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优化研究

2021-11-29 08:42张晓燕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院校优化职业

吴 红,张晓燕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a.化学工程学院;b.工商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140)

新教师培训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重要环节,是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落实“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具体措施。江苏省教育厅依托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对全省高职新教师开展培训,具体包含新教师岗前培训和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项目等(以下简称省级培训)。同时,各高职院校也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新教师培训方案并实施,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处于省校协同背景之下。在此背景下,省校培训如何分工协作才能取得最大协同效益,如何优化完善基于高职院校的新教师校本培训成为各高职院校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对江苏省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开展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以上问题的优化措施。

一、优化省校新教师培训分工协作

省级新教师培训工作由省高职师资培训中心牵头组织,旨在提高新教师综合职业素养,在总结近几年江苏高职新教师培训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高职新教师能力特征、现状水平进行调研统计、组织专家论证,对新教师培训项目和内容进行再设计,目前设立培训内容和模块如表1 所示。

表1 江苏省高职院校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项目培训模块与课程内容[1]

对表1 中主要内容和教学单元进行分析可知,培训项目和内容归属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范畴,与各高职院校开展的新教师培训内容上会有一定的重复,因此,省级培训与校本培训分工协作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使受训新教师通过培训获得最大收益。

就省级培训而言,省高职师资培训中心是省级培训的牵头组织,在教师培训方面具有多种优势,如培训方案的顶层设计、师资力量、培训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省级培训项目应侧重在职教理念、职业教育政策、职业教育改革、名师团队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班级管理等内容开展培训,特别是针对全省新教师的一些共性和关切的问题、普遍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培训,起到引领与带动的作用。

就校本培训而言,校本新教师培训应在个性化培养和长期培养上做文章,应重点针对每位新教师入职来源(企业、高校、其他等)、所学专业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引导新教师树立主动发展意识,指导新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开展教学见习提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技术技能,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形成专业能力的螺旋上升通道。

二、优化新教师校本培训

高职院校是新教师培养的主体单位,应担负起新教师培养的主体责任。基于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和文献梳理,需要在培训理念、培训方案、关键环节、培训方式等方面对新教师培训进行优化。

(一)优化新教师培训理念

开展新教师培训应树立教师培养的整体观和长期观,即教师的培养不是短期培训就能完成的,而应当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同样,新教师培养也不是短暂地入职培训就能完成的,而应当基于新教师所处阶段进行培养。目前,对于教师职业生涯阶段研究的理论有多种。早期的研究者福勒认为,教师职业生涯根据关注指向的不同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教学前关注,这一阶段是职前培养期,重点关注自己;第二阶段:早期生存关注,此阶段是初次接触实际教学的实习阶段,重点关注自身的生存,包含关注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第三阶段:教学情境关注,此阶段包括生存关注和教学情境关注;第四阶段:关注学生,这一阶段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和需要[2]55。另一位研究者休伯曼将教师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入职期(教师教学的第一至三年,这一时期可概括为“求生和发现期”)、稳定期(时间大概在工作后的第四至六年)、实验和重估期(大约在工作后第七至二十五年)、平静和保守期(在教学的第二十六至三十三年左右)、退休期(时间为教学工作后的第三十四至四十年前后)[3]。综上所述,结合多位研究者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新教师入职以后3 年内是入职期,此阶段是新教师认识与转变教师角色、适应学校环境、努力提升教学能力、站稳讲台的过程,也是教师感受到较大压力的时期。因此,应当以3 年左右为时间轴,对新教师培养进行系统性规划,分阶段培养,每个阶段有具体、限定性培训目标[4],从而为教师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新教师培训方案

优化新教师培训方案首先应从优化方案设计流程开始,目前高职院校的新教师培训方案设计大多依赖学校已有资源进行规划设计,缺乏对新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和科学有效的设计流程,因此,应优化新教师培训方案设计流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新教师培训工作小组

建立由校领导、职能部门、教学专家、企业专家、新教师代表等组成的新教师培训工作小组,承担新教师培训的组织、领导、实施、评估等工作。将新教师代表纳入新教师培训工作小组是极为必要的,大部分院校新教师培训没有将新教师代表纳入培训工作小组成员,使得新教师培训工作从组织层面无法及时倾听新教师的反馈和声音,不利于提升培训效果。因此,建立新教师培训工作小组应选择培训积极性高、沟通能力强的新教师进入培训工作小组,通过新教师代表将新教师关于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纳入培训方案和实施过程,有助于优化新教师培训方案、组织与实施。

2.开展新教师培训需求调查

目前已有研究者或高职院校对新教师培训需求开展调查研究,大多以高职院校新教师和新教师培训项目管理者作为调研对象,调研结果对于优化新教师培训方案、调整项目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具有参考价值。但仅仅以新教师和新教师培训项目管理者作为调研对象,难以全面地反映培训需求,而较为全面的新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可从五个方面开展:基于组织气氛的培训需求、基于知识技能的培训需求、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需求、基于意图的培训需求、基于个体因素的培训需求,[5]对以上需求进行调查后,开展需求评价,形成综合性的新教师培训需求。

3.多方研讨确定新教师培训内容

在确立新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多方研讨,人员包含新教师培训工作小组、资深教师,师资培训专家等,必要时可邀请企业专家、校外同行参与,通过分析培训需求、对需求进行分解、重组、确定新教师培训的内容和优先序列[4],形成新教师校本培训方案,如表2 所示。

表2 新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三)新教师培训的几个关键环节

1.以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培养为先导

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培养对新教师的职业素养养成是极为重要的,既影响着新教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识,也影响着新教师未来的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从而塑造未来技术技能人才的品德与质量。因此,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应以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培养为先导,在其入职期内开展连续不间断地培养。入职初期以认识和理解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育道德等为要点;入职中期以感悟和体会职业理念、职业道德为要点;入职末期以强化、践行职业道德、职业理念为要点。新教师职业理念、职业道德的培养还要注重通过教学实践、企业锻炼来培养。通过一系列培训活动,使新教师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地位作用、培养规律,让新教师明确所承担的教育责任,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争做“四有”好教师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以增强新教师适应性为切入点

新教师在入职后会面临适应教学、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新教师入职初期,应通过向新教师介绍学校历史、文化、规章制度等内容,使新教师熟悉教学、科研管理制度,了解评价、奖励、职称晋升政策。向新教师介绍所在学院、教研室人员,消除他们对环境、人员的陌生、紧张感。此外,二级学院领导的关心也能够体现人文关怀,缩短新教师适应期,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教学、人际关系、环境等,较好地融入学校。

3.以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为重心

教学能力无疑是教师综合素质中核心能力之一,也决定了新教师能否站稳讲台、建立教学工作的自信心和坚守教学岗位的决心。因此,在新教师入职3 年培养期内,应围绕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进行有序、重点培养,包含入职培训期间的教学规范、教学规章制度的学习;教学见习期间的观摩听课、试讲;名师、团队指导,指导教师的指导,教学设计与实施讲座;教学反思与总结;参加教学竞赛等。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富有职教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的培训,通过3 年不间断地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实践、反思、总结,提升其教学能力。

4.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驱动力

职业生涯规划是新教师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组织新教师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可使新教师建立个人发展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明确实现路径和具体措施,从而在目标的引领下增强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将外在培训引领转变为内在驱动学习。要引导新教师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结合个人实际能力、兴趣、特长、人格特点,制订相对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尤其要做好入校5 年内的生涯规划,要明确5 年的总体发展目标、分年度目标与行动策略,从而为个人发展增强驱动力。

(四)优化新教师培训方式

从新教师校本培训调研结果来看,培训方式单一,交流互动不足是导致新教师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因此,建立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培训方式是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的重点优化方向。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属于成人阶段的学习,根据成人学习心理学,成年人学习的核心特征归结于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学习的建构性[5],成年人的学习要将学习内容与其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在培训者的引导下理解、对话和反思,进而内化为新的知识、思想、经验,为后续转化与改进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动力与资源。新教师培训方式要更多地采取参与式培训,如讨论式、观摩与研讨、微格教学、试讲、教学相声、角色扮演、企业实践锻炼等形式,这些参与感强的培训活动由于其实践性较强,受训教师感悟深,因此,更加受到新教师的欢迎,培训效果也更好。

(五)优化新教师培训环境

在新教师培训工作中,要注意优化培训环境。对于新教师而言,培训是学习成长的过程,属于教师发展的范畴,而组织发展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教师的发展起着支持作用,这方面的具体措施包含减少新教师第一年的教学工作任务[6]127,如建立新教师第一学期(年)教学见习制度,向新教师提供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源、媒体资源,支持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等。通过优化培训环境,形成支持新教师成长、发展的氛围,从而优化新教师培训效果。

三、结 语

兴国必先强师,从时间序列来看,新教师培训处于教师培养的前端,培训成效不但对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更进一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对于新教师培训,省高职师资培训中心和高职院校应各自把握培训重点,分工协作才能发挥协同效益。高职院校应优化新教师培训理念、培训方案、关键环节、培训方式、培训环境、培训特色,从而优化校本培训,提升新教师综合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院校优化职业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