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研究生教学督导体系构建研究

2021-12-01 03:38董发勤谢鸿全杜小静周小波尚丽平
关键词:督导研究生教育

董发勤, 谢鸿全, 杜小静, 周小波, 尚丽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强调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任务要求。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1〕。面对新时代和新要求,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深化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学督导作为质量管理与监控的有效手段,对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立足高校发展新阶段,树立研究生教学督导体系建设的新理念,构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框架体系,明确研究生教学督导内容,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对于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研究生教学督导体系建设的新理念

(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高等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重要指示批示和《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关键环节质量监控与督导,守正创新,对标育人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育人新途径新举措,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以OBE理念为遵循

教学督导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尊重教学规律、服务立德树人、提高质量的原则,既督又导,不仅体现刚性约束,更加注重指导与服务。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适用于人才培养各环节,包括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和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等〔2〕。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以学生参与度、学术贡献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来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反馈至管理部门和培养单位,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改,确保研究生培养沿着设定目标发展。

(三)以校级督导为主导

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级最新教育政策文件精神,加强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管,强化对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检查、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评价,加大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查力度,全程参与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及论文评阅等各环节,避免学位注水,确保学位含金量。校级教学督导重在监督、检查与评价。

(四)以院级督导为主体

二级学院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单位,导师是第一责任人,要强化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主体意识,确立质量保障的主体地位,完善评估体系,建立健全院级教学督导机制,构建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学院、院级教学督导和导师三个维度,对招生考试、导师指导、课程教学、实习实践、科研训练、学位论文、毕业就业、用人单位反馈等关键要素进行全过程、全周期质量管理与督导,以便持续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高层次人才需求。院级教学督导重在指导与引导。

二、研究生教学督导队伍建设

教学督导功能的发挥,首要前提就是要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督导队伍。学校要加强教学督导聘用与管理,根据学科、专业构成情况,确定督导委员名额,督导委员从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中聘任,保证教学督导委员会的组成具有广泛的学科代表性,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年龄结构优化、业务能力强的教学督导队伍。学校要高度重视督导委员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及自我教育与管理,加快推进教学督导队伍转型升级,定期组织督导专家校内学习研讨、校外培训调研,提升督导队伍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督导业务培训。如,各校高教研究与评估机构应定期编制《高教信息参考》等文献,汇集国家及省(市)最新教育政策文件、全国示范高校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形成浓缩的学习样本,教学督导委员会以工作交流群或者召开专题学习会等方式进行学习研讨,加强高教研究对教学督导的理论支撑与思想引领。

教学督导应始终坚持服务导向,以服务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服务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根本宗旨,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严格要求自己,提高监督和指导能力。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履行教学督导的神圣职责与使命,做到“思想先进、改革先行、业务过硬”〔3〕。如,2020年春季学期由于突发疫情,各高校认真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教学督导超前适变,积极应变,攻坚克难,迅速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加强自我教育与提升,实现与学校同向同行,与教育教学同行,与师生同行,有效实施线上教学督导工作,实现了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驾护航。

三、研究生教学督导的运行机制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建设

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应由校级教学督导委员会和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组构成。校级教学督导委员会应由学校聘任,校长颁发聘书,委员会设主任2名,由主管研究生教育副校长和主管本科教学副校长担任;下设2名副主任和若干名督导委员。设立教学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挂靠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校级教学督导委员会应实行例会制度,主任(或受主任委托的副主任)负责召集和主持督导委员会会议;根据工作需要,经主任或副主任提议,也可临时召开督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商讨、决定相关事宜。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组由各学院聘任,对学院负责,根据各学院实际教学工作,院级督导组由学院管理人员、在职骨干教师、教学科研水平高的退休教师或校外专家担任。结合学院工作,由学院组织召开教学督导专题会议,并邀请对口联系校级督导参与。

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该校修订了《西南科技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明晰了校院两级教学督导职责,强化了沟通联络机制,形成了全校统筹、统一组织、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稳步推进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新格局。各学院(部、中心)在《章程》基础上制定(修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监督与指导,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深入推进质量保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这些制度的出台,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关系,科学划分责任与权利,通力合作,上下联动,整合资源,构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体系提供了明确的制度保障〔4〕。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增强了督导工作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在内部形成“管办评”分离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督导工作的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确保了督导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创新督导模式,明确督导职责

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着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管办评”分离,立足学校发展新阶段,加快完善符合校情、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助推器”作用,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研究生院要实现高效率综合式的管理育人模式,根据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健全完善有关制度,加强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落实各环节主体责任。教学督导委员会是对全校教学秩序、教学状态、教学过程及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评价、指导、咨询的组织机构,应独立于研究生院之外挂靠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等机构,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联络协调和支持保障等事宜,尊重教学督导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确保督导结果客观、公正、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都以深化内涵、提高质量为目标,相互独立又协同并进,形成系统合力和整体效力。

校院两级教学督导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提高质量核心任务,推进“督教督学督管”三位一体的督导内涵向纵深发展,采用综合督导、常规督导、专项督导、随机督导、跟踪督导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制度与执行、教师与指导、课程学习、实验实习、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等各个环节以及师德师风和校风学风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督导。

要明确教学督导职责,即对学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对学科、专业、课程和教材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检查并提出建议;深入研究生教学一线听课,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督导、评价;对考试(考核)过程进行巡查,对试卷进行抽查评价;对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答辩、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进行专项督导,并对毕业论文定期抽查;对学校教风、学风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和监督评价;检查监督职能部门及学院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工作;参加各类教学评奖、评优、评估等与教学督导相关的工作;定期反馈督导信息为学校持续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参考。通过职责明确教学督导职能定位,就会增强教学督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畅通督导反馈,形成质量闭环

高校要建设教学督导专题网站,加强校院两级督导工作信息交流,定期发布督导工作通报,聚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强化质量意识,推动整改落实,形成持续改进的PDCA质量闭环。注重督导结果的运用和反馈,建立校院会议交流反馈制度、校内OA通报制度、工作群内反馈处理机制,督促整改落实,完善学院分类评价考核和评价激励机制,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源配置、学院评优的重要依据,把培养研究生的质量作为对学院、导师评价的重要标准。在守住底线的同时,坚持高线引领,善于运用督导激励,及时发现、总结、推广教学过程中的先进典型;以问题为导向,形成“督导—反馈—改进—跟踪”闭合循环,构建可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使教学督导抓落实、促整改、增实效作用正持续显现,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态势。

四、研究生教学督导的主要内容

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既要兼顾学科专业,又要服务学校长远发展,形成学校管理层面共性问题督导、学科专业层面精细化督导的教学督导体系架构。校级教学督导将主要精力放在关系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事项上〔5〕,重点推动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文化建设,督促落实研究生导师价值引领与人格塑造责任、实现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改进教育管理、优化教育决策、指导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院级教学督导则以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为重要抓手,优化学科布局,完善课程结构,贯通本硕博课程体系,注重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着力培养研究生科学素养和学术道德,增强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研究生课程教学督导

要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首要标准。校级教学督导以面向督导分管学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及研究生院立项资助建设的课程等为主,随机听课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以随机抽查专业课为辅,重点从意识形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任课教师师德规范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督导,院级教学督导以专业课为重点督导对象,检查教材的选用、学科知识的前沿性、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及教学效果的改进,有效破除本硕课程内容同质化问题。通过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深入观察和了解课堂教学状况,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并提出意见或建议,为学校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提供决策信息,指导和帮扶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听课过程中发现的优秀案例要及时反馈至研究生院及学院,以分享推广,共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机制应实现研究生课程教学督导全覆盖。

(二)研究生培养环节督导

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应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之处,细化流程、压实责任,做好关键环节记录归档,力戒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流于形式〔6〕。校级教学督导通过监控论文撰写整个过程,评价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师与指导、学生科学研究态度和学术创新性、资料归档质量等,严格学位授予管理规范。院级教学督导通过参与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及时发现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反馈至学院、导师和学生,督促并指导其及时改进工作。研究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作,影响质量的因素复杂多样。研究生教学督导应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包括招生考试、分类培养、教师队伍、导师指导、学科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7〕对研究生导师评价包括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作风、知识涵养以及潜移默化的人格品质等方面〔7〕。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机制的建立,就是要加强学术诚信文化建设,规范学术道德行为,杜绝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行为,营造崇尚创新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保证学位含金量,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分阶段专项调研

除常规督导之外,根据学校部署和工作需要,教学督导应分阶段、分批次、有重点的进行专项督导与调研。建立学期初、期中、期末教学秩序督查制度,督查教学管理组织、教学环境、教学保障、教学运行情况;查阅相关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资料;抽查学生作业、试卷;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教师和学生诉求,发挥学生、教师、学院、管理部门、学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问卷调查,进行教情学情调查、分析与研究,为学校顶层设计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如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之初,因为疫情原因,各学校全面开展线上教学,西南科技大学教学督导在第一时间通过钉钉平台对全校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线上教学的效果和困难、研究生线上学习的体验和获得感,并撰写分析报告,为学校改进线上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结合国家最新政策要求,根据学校部署安排,下一阶段将抽查研究生毕业论文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四)师德师风督导

教学督导常规工作就是深入课堂随机听课,这种方式便于教学督导对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治学态度等方面有更直观的了解和判断,对师德师风可以起到直接的监督作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对师生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利于教风学风建设。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发现、挖掘和树立先进典型,深入细致全面了解典型事迹,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激发教师奋发向上,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人人讲师德、重师德的氛围。

各高校要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强化教学督导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帮扶,系统开展实施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计划、教学名师观摩课活动等,研究确立师德修养核心要素,纳入师德考核与评价体系。结合教师培训实施师德教育,在研究生导师培训等专项培训中加入师德教育专题,并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师生涯全过程,全方位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将立德树人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

五、展望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对高校教学督导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要持续完善研究生教学督导体系,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入研究与实践,结合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督导现状,问题主要在于教学督导队伍建设薄弱,教学督导信息化平台缺失,教学督导文化未形成。要破解这些“卡脖子”问题,未来就要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研究、实践:

(一)督导队伍转型升级

尽管各高校已经建立了结构优化、素质精良的教学督导队伍,但是随着学科建设与发展、专业增加与调整,督导人员数量有限,加之知识更新较慢,教育观念滞后等原因,导致督导专业覆盖面窄。有些督导人员没有博士生导师经历,在督导博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督导力量明显薄弱。研究生教育突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而有些高校督导队伍中没有校外知名教授或优秀企业家、行业知名人士等人员参与,督导人员选聘渠道单一,没有形成校外与校内相结合的选聘方式。因此,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关键要做好人员遴选工作,把好人员选聘关,拓宽选聘渠道,更加关注学术型、管理型、教学型人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人员相结合,增进横向交流。

要高度重视督导培训对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的意义,建立督导人员常态学习制度,形成督导培训长效机制,明确培训内容、形式、方法和途径,加强教学督导工作研究,提高站位,巩固成果,创新发展。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了冲击,也给研究生教学督导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教学督导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大量的重复手工劳动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信息获取、采集、处理、反馈还存在延迟或滞后问题,与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不相适应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督导管理科学化、现代化、集约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督导信息化管理亟待提上议事日程。

(三)督导文化建设

教学督导在实践运行过程中权威弱化,导致部分教师对教学督导存在抵触心理。研究生教学督导在进行督教时重“督查”轻“引导”,尤其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由于评价指标不健全,教学督导自身政策素养有高低、学科背景有差异、教学学术水平有不同,导致教师对督导评价结果不信服,甚或出现教学督导对同一教师评价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降低了督导人员的权威性。〔8〕教学督导检查、评价职能进一步放大了教师这种抵触情绪,这一现象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难题,这就需要教学督导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一切工作围绕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进行,以服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标,构建服务型教学督导组织,〔9〕形成引导、激励、约束、平等合作的教学督导文化,让教师感受到教学督导是可以信赖的朋友,是常态的合作伙伴。

猜你喜欢
督导研究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