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

2021-12-01 16:08曾革宽
今日健康 2021年10期
关键词:乳胶二聚体血栓

曾革宽

(融安县中医医院,广西 柳州,545400)

D 一二聚体是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主要是对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反映指标。目前机体D-二聚体水平升高原因较多,包括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栓形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肺栓塞等。因此,开展D-二聚体检测对某些疾病预测具有较高参考价值。近些年来随着临床对D-二聚体相关研究开展增多,对其研究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价值有了更多研究进展,如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D-二聚体检测可有效预测肿瘤疾病及评估预后等作用等[1]。同时,临床开展D-二聚体检测优点为安全无创,且费用低廉、检测方便快捷,上述均是D-二聚体检测广泛开展提供有利条件,患者对上述检测更易接受[2]。本文就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D-二聚体概述

1.1 D-二聚体检测原理依据D-二聚体测定过程中,主要涵盖以下两个部分:D-二聚体片段必须被单克隆抗体捕获,并固定在微孔板、膜结构较大结构上,与乳胶珠、红细胞连接。检测单克隆抗体捕获D-二聚体后,需要被定量检测出现[6]。因此,D-二聚体分子必须具有两个不同表位,通过此类测定法检测,基于凝集测定中,相同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又做为检测抗体[7]。

1.2 D-二聚体检测D-二聚体作为可溶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产生过程中涉及到凝血酶、活化因子XIII、纤溶酶三种酶的作用。目前对D-二聚体检测方法较多,不同检测方法所应用试剂及检测标准不一致,据报道约有20 种不同单克隆抗体并涉及30 种不同测定方法应用于D-二聚体的测定[8]。常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荧光试验、全血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及免疫比浊法,不同检测方式应用下各有优缺点,所适应检测方向不同。全血凝集试验使用与D-二聚体和红细胞膜抗原结合位点的双特异性抗体,当D-二聚体水平升高则发生红细胞凝集。全血凝集试验为一项定性试验,可迅速确定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荧光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及免疫比浊法作为定量试验可检测及D-二聚体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方法的原理相同,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费时、检测时间长,而酶联免疫荧光试验在保证传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的高敏感性、特异性前提下,极大缩短检测时间,对单个样本进行检测[9]。乳胶凝集试验依赖于包被于乳胶颗粒的单克隆抗体,对乳胶凝集稀释度判断和计算样本中的D-二聚体含量,被认为为一种半定量检测方法。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应用迈瑞EXC810 自动凝血分析仪,仪器性能良好、检测准确、精密度高、参加室间质控取得优秀成绩。为D-二聚体检测提供质量保证。免疫比浊法基于乳胶凝集法基础上利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透射光强度变化计算样本D-二聚体含量,免疫比浊法灵敏度、精密度更高,避免人工加样的偶然误差,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2.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

2.1 产科疾病诊断妊娠期女性血液呈现高凝状态,纤溶活性上升维持纤溶、凝血动态平衡。因此,相比较非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D-二聚体水平明显偏高。研究指出[10],妊娠女性D-二聚体水平与孕周呈现正相关,当孕周时间越长则D-二聚体水平越高。研究指出[11],D-二聚体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产生关系紧密,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产物水平与血管损伤呈现正相关,血管损伤越严重则特异性产物水平越高,会增加合并症发生可能性。孕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会导致机体内纤溶、凝血水平变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C 反应蛋白、白介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随血糖水平升高增加,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胰岛素抵抗反应。同时,妊娠期D-二聚体水平与高血压病情况呈现正相关。

2.2 血栓性疾病D-二聚体被广泛用于血栓性疾病预测及疗效评估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对肺栓塞疾病检测中,D-二聚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肺栓塞敏感性偏高,同时可有效进行阴性预测,因此临床中将D-二聚体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被广泛用于肺栓塞初筛中[13]。但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需避免将D-二聚体作为疾病筛查唯一诊断标准,要想提高疾病诊断结果,仍需与其他诊断结果联合应用,如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检查等。多数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尤其为术后极易产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同时,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因此,需重视对围手术期患者开展D-二聚体检测工作,以便及时预测血栓类型的并发症,做好相应预防及其治疗工作。

2.3 心脑血管疾病D-二聚体在多数疾病中呈现升高,包括心房颤动、脑梗死及急性动脉夹层等。心房颤动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高于非心房颤动患者,经临床抗凝治疗及成功负律后,患者D-二聚体水平呈现下降。对心房颤动患者D-二聚体水平更高患者会增加脑卒中风险发生率,但部分研究表明[12],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相比较,如肌钙蛋白、N 端脑钠肽前体及生长分化因子15 相比较,D-二聚体水平并不会增加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因此,D-二聚体水平对预测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价值有限。同时,因D-二聚体地特异性影响下,仅依靠D-二聚体水平诊断急性脑梗死时,会增加假阳性发生率,为此临床诊断急性脑梗死时,仍需进一步论证D-二聚体应用价值。快速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研究指出[13],对1557 例低风险急性主动脉夹层4 项研究数据分析中,当D-二聚体<500ug/L 灵敏度为98%,阴性预测值为95%,可有效排除低风险患者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对非低风险患者仅依据D-二聚体水平难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排除。可见,临床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D-二聚体应用作用受限。

2.4 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症作为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及死亡主要原因之一,癌细胞经过直接和间接机制对人体微环境产生促血栓形成作用,临床则表现为血栓形成。研究提出[14],D-二聚体与高敏C 反应蛋白等生物标志物可有效确定恶性肿瘤相关血栓形成的最佳抗凝治疗持续时间,在预测及治疗方案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指出[15],D-二聚体水平纳入恶性肿瘤患者评分系统中可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预测,同样为预测最强因子之一。但目前对上述风险评估模型确定高危肿瘤患者初次预防血栓形成获益情况,仍需临床大量前瞻性管理研究及回顾性研究进一步确定。

3.小结

D-二聚体作为凝血及纤溶酶原标志,可有效且快速评估血栓活性,对临床诊断静脉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减少影像学检查在多数疑似静脉血栓性疾病或肺栓塞患者应用,为临床制定更好抗凝治疗方案提供检验依据。同时,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及脑血管疾病中同样发挥着一定价值。恶性肿瘤及妊娠疾病中应用价值逐渐凸显,但患者因个性差异性,往往对D-二聚体水平影响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及分析,及时排除对临床疾病诊断假阳性干扰。D-二聚体与其他标志物联合诊断下,有助于对某些疾病病情及治疗效果精准评价,当临床仍需大量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及相关前瞻性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乳胶二聚体血栓
洗乳胶枕 先浸泡后按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四步挑选乳胶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如何选购保养乳胶枕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3种微生物脱硫废乳胶及其填充天然橡胶的性能对比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