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进展

2021-12-01 16:08班洁虹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肠病炎症性致病菌

班洁虹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535000)

炎症性肠病主要是由炎症所致,主要包含克罗恩疾病与溃疡性肠炎,其治疗主要采用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由于该药物器官特异性性对缺乏,极易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复发率较高。微生态学发展以来,人们逐渐关注益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是一种活菌性膳食补充剂[1]。随着益生菌应用范围与选择不断拓宽,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治疗期间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1 益生菌的分类

1.1 乳杆菌属乳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兼性厌氧菌,种类有56种,其中有10 种进行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如短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以及干酪乳杆菌保加利亚种[2]。例如,嗜酸乳杆菌是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微生物,对机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随着达到相对数量后可确保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可使免疫力有效提高,降低胆固醇,同时可缓解乳糖不耐症[3]。

1.2 双歧杆菌属双歧杆菌属革兰阳性专性厌氧菌,目前有32种病菌,其中部分病菌是从机体中分离出现,该部分病菌有14种,是一种生态菌种,可确保肠道生态平衡,有效调节免疫功能,维持机体营养等,与机体生理现象以及较多病理相关,直接影响机体健康[4-5]。

1.3 革兰阳性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属兼性厌氧球菌,主要对粪链球菌、嗜热链球菌以及乳酸肠球菌等进行全面研究,如嗜热链球菌机体肠道内的一种菌群,能够对正常生理细菌有效补充,以此实现平衡肠道菌群,同时可对肠道内危险细菌有效清除[6-7]。

2 益生菌制剂

上世纪初,国外学者Metchnikoff 发现保加利亚人寿命长与摄入较多发小乳制品相关,对乳酸菌营养生理作用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胃肠道菌群与健康密切相关”理论[8]。目前,较多国家对益生菌制剂进行了开发,比如日本、发过、美国以及英国等,其中美国研究的益生菌制品较其他国家相对落后,但产品增长速度逐渐加快。部分国家有双歧杆菌的生产与销售,如荷兰、波兰以及意大利等[9]。目前,我国益生菌制剂的生产开发逐年加快,且较多消费者逐渐认识到益生菌可提升机体免疫力,益生菌制品得到较快发展。

目前,益生菌制剂在治疗本研究疾病中的常见制剂有双歧杆菌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制剂、蜡样芽胞杆菌活菌片以及枯草杆菌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等,同时还包含口服双歧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以及VSL#3,其中VSL#3 属于益生菌合剂,含益生菌种有8 种,包含四种乳杆菌属、三种双歧杆菌属、一种链球菌属[10]。

3 益生菌防治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

3.1 竞争黏附位点和营养物质致病菌可在特定环境中接触肠黏膜后对肠黏膜屏障造成破坏,对肠道健康产生影响,严重者极易导致其他器官产生损伤。在肠道黏膜上皮表面特异性受体可与益生菌有效结合,并在肠上皮表面,以此可使肠道上皮细胞中黏附致病菌,影响肠道定植,以此可避免病原菌入侵肠道全层,对组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3.2 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若患者肠道菌群处于失衡状态,极易导致本研究疾病风险增加,益生菌可增加非致病性细菌数量,平衡肠道菌群,以此可降低肠炎性肠病发生率[11]。Fukuda学者[12]等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益生菌可对致病菌的生长与繁殖起到有效抑制作用,促使肠内有毒物质明显减少,同时相关代谢产物也可起到以上治疗效果。该药物可使致病菌霉素减少,在此期间吸收内毒素,以此对肠道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从而降低本研究疾病的发生率。

3.3 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黏膜屏障包括黏液层、上皮细胞层及肠上皮细胞产生的抗菌物质,有助于阻止致病菌的入侵。研究表明[13],益生菌可以通过产生抑菌物质和抑制病原菌对肠上皮细胞的毒害作用,增强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入侵。Hering 等[14]研究显示益生菌可以促进肠上皮细胞防御素、黏蛋白和肠上皮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使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得到加强。益生菌还可以促进上皮细胞分泌黏液,使其在黏膜和微生物之间形成保护层,防止病原菌及其毒素移位,抑制条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及致病菌对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和侵袭。

3.4 调节肠粘膜免疫耐受益生菌药物在对该疾病防治期间,与肠道的免疫反应相关,能够对上皮细胞中的TLRs 通路有效激活,同时释放增殖诱导配体,从而起到肠道免疫屏障功能的全面调节。Segawa 等[15]研究发现,聚磷酸盐是乳酸菌所分泌的产物,对肠道细胞分泌HSP27 有效诱导,对p38 蛋白磷酸化产生较大影响,以此可对炎性因子表达实施有效调节,避免出现肠道损伤。益生菌可对树突状细胞有效激活,同时可上调CD40、CD80 和CD86 的表达,促使抗原提呈作用增强,以此使免疫系统活性激活。

4 益生菌在UC 治疗中的应用

4.1 尼氏大肠埃希菌Kruis 等[16]学者对比了EcN 与美沙拉嗪在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的作用,研究发现,两种药物预防效果差异不明显,同时治疗安全性均较高,与Schultz 等[17]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4.2 酵母菌Guslandi 等[18]研究者采用酵母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17 例患者有效率显著,提示酵母菌疗效显著。鲍氏酵母菌能够改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疾病,临床证实S.Boulardii 可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疾病复发率。

4.3 鼠李糖乳杆菌GGZocco 等[19]研究者探究了187 例溃疡性结结肠炎患者,将其分为LGG 组、美沙拉嗪组、LGG+美沙拉嗪组,所有患者均治疗1 年,对比3 组复发率发现数据无明显差异,且LGG 组较其他两组相比数据差异明显,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益生菌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未出现不良反应。

5 益生菌及其制剂在克罗恩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Schultz 等[20]研究者对11 例克罗恩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安慰剂)与观察组(乳酸杆菌),各治疗6 个月,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需进行抗生素与激素治疗,治疗结果发现,两组缓解率与复发率无差异。

炎症性肠病的主要以药物治疗,但没有特效药,患者需长期治疗,益生菌药物在治疗该疾病期间,可减少不良反应,同时避免因抗生素导致的耐药性。该药物还可对肠道微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以此避免出现消化道感染,对本研究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但是,该药物在治疗炎症性肠病期间未得到理论论证,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肠病炎症性致病菌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
Th17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