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学生工作结合的路径探讨

2021-11-30 10:39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陈平海高德朋
河北农机 2021年6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高职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陈平海 高德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一方面是面临新的社会思潮的冲击[1]。当前社会不断涌现的新鲜事物对学生思想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的局限性,不再完全符合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是思政教育的自身属性造成的困难。思政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一类,存在着复杂性、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2]。在授课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敷衍学习的情况。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更多的注重对学生的学科知识的传授,这就导致部分情况下出现一定的思政教育的缺失。在这一前提下更需要高校利用好互联网,充分发挥网络的优越性,提升学校的思政教育能力。

1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开办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更低,学校更强调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的结合。从而促进两者之间的平稳发展。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会被贴上不爱学习的标签[3]。思政教育的内容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个体思想的教育。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我价值,并对自己的价值加以肯定,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坚定学习信心、把握学习要素、理解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充实自我。同时高职院校通过思政教育和学生工作的结合,还能够将思政教育推广到学生中去,让学生明确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最终统一学生思想,树立远大目标。

2 前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和学生工作开展面临的挑战

2.1 固有观念和新思潮的冲击对抗

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对于思政教育的整体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一部分是教师导致的,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教育只是政策引导课程,不存在实际的教学意义。同时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教育的内容过于空洞,于是多采用敷衍的态度授课。而另一部分的偏差则是学生的自我认知差异。在学生的长久的学习过程中部分阶段,思政教育内容仅作为主要内容的补充,这就导致学生养成了思维定式。加上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整体的思政教育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种新事物的出现,传统的思想观念面临着互联网思潮的冲击。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十分容易受到外来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在这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传统思政教育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已经不能再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4]。这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改革,以契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2.2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

传统教育观念中,思政教育。往往是通过教师的知识倾斜作为学生的思想引导,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上来。但是这种传递式的教学模式缺乏吸引力,加上思政教育的整体内容缺乏吸引力。导致整体课堂效果偏差,没有达到老师的理想。这是由于对教学主体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教育的主体不是教师,而应该是学生。只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才能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保持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产生意识到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学生在进行思政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就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价值观导向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

2.3 学生意识形态管理上的挑战

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能力较差,综合素质能力需要提升。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等原因,自我学习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下,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常出现一定的教育落差。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导致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不高。一方面是学生容易受网络信息的影响,从而无法坚定价值取向。难以正确衡量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这导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难以就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纠正,不能够保证学生思想上的统一。这不仅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会让学生未来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偏差[5]。

3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学生工作结合的措施

3.1 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

先进的管理制度是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做好思政教育和学生工作的保证。首先是做好考核制度的管理。将任课老师的课堂管理工作、课后指导管理工作的统筹发展做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开展考核。同时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校内管理机制,充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相关机制和制度的方式,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同时,维护学生的利益。对学生的自我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从行为的统一逐步扩展到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6]。只有良好的习惯才能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效果,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

3.2 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础,进而有效地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中,也需要授课教师将思政教学内容融合进来,从而构建立体的思政教学模型。想要构建起完善的教学模型,首先是需要授课教师将自身课程和思政教学内容进行适配性研究,将专业课程和思政教学内容结合,弥补思政教学相对单一的缺陷。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授课方式和授课时间上进行调整。一方面是授课时间上,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可以打破时间上的限制,让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参与到思政教育的学习中去。而授课方式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进行改革,丰富授课形式。通过情景化的展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而专业课和思政课的结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打破等措施,能够不断地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型,让教师能够在不断地教学过程中,构建起立体化、多方位化、全方面的教学模型[7]。

3.3 构建思政教育移动网络平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思政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基础的传播方式。通过学校的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工具,对学校的最新信息进行传递。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实时发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信息。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思政教育中去。同时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建立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到教学内容,减小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隔阂感。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还能够通过移动网络平台来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分享传播的广度,让思政教育的核心知识能够不断地传播,在潜移默化中统一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在授课阶段,教师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提升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评价、作业的布置和修改以及成绩的公布等,优化学生的教学体验,让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依托移动平台进行资料查询、成绩查询等。

3.4 提升教学工作的互动性

传统教学工作是老师传递、学生接受,是一种较为单一和单方向性的课程传递形式。但是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和学生工作的结合应该是有机的,并且是存在着一定的互动性的。客体需要有较高的参与度,才能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保持专注。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是需要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提升和学生的沟通强度,让学生能够完全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另一方面是在课下阶段,需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强度,通过课外沟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够参与到思政教学过程中去,确保了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知识体系的一体性。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的学习中去,才能够保证学生保持学习的效率和主动参与性,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4 结语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在教学过程中互联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事物均具有两面性,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针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的课程开展过程中。互联网思潮的影响导致了学生难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这种前提下,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型,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打下了基础。虽然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开展不理想,但是随着互联网水平的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互相学习,一定能够给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