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1-12-01 16:48何其佳江苏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29期
关键词:育人班级家长

何其佳 (江苏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毗邻常州市政府,始建于1933年。2016年,被评为常州市首批新优质学校,是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学校之一。

三井实验小学以“求原”理念为引领,指导全体师生“学如穿井,追本求源,向往高远”。学校以文化内生重构了学校发展新形态,以机制创新激活了学校管理新思维,以课程建设催生了学校发展新活力,以“纵横+”德育成就了少年新发展,以“成长营”实现了教师新生长,以“家长大学”引领学生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者。小学里的“大学”涵养了学校教育生态,打造了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群访,要把某个班级的捣蛋恶作剧孩子赶出教室,事件上网;2017年,家长集体上访,反映一个老教师教学方法有问题;2018年,家长集体签名,要求调换任课教师……从座位安排、个别事件,到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处理等。一些学生家长,把参与教育变成了干预学校事务,不仅消耗学校管理精力,提高了管理成本,还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为了更加科学地改善家庭教育的理念,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法,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促进育人合力的形成,我们在上级关工委和教育局党委的指导下,积极建设“家长大学”,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育一体”。

一、理念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说:“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父母是给孩子第一个扣纽扣的人,第一粒纽扣扣正了,人生才不会走偏。”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学校、家庭有着共同的愿望,家长前所未有地对教育投入重视,对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期待。只有更好地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才能唤醒家长教育责任的回归和教育行为的自觉。

(二)孩子成长是教育的归宿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学校,在立德树人、以习养德、全面育人的过程中,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首席教师。学校只有依靠家庭,联合家长,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掌握更多科学的教育方法,配合学校教育,实现家校共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全面的成长。

(三)差异是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井实验小学地处常州市核心区,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张,办学品质的提升,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麻烦:2016年,家长

二、建设内容

学生、父母、教师,三个方面相互合作、一起进步、共同成长,才能形成“教育命运共同体”。开展“家长大学”,能够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更能促使家长更好地认识到家庭自身的教育责任,提升自身的修养和教育能力。

(一)以点带面,吸引同盟者的加入

如何让家长愿意成为教育的同盟者?用共同的目标,吸引同盟者的加入。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完善组织,发挥引领功能

徐燕娟校长作为家长学校的“领头雁”,引领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学生发展处有关人员、班主任以及学校关工委老同志、学生家长代表等,成立了家长学校指导委员会,围绕共同的育人目标,一起制订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2.家委带头,成为管理助力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梳理家长资源,把愿意为学校、为班级出谋划策的热心家长召集起来,建立年级和班级家委会。从讨论家长学校规章制度到参与学校课程开发,从参与食堂管理到选购校服、举办文化活动等,家长也作为学校管理决策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增强联系,增进理解,主动作为,产生助力。

3.家长引进,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积极发掘家长资源,将关心学生成长、热心教育、热情支持学校工作的优秀家长引进课堂,发挥优秀家长的示范作用,为孩子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校内外联合,协同家长团队和社会力量,逐步形成了家、校、社一体共育的工作常态。

(二)教学相长,引起同盟者的共情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一个家庭的教育状况都会在孩子身上展现出来。如何当好父母,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从而形成良好的家风?如何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者?我们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些做法和策略。

1.开“菜单”邀您“点单”

统一教材是加强和改进家长学校工作,规范家长学校管理,提高家长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家长必读》是我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统一使用的规范教材,也是我校“家长大学”的使用和推广教材。学校关工委同志积极参加省、市、区家长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认真研读教材,积极推广经验,引导家长自主购买教材进行学习。

2.搭平台请您变身

在家长学校的建设中,家长的角色是多元的,如果说活动中的家长是主角,那么更多时候,家长们要带着服务的意识做好配角。

家长义工:担任“图书背后的故事”舞台剧中小演员们的化妆师,舞台的拉幕员;家长护学:成为每日上下学孩子们的安全引路人,保驾护航者;家长裁判:作为“穿越千年来运动,井小少年向未来”运动会上赛场秩序的责任人,运动员竞赛的公平裁决者;家长评委:担当“星星火炬引领梦想,求原少年亮翅飞翔”少先队代表大会上大队委候选人的评委;家长讲师:做读书节“心随阅读去远方”里走进孩子课堂的“故事爸妈”……

(三)网络交互,激发同盟者的势能

如何让家长保持协同育人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不断普及,“家长大学”积极融合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家庭教育的多元化,持续激发家长协同育人、联合教养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1.家委QQ群,为家校活动激发能量

在学习型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我校各个班级的QQ群都由家委会成员直接担任群主,在群内营造能量场。

2.班级网络站,给教子有方者提供阵地

班级网站是由教师和家长合作管理的网络平台。了解班级动态、提供留言信箱、开辟班级论坛,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班级的管理,评价班级活动,解决班级问题,解答亲子疑问,加强了家长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深化了彼此的友谊,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3.微信公众号,为班级活动加强宣传

“无所不能的细菌”“闻香识墨”“垃圾超人来啦”……护士妈妈、书法爸爸、环保叔叔自发地走进校园,和孩子们一起讲卫生、写书法、垃圾分类……这些班级活动,依托家委会的组织和美篇制作,通过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让每一位参与学校教育的家长也感受到被需要、被认可的喜悦。

三、实践思考

一个好的学校,一间好的教室,一定会吸引父母的全力支持、全程参与。父母的教育素养的提升也提高了家庭教育的品质,反哺了学校教育。未来,如何更好地提升“家长大学”的实施效果?在日常实践的同时,我们也有一些思考。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家长学习共同体如何建设

面对这么庞大的一个家长群体,最主要的形式是专家讲座类的集中培训,其次是家长开放日活动。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家庭的不同需求,开展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体验实践等,这是一个矛盾,也是一个瓶颈。

(二)如何优化资源,促进更多的家长主动进入课程学习

组织面向全体家长的教育教学培训,效果与预期反差依然存在。观念超前和滞后两大现象屡见不鲜。对于家长学校的活动,学校只有建议家长参加的权利,但是缺乏一定的规则要求和纪律约束,部分家长的行为很难改变。

(三)如何对家校合作共育进行安全与物质保障

保障中除了人力保障外,还需要体现物力、财力的保障。没有经费,只有奉献的管理,是不可能长效的。另外,还有学校校园安全风险,法律责任,事故的处理,校闹加强法制教育等,需要成立专业的家庭教育机构,但学校教育本身的压力:安全、质量、创建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长大学”更快更好的发展。

家长学校的建设,是一项有难度、更有意义的工程。建设小学里的“大学”,探索家校共育的道路还很长,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因为儿童是学校的生命,我们坚持了10年的教育研究,改变着自己,改变着思想,改变着课程,改变着教育,让三井实验小学成为儿童快乐成长的世界。

猜你喜欢
育人班级家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班级“无课日”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