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2021-12-01 16:08覃茜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整倍体游离染色体

覃茜

(百色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百色,533000)

出生缺陷的发生已受到我国重点关注,主要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发育期间,所出生结构或功能代谢异常,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先天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以及功能异常。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可达到4%—6%,已被归纳为高发国家[1]。目前,临床针对该类疾病我国医学界尚无最佳治疗措施,一般通过染色体疾病的产前筛查及诊断,尽早判断出生缺陷疾病,同时利用早期干预或终止妊娠,来规避出生缺陷发生率[2]。既往,临床以血清学筛查、超声产前诊断以及侵入性产前诊断为胎儿染色体疾病常用手段,其中超声诊断项目包括多类,如三级彩超筛查、胎儿颈项透明层(NT)检查[3]。而血清学主要于孕早期或孕中期,利用检测孕妇血清学生化标志物+NT,并依据孕周、体重、糖尿病史、吸烟史等因素,综合性判断胎儿染色体疾病[4]。临床研究发现,血清筛查检出率为60%—70%,但其漏检率普遍较高,进而增加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风险[5]。侵入性产前诊断可归纳为绒毛活检、羊膜腔穿刺以及脐静脉穿刺,均属于创伤性诊断,且伴有实验周期长等特点,且具有0.5%—1%的流产风险[6]。因此提供一类检出率高、无创的诊断措施,已成为临床医师探究的热点。而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属于一类新型技术,也是基于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 新型产前筛查技术,通过采集孕妇静脉血,分离血浆,并提取血浆内游离DNA,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措施,实施深度测序,同时依据生物信息学探究技术,判断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疾病风险。本文对NIPT 原理、优势依据局限性进行综述如下:

1 NIPT 原理

相关学者于1997 年发现,通过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母体外周血血浆内Y 染色体特异DNA 片段进行扩增,证实母血浆内伴有胎儿游离DNA,进而开展了通过母血中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实施无创产前诊断新途径[7]。另学者研究发现,以孕妇血中胎儿游离DNA 为模板,通过全基因组,大规模平行基因检测测序技术对胎儿21 染色体非整倍体实施研究,为NIPT 开辟重要途径[8]。孕妇外周血血浆内游离NDA属于胎儿及母体游离DNA 的混合物,该指标的来源,以母体自身细胞降解为主,极少部分属于凋亡胎盘滋养层细胞,该类细胞释放NDA,能够为胎儿遗传物质游离DNA 片段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发现,于妊娠7 周胎盘循环建立后,即可于孕妇外周中判断稳定cffDNA,其浓度可依据孕周增大,而随着上升,且平均半衰期为16min,于正常分娩2h 后,于母体外周血中尚未检出,故本次妊娠实施产前检测结果,未受到上次妊娠干扰[9]。同时胎儿游离DNA 均以小片段形成存在,平均为166bp。结合胎儿游离NDA 以上特点,使孕妇外周胎儿游离DNA 实施产前筛查,成为可能。

2 NIPT 检测平台

NIPT 的建立,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存在密切联系。现阶段,应用于NIPT 检测项目高通量测序技术已逐渐完善,以Illumina、Ion Torrent 以及BGI 三大平台为核心,其中Illumina 通过边和成边测序方式,利用桥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可逆性末端总结作为关键技术,测序期间需将基因组DNA 随机片段合理放置光学透明玻璃表面,该类DNA 片段可经过延伸和桥式PCR 扩张后,于Flow cell 上形成数以亿计的DNA簇,且具有数千份一致模板单分子簇[10]。同时能够通过带荧光基团的4 类特殊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可逆性终止SBS 技术,对待测模式DNA 实施侧讯,以文库构建简单为主要特点,且无需实施PCR 环节,错误率较低,测通量大,以测序读长较短[11]。而Ion Torrent 属于一类尚无光学感应的测序项目,通过半导体测序为核心,选择一类布满小孔的高密度半导体芯片,每个小孔就有一个测序反应池,若一个受到单克隆序列,覆盖磁珠而进入小孔后,开始测序反应,可依据顺序一次流经4 种碱基[12]。若产生碱基插入时,PH 变化,可受到反应池感应器所感应,将化学信号逐渐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而读取DNA 序列,其以测序速度快为优势,以单个碱基重复问题为缺陷。BGI 通过DNA纳米球(DNA Nanoball,DNB)配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cPAS)技术,通过一类经特殊表面修饰规则阵列芯片,每个修饰位点固定于一个DNA 纳米球,阵列芯片修饰位点距离一致,能够确保不同纳米球光信号未互相影响,进而强化信号处理的合理性,以准确性高、测序通量大为优势[13]。

3 NIPT 应用状况及局限性

3.1 应用指征(1)孕早期、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反映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风险,进而被归纳为临界高风险孕妇。(2)属于感染性疾病活动期,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者[14]。(3)伴有习惯性流产、试管婴儿等孕妇,且在知晓同意下,可选择无创产前基因检测;(4)孕周过大,错过现阶段产前诊断最佳时间孕妇;(5)孕妇及家属对介入性产前诊断存在一定恐惧,在知情同意状况下,可实施NIPT[15]。

3.2 NIPT 应用及问题近年来,NIPT 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可有效规避孕妇,因侵入性产前诊断,而增加流产风险,同时可强化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检出率,规避佳阳性率。相关数据统计,传统血清学筛查检出率为60%—70%,具有较高的漏检率,且伴有5%假阳性率[16]。另研究证实,NIPT 对21、18、13- 三体综合征检测的准确率分别可达到99.4%、97.4%以及92.5%,而假阳性率分别为0.2%、0.5%以及0.8%。NIPT 对21 三体、18 三体与13 三体综合征,均具备较高准确率,且伴有假阳性率低等特点,已被归纳为临床产前筛查的首选,有效弥补血清筛查的不足[17]。但临床研究发现,由于该技术的发展的限制,使其检测结果尚无定位金标准,仍无法替代有创性产前诊断技术[18]。而NIPT 检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敏感度及特异性较21、18 以及13 一三体综合征低,导致该类检测差异原因具有多类,如(1)测序自身因素,受到X 染色体GC 碱基含量便移,加之X 和Y 染色体记序列较为一致。(2)限制性胎盘嵌合以及胎儿嵌合,进而对胎儿染色体DNA 真实状况掩盖[19]。故上述因素,可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提示异常孕妇,后续需实施有创的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以规避染色体非整倍体假阳性的出现风险[20]。

4 小结

随着NIPT 技术已在临床得到逐步普及,NIPT 临床应用技术规范的出台,使其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NIPT 能够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儿,规避侵入性产前诊断而诱发的不良风险。我们相信,NIPT 技术能够在我国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且具有广阔临床使用前景及价值。

猜你喜欢
整倍体游离染色体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不同指征患者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的比较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端粒酶在整倍体与非整倍体细胞中的表达差异
产前健康教育干预降低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疾病的临床研究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游离血红蛋白室内质控物的制备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