产业链实训中心,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学生进行汽车销售技巧、销售口才训练、汽车专业理论、保险理赔、网络营销手段等相关工作岗位进行点对点培养,自校企合作开展以来,先后培养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就业率达100%,实现学生毕业及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企业在学生日常授课中,适当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深入课堂开展讲座培训,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

■ 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新时代背景下汽车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高职院校对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市场需求,结合院校自身专业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发展,提高职业院校在教育领域中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汽车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