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探究

2021-12-01 06:33陈俊龙汪俊辰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协同辅导员

陈俊龙 汪俊辰 李 钏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经济学院;2.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3. 吉林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0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三全育人”教育改革要求高校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思政教育逐渐向多主体、多元化协同育人方向转变。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强化思政教学队伍建设,教师也主动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过程,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思政的有效实践。

课程思政是指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价值教育与知识传授协同作用的一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切合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能够有效将思政教育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是高校开展三全育人、强化立德树人的必要环节。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是直接接触学生的教师群体,课程思政不能单一依赖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还要结合辅导员对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指导工作。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能够提高隐性思政教育的效用,课程思政是实现双方协同的有效途径。

关于课程思政,已有文献多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队伍等维度对课程思政展开研究。从教学理念来看,学界主要从教书与育人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关系,揭示了新时代高校要在立德树人引领下树立课程思政理念。胡洪彬[1]指出,当前高校缺乏思政教育氛围,管理者和教师对思政教育认识不足,应完善理念引导制度,强化高校管理者和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知。从教学过程来看,已有研究多探讨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的沟通以及教育计划制定等问题。高德毅和宗爱东[2]认为各专业和学科之间应加强沟通,实现各专业和学科在课程思政中的联动效应。朱飞[3]认为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运用思政理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回应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从教学队伍来看,学者们主要从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两类主体入手,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在课程思政方面存在的问题,普遍认为应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刘清生[4]认为高校教师在理念、责任和能力方面有所欠缺,需要强化思政课程教学理念和育人意识,创新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实现思政教育的润物细无声。从教学评价来看,现有研究主要从教学评价的原则入手,普遍认为应逐步建立完善系统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王茜等学者[5]认为教学评价则应更关注教学过程。关于评价主体,学者们认为应包括学生、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等多方主体,增强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万林艳和姚音竹[6]认为应围绕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素质两部分开展,注重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从发展趋势看,探索发展课程思政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课程思政主体多元化,激发教师课程思政积极性是趋势。

关于协同育人,其是新时代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协同育人有利于实现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协同育人的方式和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有跨部门跨学院协同育人、跨学科跨专业协同育人、跨校协同育人、跨校企协同育人、跨校地协同育人、跨境协同育人、跨地协同育人和跨国协同育人。陈延良和李德丽[7]构建了“创新型政府、创造型企业、创业型大学”三螺旋协同育人模式,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唐未兵等[8]认为应当推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联盟型发展和协同型管理,实现生产与教育一体化。蹇世琼[9]发现协同育人对实现“双创”教育目标、提升“双创”教育质效具有重要作用。协同育人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杨卫东和孙舒悦[10]探索了构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主要路径。沙招友等[11]认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政治导师+人格导师”的有机融合。史巍[12]探索了“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目前关于协同育人的研究十分丰富,且有大量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课程思政相结合,这表明协同育人与课程思政之间密不可分。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将从课程思政视角,探索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现状及存在的障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

1.1 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1 适应新时代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浪潮及通讯技术的进步,多元的价值观念在世界范围内交流、融合。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储备人才,要适应时代发展,就需要深入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范学生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与知识的过程中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蚀。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是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新时代的伟大奋斗目标,需要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又红又专,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未来大学生“德”与“红”的状况与高校思政工作密不可分。

1.1.2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需要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趣味性、互动性存在不足,发挥的效用有限,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符合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规律。同时,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孤立化的困境,思政课程独立化会导致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辅导员的工作,忽视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模式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思想束缚,将教与学、管理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单一参与者的情形,将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和各级部门党员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因此,高校有必要建立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班主任为主干力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协作教育提供基础。当前,强调隐性化、渗透性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已成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

1.2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2.1 协同育人是思政教育系统化的必然要求

课程思政是一个整体、系统的工程,高校要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师资队伍建构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建设。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实践中缺少相互交流,会进一步导致双方的教育目标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仅靠一方发力或双方发力不协调都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不全面、不具体,难以形成完备的体系。双方协同育人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系统化建设,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此外,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协作教育可以促进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能力提高。对于专业课教师,可以有效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提高专业课程教育水平。对于辅导员,通过建立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教育机制,有利于辅导员学习和吸收专业课教师掌握的一些科研方法和技能,助力自身科研水平、工作能力和教育方法的提升。

1.2.2 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工作定位的互补性、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全面性是实现双方协同育人的基础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社会实践、就业指导、校园活动、双创竞赛及党政教育方面与学生有密切的接触,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主体。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实践应用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是课程思政的创新者与践行者。辅导员侧重学生的生活、实践指导,专业课教师则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但双方都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为协同育人提供了基础。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相互合作,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有着高度一致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责任,即把学生培养成人才,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为未来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此外,专业课教师还具有辅导员所不具备的专业优势。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相互统一,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改善双方的教育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教师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1.3 课程思政是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

课程思政不等同于课堂思政,一些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也需要课程思政的理念指导。如果仅仅将课程思政理解为课堂思政,教师仅在专业课的理论学习中加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政教育还是会陷入显性、不全面的泥沼中,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也难以得到十分有效的思想指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在应用范围上是可拓展的。辅导员在就业指导、社会实践指导中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这种教学理念,会产生潜在的思政教育成效。专业课教师如果能够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环节及课外创新创业指导环节,也会对学生有比较深刻的影响。因此,课程思政是双方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交汇点,也是双方实现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辅导员及专业课教师可以提出一致的思政教育目标,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手段,在思政教育方面形成合力,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全方位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现状

2.1 协同育人的观念与意识不强

高校辅导员工作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工作边界有时不清、内容繁杂细碎,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教育目标和成效要求不够清晰。在解决学生问题时,倾向于按章办事,或向其他辅导员请教经验,容易忽视专业课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影响。专业课教师往往关注课程内容、方法的专业性,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的手段有时比较生硬,与课程本身的融合度不高,不符合课程思政的要求,较少向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经验丰富、与学生沟通较多的辅导员寻求帮助。在这样的思想理念和操作模式下,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被分为德育和智育两部分。专业课教师负责学生的专业知识,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教学”和“教育”、“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分离。专业课教师的关注点在专业知识教育部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自己的工作基本不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易造成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认知偏差,导致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双方均缺乏协同育人的意识。

2.2 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

高校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独立管理是造成双方沟通障碍的原因之一。专业主任协调各任课教师之间的教学安排,辅导员不参与或很少参与学生的日常教学,双方的工作相对比较独立。同时,辅导员和任课教师都存在一人带多个班级、多个专业或多门课程的情况,一对一交流存在困难。在原有的高校管理制度中,缺乏二者相互交流、沟通的渠道。在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人员流动较频繁的情况下,同一班级的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甚至可能互相不认识、不熟悉,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难以对学生形成系统的、有效的影响。

2.3 相关的激励、约束及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虽然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但是改革配套的激励、约束及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在项目驱动的情况下,一线辅导员及专业课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后发动力不足,反映出部分高校缺乏持续、长久的激励机制。部分课程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暴露出教师自身的转化能力、思想政治水平不足的情况,体现了约束、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不健全。部分高校各思政教育子系统之间的沟通渠道尚未打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课程思政改革在实践中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考量,忽视保障机制的建立。不协调的制度和机制使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缺乏可行的合作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学院,两个团队之间都没有很好的合作,也没有可行的机制或实施方式来改善协同教育的效果。专业课教师更注重教学和科研成果,即使未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也很少影响专业课教师的个人发展。同样,班主任或辅导员更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对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课堂学习效果关注不够,认为这应该由专业课教师来做。

3 课程思政视角下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对策

3.1 个人层面

3.1.1 树立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理念

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应摒弃固化思维,拓展工作思路,运用系统化的思维看问题。在思政教育上,双方应积极吸收不同角度的信息,利用多方资源,相互协作形成思政教育合力,提高课程思政的整体效用,全方位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思政教育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要求。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要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努力成为学生的“三师”,即“政治导师+人格导师+专业导师”,同时要形成合力做到“以德育人”和“以学育人”的结合。

3.1.2 提升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间的协作沟通

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沟通协作意愿和能力,遇到需要对方协同完成的事务时主动沟通、及时沟通的意识,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在遇到沟通障碍时,要学会复盘,追溯问题存在的根源,思考处理沟通障碍的方法。此外,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协作沟通能力,确保沟通的顺畅有序进行。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起参加班级活动,增进师生友谊。辅导员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协助专业课教师增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授课前,辅导员向专业课教师讲解班级的整体情况;专业课教师及时向辅导员报告出勤、教室和作业情况,辅导员协助监督;辅导员和专业课老师帮助学生一起规划他们的学习和就业生涯。

3.2 高校层面

3.2.1 系统构建三方主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高校课程思政涉及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与有关职能部门三方主体。各主体的工作对象均为在校学生,但因为工作内容的不同,三方掌握的思政教育信息存在差异。因此,三方应建立起既竞争又协同的非线性运行机制,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提供动力。各主体的协同与竞争的发力点为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与学术研究。在激励、约束与保障机制健全的情况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相互协作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实践,有关职能部门履行监督职能,三方围绕不同视角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具体来说,高校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政策,实施干预,找出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制定一批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项目。以课程思想政治示范课和课程思想政治教学竞赛为载体,构建典型示范;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队伍参与改革的主要动力,推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合作办学模式;通过工作坊搭建课程思想政治交流与沟通平台,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树立教师的德育能力;构建课程思想政治资源环境和生态教育支持体系,构建学生和教师学习教学活动的“利益共同体”,使学生在高质量的生态教育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3.2.2 建立健全各方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

完善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要秉承一致性、持续性原则。对分属不同部门的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及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要建立起具有一致性、适用性强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一致并不等同于没有区别,而是要在区分不同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避免不同院系、不同部门之间的激励制度的不匹配,造成做同一个事情而所得激励不同的情形。建立完善统一的激励机制能够推动不同主体共同朝着高校思政教育建设这一目标努力,促进各主体之间的协作交流。例如,将课程思政纳入专业课教师的绩效、评优和职称晋级,如此可有效激发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教师协同育人的积极性。

3.2.3 完善职能部门的监管约束机制

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需要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约束。首先,评价机制的选拔、考核和监督、奖惩规定应该详细、透明,在兼顾广大教师利益的前提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视角对教师的课程思政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和合理、科学的评价。有关职能部门需要建立起统一、明确、合理、可操作的课改成效评价标准。工作人员通过旁听各个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的专业课程,根据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各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效进行打分,及时约谈存在不足的专业课教师,确保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效性与评价的及时性。其次,在机制构建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应注意平衡、引导、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科学地运用管理方法和制度,及时有效地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的教师,及时奖励和表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实现效率与目标、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调动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抑制惰性。

3.2.4 加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保障机制

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之间需要就双方的思政教育目标、班级的思政教育效果、个别学生的思政教育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高校各学院可以通过开设“思政教育交流一小时”活动、举办辅导员办公室与教学办公室的合作会议、创设思政工作交流群等形式拓展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沟通渠道,确保需要协同交流的事项得到及时有效的交流沟通。

3.3 外部政策环境

3.3.1 整合课程思政资源,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整合并向高校提供政府、企业及第三部门的课程思政资源,扩大基金立项中对于课程思政的扶持力度,为高校拓展协同育人形式提供资源扶持与政策支持。同时,课程思政要明确教学主体,理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建立良性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资源整合奠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还要加强利用网络科技资源和开展创新道德培养活动的能力。高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一般表现在课程实践有限、资源整合不足,这就要求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做好备课和教学,不断拓展课程内容,避免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内容的枯燥和空洞问题。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拓展教育的宽度,通过补充校内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资源的优势,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氛围,创造个性化、人性化的德育活动,促进思政教育取得预期的效果。

3.3.2 明确人才培养需求,进行政策引导

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人才培养计划,以“全面育人”的综合改革为契机,做好制度设计。强化全员育人责任,抓好全过程育人各个环节,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增强各个“课程群”的协同性。

猜你喜欢
专业课协同辅导员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带领中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