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教师成长中的“天花板”

2021-12-01 10:49俞永军
初中生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天花板教学研究职业

■俞永军

何谓教师成长中的“天花板”现象?是指教师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中遭遇瓶颈,难以突破,就像碰到“天花板”一样。这一现象,在教师成长中客观存在。

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天花板”现象?从现实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感觉不到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专业能力的提升,很多时候工作只是简单的重复,缺乏创新,缺乏激情与热爱;教学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要求高,以及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为缓解压力,有些教师往往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丧失前进动力,满足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有的会放松学习,消极工作,处于“混日子”的状态。

教师成长中的“天花板”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难以根除。但是,从学校管理者层面,可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以下做法:

首先,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建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加强对教师的日常培训,从理想情操和价值观层面,不遗余力地引领教师把教书育人当作终身事业来追求,把追求教育事业的成功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诚如李镇西老师所言,“我的教育不为领导,不为职称,不为荣誉,只为我的乐趣本身”。正是这种良好的职业心态成就了他精彩的教育人生。建立良好的职业心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有了它,教师专业发展才有根本动力。

其次,激励教师立足于校本课题研究,促进专业发展。每周一下午,学校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我们成立“青年教师训练营”“骨干教师先锋营”“全员教师共建营”等,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励教师投身于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这些活动不仅促使教师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再者,引领教师更新观念并转变方法,融入自我反思的意识。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引领者,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欣赏者。教师需要转变思考的角度,转变育人方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培植起源于草根的“反思”意识,从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教法指导与学法运用、课堂处理与环节把握等方面去深入反思。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如此下来,教师就会打破自身成长中的“天花板”,跃向更高层面的发展,领悟能力也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原因很简单,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也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更重要的,它是一项充满乐趣和艺术的事业。

猜你喜欢
天花板教学研究职业
敲碎天花板之后 广汽埃安AION LX Plus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感觉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职业写作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