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育人

2021-11-30 08:42冯建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学科

冯建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材委“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出版《当代主体教育论》《生命与教育》《教育的人学视野》《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当代道德教育的人学论域》《回归本真:“教育与人”的哲学探索》等。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明远教育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

日常用语中,教师被称为“教书匠”。这个称谓虽不好听,但反映了大众对教师工作的印象是“教书”。有时候为了强调育人,会把“教书”与“育人”联系起来。这样做,其实潜意识里把“教书”与“育人”分开了。实际工作中,如果一个教师申报“教书育人”奖,必须有一些关心学生之类的感人事迹,好像育人主要体现在这方面。因此,“教书育人”奖常常颁给那些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教书的教师未必能够获得。说身边这些事情,旨在表明大众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就是教书,而且教书与育人是分离的。韩愈那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名言,也表明了这个意思。因为能够“传”“授”的只有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传授不了的。

这一观念的形成始于近代。古代个别教学,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负责,责任是全面的。加之,古代的知识没有分化,教师用没有分化的知识对学生发展负全面的责任。近代班级授课制下,师生组合方式发生了变化,多个教师共同对一个学生负责,每个教师所负的只是一个方面的责任。学科的分化,使每个教师只负他所教学科的责任。与古代相比,每个学科所负的责任更为狭窄。发展到现代,不仅师生组合方式没有变化,而且学科越分越细,越来越在学段中下移。教师通过学科教学培养人,而且培养的是知识人,这已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因此,现代社会的教学以学科为载体,传授学科知识,掌握知识成为教学的唯一目的。新课程改革之前,我们把教学目标定位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就是知识教学观念的典型表现。教材以知识点呈现,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理解知识点,教学的方法主要是讲授,考试以纸笔测验考知识,总之,是以知识为核心组织课程和教学。

新世纪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三维目标”取代了“双基”,试图改变学科教学知识化的状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比“双基”更全面了,它强化了“过程与方法”中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更强调了以前忽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三维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念,如“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应该说,这对于改变以前只教知识、教“死知识”,是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也看到,“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体现程度不一,体现得最好的是“知识与技能”,最差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实施三维目标时,似乎变成了三个东西,而不是一个有机整体。

教育是育人的,人是一个整体,我们很难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人进行分解。作为一个人,为人处世,体现的是整体素养,不是某个方面。我们常说,一个有知识的人,未必有素养、教养。这说明,知识与素养、教养不能画等号。我们培养完整的人,就是要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经过专家的研制,我们已经有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这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每个学科、每门课程都要思考自己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能够做些什么?贡献些什么?也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每个学科中的落实问题。这是每个学科、每门课程独特育人价值的体现。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已经提出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各门课程的核心素养。

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核心素养,还是高中的学科核心素养,都不同于“三维目标”,不仅体现在素养之“核心”,还体现在它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这个整体不只是课程核心素养的几方面是一体的,还体现在素养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课程核心素养中,没有知识、技能等单一的方面,但不是排斥知识,更不是不要知识。知识不是素养,但素养离不开知识。知识是教育活动中促进素养形成的养料。知识能够转化和融入到素养之中,就像盐溶于水,虽然有盐,但已经看不到盐的存在。

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抓手是课程,着眼点是课程素养。也就是说,每门课程把课程核心素养落实了,立德树人的任务就能够完成了。因此,我们要以课程素养为核心,思考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问题。

如果教学只是掌握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讲授甚至是机械训练的方式完成。但素养的形成比知识掌握更难,它必须把知识教学融入到素养形成中。为此,需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和教学的综合性。素养是综合的整体,所以,课程与教学要强调综合性。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在每门课程中都要求留出10%的跨学科的内容,就是要落实素养的整体性。义务教育作为人生打基础的阶段,课程本身就应该体现整体性,强调课程之间的融合。在教学中,必须开展基于主题的大单元、大概念的教学。二是教学的实践性。知识不是素养,但知识、能力等在实践中通过解决问题等运用后能够转化为素养。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实践活动,突出在生活中、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让学生像科学家搞研究一样经历这个过程,通过知识、能力等的综合运用,促进课程核心素养的形成。

总之,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基于素养本位的课程教学,更突出育人的本质,它使教师不再是只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編辑 _ 李刚刚       配图 _ 陈孟宇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教书生涯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走”着教书,点亮孩子的心灵
在山里教书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