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赋能到使能:促进深度学习的博物馆课程开发

2021-11-30 08:42高筱元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展品丝路课程设计

高筱元

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博物馆为教育赋能,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的不足,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使学习者能够跨越学校的边界,以更加灵活、生动的学习方式,建立起知识与社会的连接,学会自主学习并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使能的过程。从赋能到使能,博物馆课程的开发起到了升级传统学习的作用。

赋能:

设计人馆“对话”课程,促进深度学习

博物馆具有完整、综合、系统的特点。我们在设计博物馆教育课程时强调开放性,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按照符合学习规律的逻辑,为学校教育赋能。课程设计打破学科界限,突破展览局限,对博物馆展览主题进行重构,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知,从“灌输知识”变为“激发思考和互动”,促进深度学习,让博物馆与学生真正发生交流。最直接的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与博物馆开展一场“对话”,在“对话”中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的自豪感,启发他们去探寻展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通过不断“对话”重新认识已知,获得新知,从而搭建学生个性化、系统化的知识框架。这样的课程设计使学习变得更深入、更牢固、更关联、更完整。

以比较常见的“沙盘展”为例,在河南洛阳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城楼展厅内,陈列了一个1:800的隋唐洛阳城大型沙盘模型。由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项博物馆教育活动:根据沙盘提供的信息,假设隋唐洛阳城复现,进行一次时空穿越之旅,手绘一份“洛城一日”游历地图。地图要有主题和关键信息,如主要宫殿、主要城门、城市主要水系、重要的名人住宅、一些有趣的“坊”、主要的“市”等;选择的点彼此间要有一定的联系,然后给游历路线取一个名字,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交流。

这样的活动设计有利于学生将历史知识带进历史实景中,在任务完成中去主动探索、理解、思考,激发学习的能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使博物馆展览起到促进深度学习的教育作用。

使能:

设计创意输出课程,培养高阶思维

博物馆课程学习的方式灵活多样,强调真实情境,重视探究学习过程,以有效推动学习由“知识为本”向“素养为本”转变。学生核心素养集中体现在思维的提升,其关键性表现是使学生具有迁移和创新能力,这是一个使能的过程。博物馆学习为培养学生的这种“高阶思维”提供了沃土。我们着眼于以下几种方式设计博物馆课程,促进思维提升。

一是绘制展品手账。让学生寻找一件自己感兴趣的展品,把它画在手账本上,尽可能记下所有关联信息,如历史信息(年代、地点),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二是记录参观手账,创新性讲述博物馆的故事,可根据逻辑性和框架,对博物馆故事进行重构与组合。三是设计博物馆文创产品。如在参观首都博物馆后,学生自选主题,用毛猴、景泰蓝砂画、画瓷等形式,为产品制作“事实档案”,介绍产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不为人知的细节。这种课程设计有利于生成学生的“高阶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思维和生活经验。

从赋能到使能:

设计学习形式,突破思维框架

博物馆教育活动可以为学校教育赋能,从赋能到使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如何把学生带入学习状态呢?我们认识到,一定要突破思维框架,打破传统的“我说你听”的博物馆学习形式,变为“我们在交谈”新的学习形式。

近年来,单纯的学校教育或独立的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思维框架已经开始被突破,博物馆常常寻求与学校合作,设计开发教育课程,如系统化的博物馆课程。这类课程融合学科知识,教师将上课地点转移到博物馆里,学生结合展品进行学习。博物馆也会在节假日或周末开设专门的教育活动,如开设专题讲座。科技类博物馆会开展一些“自然与科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

在课程设计方面,我们探索了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以游戏的形式设计教育活动。比如,我们在设计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教育活动时,根据丝路大地图的展板,设计了一组“一带一路”游戏活动,模拟丝路上的商贸之旅,沿途互设关卡进行闯关。关卡设置要求从丝路历史、地理、文化、文学等角度,反映丝路历史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以丝路上常见的贸易品为得分置换物,其中丝绸和钻石最贵重,蚕丝和棉花最便宜,茶叶、毛毯价格居中。每通过一个关卡进行买卖和置换,最后完成旅程。

二是学生亲自设计展览。这是一种逆向思维的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深入思考学习的全过程。在策划设计展览前,教师引导学生自问以下几个问题:当人们看到你的展览时,你希望他们从中得到些什么?当他们看完展览时,是否可以获得这些?展览主题的吸引力在哪里?展览设计的专业程度,是越高深越好,还是贴近生活、贴近社會生产实际的方式好?经过这样的引领后,学生的展览设计立足于实现展品和知识对接,和参观者“对话”。这种课程设计将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是促进“意义共建”的新型学习方式。

从学校教育到博物馆教育,从赋能到使能,学习并不受限于学校;同样,学习也不受限于博物馆。我们的教育正是通过这种学习情境的改变,唤醒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引领他们学会在未来生活中持续学习。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题式实践活动课程集群的开发与实施”(课题编号:CADA170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编辑 _ 张晓震

猜你喜欢
展品丝路课程设计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CCMT2016展品预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