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劳动观的深刻意蕴
——基于价值观、时代性和践行路径的三重维度解读

2021-11-30 09:04李宗芮
关键词:劳动人类精神

李宗芮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考察人类实践、社会关系、劳动价值等诸多问题的重要范畴。作为学经典、用经典的典范,习近平的劳动观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和现实内涵。他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1]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无不向我们展示,劳动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方式,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历史不断向前延伸的必要因素。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关键阶段。深刻阐释习近平劳动观,对我们立足当下,联合全国劳动者发扬团结精神,全面推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共同理想同远大理想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劳动精神: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观之维

习近平的劳动观,是他创造性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又一典型。习近平强调,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2]。习近平的劳动观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基于客观劳动条件和环境,创造性地将富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劳动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结合,从价值维度上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当代形态之一。

第一,提倡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遵循马克思主义一贯的劳动价值观。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推动了人自身的发展。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党工作的落脚点,回答了在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满足人民的发展要求,也回答了是否还需要继续劳动创造的问题。习近平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3]劳动是维持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本行为,也应是人类在精神层面自我发展的“生活的第一需要”[4]。这种活动方式就是人通过改造自然和社会,使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被满足,人类社会在此基础上不断进步,同时,人的本质力量得到进一步的证明和拓展,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展现的过程。所以,人类的劳动活动一方面创造了富足的生活资料,使人享受物质上的幸福,另一方面也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精神资源,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幸福属于劳动者”,就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实现劳动者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不断增强获得感,使劳动本身的人本意蕴在理论角度得到印证和诠释。

第二,阐述工匠精神,集中诠释劳动者行业态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单纯依靠劳动力资源优势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已成为历史。尤其在当前疫情常态化的影响之下,国内外的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在这种情况下,工匠精神的提出是建设创新型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要求的必然结果。工匠精神的原意是表达在制造行业里精雕细琢的工作理念。2017 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把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下对工匠精神的再提升。在与浙商的谈话中,习近平强调要以工匠精神推动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考察山西本地企业时,习近平又勉励职工发扬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做出贡献。在2020 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将工匠精神阐释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5],并将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工匠精神是对社会主义劳动者行业精神的高度体现,是新时代对劳动者提出的更高的境界要求。

第三,阐述劳模精神,集中凝练劳动者精神境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是改造世界的必要性活动,“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习近平从劳动的基本内涵出发,结合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劳模精神,以此丰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维度。劳模群体是工人中的先锋群体,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认同劳动和劳动者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将劳模称为“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7]。他始终站在历史和人民的立场上,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强调劳动创造历史、创造未来、创造一切辉煌成就。他历来关心劳模、重视发扬劳模的榜样作用。在福建时期,他曾填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赞扬焦裕禄精神,专门撰文《高风亮节、一代楷模》悼念曾共事的全国劳模吕玉兰。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注重劳模的引导作用和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提倡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劳模精神。他把新时代劳模精神总结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并明确指出:“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目的是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8]

第四,强调厉行勤俭节约,体现尊重和保护劳动成果。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在近现代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优秀革命传统。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费用的最低限度——和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总体来说仍不能完全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经济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在实现共产主义的征程中,勤俭节约仍然是不可缺少的社会风气。习近平经常强调,不论社会和国家如何发展,人民生活如何充裕,都不能放弃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思想,要“以刚性的制度制约、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活动,并且将勤俭节约提升到危机意识高度。2020 年,习近平做出重要批示,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要有危机意识,特别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敲响了警钟。这是尊重劳动成果、塑造正确劳动观念的重要举措,其推动全社会将尊重和珍惜劳动成果作为共同的价值标准。倡导勤俭节约并不是要回到“凭票供应”的年代去“缝缝补补”,而是倡导绿色健康的劳动观,正确看待和对待劳动成果。勤俭节约的要义在于“勤”和“节”。从开源的角度理解,要勤于劳动,勤于思考,勤于奋斗;从节流的角度理解,要培养取之有度、用之有度的合理的劳动方式。勤俭节约能够推动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生产的产品更加充分地发挥效用,大大减轻环境和资源压力,促进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也能够使劳动理论更富有人文属性和历史底蕴。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之维

共产主义的实现以劳动解放为前提条件。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劳动不仅仅代表着狭义上的简单物质利益交换活动,更重要的是广义上的、由人类劳动所展现并推动的客观历史世界。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劳动的分析话语提供了广阔和现实的视角,为世界劳动者构建大联盟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引导。

第一,构建面向全人类的劳动平等观。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加速了生产国际化格局的形成。在这种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主权的独立性面临着严峻挑战,不同国家劳动者的政治和社会权益也会面对不一样的客观状况。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极易加剧国家与国家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对此,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全球治理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10]习近平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出发,强调“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不仅难以为继,也有违公平正义”,主张以开放取代保守,以平等取代歧视,以对话取代对抗,树立关于人类整体的和谐劳动观和公平利益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共享共赢的经济秩序和劳动秩序,在劳动技术领域和经济方面融合发展,让发展中国家得到应有的权益,缩小差距。习近平指出:“主权原则不仅体现在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内政不容干涉,还应该体现在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体现在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实践应当受到尊重。”[11]523应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推动全球多极化发展,提倡各个国家共同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广大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提升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第二,提倡营造稳定安全的国际劳动环境,构建世界新劳动格局。稳定安全的世界格局,是人类有序劳动的前提,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前提,也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前提。如今,和平与发展依旧是时代主题,困扰全世界的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恐怖主义依旧盛行,和平稳定的劳动环境无法全部得到保障,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秩序的巨大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劳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但劳动安全问题依旧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共同打造新安全格局,关系到全人类的福祉。当前,虽然谋求和平发展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但是,世界依旧难称太平,生产生活秩序也依旧无法得到根本性的保证。习近平指出:“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兼顾当前和长远,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释放社会创造力。”[11]542只有国家之间加强国际合作,各自切实承担责任,共同倡导安全理念,共同深化国际安全机制,消除安全争端,才能为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创造和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提供良好和安全的环境,确保人类生产劳动有序进行,让生产的成果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序流通和交换。

第三,创造形成新型人类劳动发展理念。习近平始终站在全人类角度,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他指出:“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12]谋求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和各国人民的奋斗,世界平均生产力水平持续发展,人们平均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虽然世界经济整体呈良好态势,但威胁人类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维护世界稳定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另外,习近平始终坚持提升世界市场开放程度,提倡实现国家和地区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多数国家的积极响应,就是因为这一构想能够顺应人类和时代发展大势,基于全世界人民对发展的共同追求,强调不同国情、不同政体的国家间以互商、互利、互惠为原则深化各个层面的合作,谋得最广大人民的共识。在共建、互惠、开放、廉洁的基础上,以促进多方经济增长、推进各国民生改善为最终目的,让世界各国共同享有发展成果,让各国人民都享受富足安康,成为实现人类发展的共同现实路径。

第四,尊重不同文明形态下的劳动,谋求多元化繁荣。文明是人类生产劳动的成果,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劳动方式会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人类文明成果,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13]中国自古就有“百家争鸣”“和而不同”的思想传统,求同存异是中国的传统发展理念。习近平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11]543习近平将继承中华传统同当前人类发展的现实需求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对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需求的准确把握,为处于不同文化之下的全世界劳动者提供了巨大的目标凝聚力和价值凝聚力。一是树立包容多样的文明观。相互尊重是不同民族和国家相互交流的前提、互鉴的基础。“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14]468二是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特征中获得启发。全世界各种文明在相互交融,必然为劳动提供重要的创新动力。三是在文明交流中善于博采众长,去粗取精。历史表明,文明是具有巨大包容性的。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14]470要致力于实现人类在劳动过程中跨语言、跨地区、跨文化交流,为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人类共同劳动奠定深厚的人文基础。

三、劳动的民族意义与民族特征:诠释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践行路径之维

习近平的劳动观扎根在民族大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实践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民生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蕴含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伦理向度。习近平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6]习近平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脱贫攻坚和共享发展的战略举措,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概念浓厚的民族使命和特征。

第一,将劳动作为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我国的扶贫工作从救济式扶贫到精准扶贫,积累了丰富的扶贫经验。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注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功能,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我们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鼓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增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17]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消除贫困的最根本力量,需要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共同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单纯依靠政府和社会的资助不能达到持续性的和最优的脱贫成果,摆脱贫困状态的着眼点在于贫困地区人民自身的劳动实践,让贫困人民实现自我脱贫,成为自己命运的决定者。2015 年,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针对“怎么扶”的问题,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依据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分别通过发展生产、异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等方式,分类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要兼顾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要充分激发劳动者自身的劳动意愿,提升劳动本领,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实现自我脱贫。习近平多次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智”代表教育、文化和技术,以“智”扶贫就是利用知识改变命运,强调身体劳动的同时头脑也要“劳动”,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的精神面貌,让人民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彰显劳动的魅力和劳动者尊严。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契机,充分运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各地创新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当地社会生产力,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努力做到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使劳动成为真正解放人和发展人的活动,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础。

第二,构建共享劳动理念,诠释劳动正义。劳动作为维持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动,蕴含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11]214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以来,就始终在追求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在几代共产党人和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人民充分共享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成果,共享内涵也从经济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共享”与“发展”相互推动,互为前提。我国从积贫积弱的状态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是落实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和共同富裕本质内涵的集中体现。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发展中汇聚十几亿人的伟大力量,创造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劳动共建的过程中体会劳动成果的共享。为此,我国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重要举措,在全社会建立真正的共享制度,诠释好社会主义的正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应当摈弃陈旧的劳动观念,赋予劳动概念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指出:“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18]社会主义共享价值观,既涵盖了对劳动成果的分配公平,又涵盖了对劳动过程正义观的描述,开创了人类关于正义和平等的新理念,体现了对社会公平公正的新认识。只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体面劳动,享有公平地获得社会资源和公平地获得发展的机会,才能从根本上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把共享发展理论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力量,真正践行以人民至上、全民共享为核心的共享发展理念。因此,共享发展理念的前提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劳动,其伦理依据就是实现属于全体人民的、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第三,树立绿色可持续劳动观。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应有之意,是习近平劳动观的鲜明特色。习近平始终重视生态与发展问题,高度关注生产劳动方式。其一,科学认识到了生态对劳动的影响。人的劳动是一种物质实践活动,处理好与生态的关系,关系到劳动本身的实际状态。习近平指出:“当前,因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化解过剩产能等原因,一些企业和职工遇到了种种困难。越是这样,越要发挥职工群众主人翁作用,越要关心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和职业发展,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实好。”[19]生态状况,既决定了劳动环境,也决定了劳动前途。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对劳动的影响,才能够寻找一种可持续的劳动生产方式。长期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遗留的生态问题愈加严重,反而成为限制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历史反复证明,我们对自然的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0]。尤其在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物质生产力,极大加剧了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尖锐矛盾。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是树立和谐自然劳动观、建立健康可持续劳动模式的重要尝试。现实已经充分证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成功发展道路,在人类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共存,展示了符合当前人类生产力状况的最优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探索了一条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更加浓厚的生态关切,妥善、科学地处理了绿色劳动同民生保障的内在联系。

四、总结:人民群众是习近平劳动观的根本着眼点

习近平劳动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他始终强调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重视充分激发人民的内生动力,发展生产,提高社会生产力;他注重从劳动人民那里总结劳动精神,重视在体制上确保劳动人民的政治地位,为劳动人民探索劳动正义路径。同时,习近平劳动观始终将人作为劳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劳动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享有更加美好生活。习近平劳动观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深化了其伦理意义和时代价值,又是对“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具有高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人类性特征,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践行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引,也必将为指导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如何真正紧扣民心这一最大的政治问题提供科学的答案。

猜你喜欢
劳动人类精神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人类第一杀手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