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人工育王在优良品种选育中的作用

2021-12-01 05:39龙关林
湖北农机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蜂蜂王哺育

廖 亚 龙关林 李 华

(贵州高原绿光蜜蜂蜂业有限公司,贵州 纳雍 553300)

1 人工育王的意义

中华蜜蜂属于我国广泛分布的蜂种,目前的中蜂饲养处在人工饲养或者半人工饲养的的状态当中。土法饲养的方式基本上只能在蜂群分蜂期或者是自然交替蜂王的状况下来由工蜂进行自然王台的建造,会在很多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实施中蜂活框饲养的方式之后,可以很好地提升实现人工培育蜂王、人工分蜂和适时地取蜜,能够对蜂群的繁殖率,也能够实现对中蜂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蜂王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蜂群的繁殖质量和产蜜量,实施活框饲养的中蜂群可以采用人工育王的技术对蜂王培育的优质量进行保证,让蜂王可以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能够更好地维持好强大的群势,提升整个蜂群的抗病能力[1]。

2 人工育王技术的应用

2.1 蜂王哺育群的选择

中蜂人工育王技术对于周围的环境、蜜源植物和蜂群情况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对中蜂的发育情况关注就可以看出,在育王的过程中,要保证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保证蜜源植物的开花流蜜,这样才能对蜂王的健康性进行有效地保证。在人工育王的过程中一定要观察好周围的环境,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选择优良性状的蜂群作为母群。蜂群的优良性状主要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分蜂性弱,能够起到维持强群的作用,并且有着非常强的抗病能力,群体采集能力也比较强。一般同等的环境条件影响之下,工蜂需要保持有出勤早且归巢晚的特点,这样才能实现蜂群采集力提升的现象;二是抗巢虫和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能力较强。在蜂场中,如果对于疾病没有足够的的抵抗力,就会影响到蜂群的健康性,因此需要对选择抗病能力比较强的蜂群,将其作为培育蜂王的哺育群;三是性情温和且抗逆性比较强的蜂群,这样的蜂群比较便于开展检查和哺育等管理和操作。(2)培育优质蜂王的群内条件。

2.2 蜂王培育的操作技术

(1)有目的地选择种用雄蜂。要保留好育王场地周围能够维持大群且抗病能力强、采蜜能力比较强的蜂群中的雄蜂,也可以选择性状优良的蜂群来培育种用雄蜂,让蜂王在雄蜂房中产卵培育的雄蜂就可作为父本。在春季的时候,蜂群一般都会进入到快速增殖的时期,要强化饲喂,适当做好保温工作。在对雄蜂培育的过程中,非种用的雄蜂蛹就要及时做好割除,当雄蜂开始出房的时候就要着手培育蜂王[2]。

(2)选择好哺育群。对于蜂王来说,在幼虫期所得到的蜂乳数量会直接影响到蜂王质量的优劣,因此对于哺乳群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开始移虫的前一个星期,需要在蜂场中选取优良性状的蜂群,将其作为哺乳群。在开展移虫操作的前1d,需要合理地调整好哺育群,一般是要求具有6~8框足蜂以上的群势,并且还要保证巢内有大量的哺育群,然后做好封盖子脾和少量的幼虫脾的保留工作,抽出空脾之后让蜜蜂的数量可以保持在密集的状态当中。一般来说,中蜂在无王状态下会容易表现出情绪低落的现象,工蜂的泌乳也会出现减少的现象,因此在对蜂王培育的过程中,不能让哺育群出现无王的现象,想要对哺育群的正常繁殖工作进行有效地保证,就需要在蜂巢当插入一定的隔王板,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蜂群区域做好划分。

(3)制作人工王台。在自然蜂群当中,中蜂王台刚刚产卵的时候,其台基的深度为6~9mm,但是在台基中的幼虫出现了逐渐的发育之后,台壁需要得到一定的加高处理,封盖的自然王台高度一般是维持在15~20mm。

(4)移虫操作。将形状优良的蜂群幼虫移入到人工王台可以促进蜂王的健壮生长,一般是采用复式移虫的方式来处理。将育王框重新放置在哺乳群之后,哺育蜂就会对台基内的幼虫进行认真地检查,在复移完成之后需要在2~10h内做好取舍的决定。在完成复移操作的36h之后,幼虫的发育是非常快速的,并且进食量也会出现大量的增加,这时候的蜂乳也会随之出现增多的现象,幼虫一般会呈现出乳白色的表现漂浮在蜂乳上面,这样情况下的蜂王培育质量会呈现出比较好的特征。第一次移虫一般可以在虫龄大一点的时候操作,这样容易挑选,比较容易被工蜂接受。在移虫的时候,要保证动作轻微,不能出现擦伤幼虫的现象。复式移虫就是第一次移虫的24h之后进行的移虫操作,在移虫之前需要做好蜂群的饲喂工作,要做好对工作蜂的刺激,方便做好挑虫的工作[3]。

(5)交尾群管理。交尾的场地需要保证开阔性,并且要将交尾箱放置在地形和地理物体都比较明显的位置,然后在巢门口的箱壁上要贴上不同颜色的标志,方便蜜蜂和处女王做好巢穴的辨认。在介入王台的时候,最好是要由两人做好配合的工作,从哺育群中做好育王框的提取,然后使用蜂刷来扫落蜜蜂。一人要使用薄刀片割下王台,另一人要将王台镶嵌在交尾群巢脾的中间空置处。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碰伤、振动等现象。在介入王台之前还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一定做好检查,确保群内无王、无王台才可介入,处女王一般是在出房后的6~10d交尾,可以根据处女王的特点来提升交尾的成功率,一旦在介入王台之后尽量不要再检查交尾群。在蜂王出台后的12~13d,需要对新王产卵的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在各项因素都正常的情况下还没有产卵或者是出现产卵不正常的现象,这就可以说明较为不成功或者是质量较差,需要及时淘汰这类蜂王。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蜂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的影响下,如何维持好蜂群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蜂农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对于中蜂的养殖来说,想要得到更好的蜂群质量,需要从蜂王的培育出发,积极寻找优良种群作为母本,进一步保证好群势,让中蜂养殖的质量可以得到更好地提升。

猜你喜欢
中蜂蜂王哺育
简易中蜂采水碗
权力至上的蜂王
初夏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母亲哺育我 我报慈母恩
蜂王入群
岫岩中蜂业发展前景
野生中蜂的诱捕
老鼠
蛰伏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